1. 聊話題
  2. 生活時事
  3. 時事新聞

李嘉誠屢屢成為輿論焦點!一會要退休,一會拋售內地資產!可能李家富不過三代!

  • 05-17

最近兩年,李嘉誠屢屢成為輿論焦點:一會兒要退休,一會兒拋售內地資產。其實,所有這些八卦背後都有一個主軸:李嘉誠時代即將結束。已經90 歲的李嘉誠,將如何留給世人評說?

§ 2017 年8 月:將和記環球電訊以將近145 億港元的價格一次賣光;

§ 從2013 年套現以來,李嘉誠已經從房地產領域撤出資金超過1000 億港元;

§ 從2013 年大量拋售內地資產開始,李嘉誠海外收購近1479 億港元;

§在英國,李嘉誠已累計投資超過500億美元,到2016年,“長和系”已控制了該國30%的通訊、30%的電網、28%的客運鐵路、25%的天然氣、7%的供水,“買下了半個英國”。

李嘉誠曾經是神壇上的人物:亞洲首富、慈善大王,自從1999年被福布斯評為全球華人首富以來,連續15年蟬聯寶座……,最重要的是他被譽為“ 李超人”,就連他的兩個兒子也被稱為“小超人”。

李嘉誠的成長歷程的確是勵志的,白手起家,從塑膠花做起,一步步成為雄霸香港的超級大亨。前幾年,某商學院每年組織CEO 班同學赴香港與李嘉誠一起晚餐交流,名單中不乏內地知名企業家,足見李嘉誠的江湖地位之隆。

李嘉誠“富過三代” 又如何?

( 長江商學院首期CEO 班學員與李嘉誠合照)

李嘉誠的確有過人之處:

§ 小氣的財富觀:李嘉誠一次從家中出來,彎腰欲上車的剎那,從上衣口袋掉出一個硬幣,滾落到路邊的井蓋下面。李嘉誠通知專人前來揭開井蓋,找到了硬幣,並“獎勵”這位服務人員100 元港幣。李嘉誠這樣解釋:錢可以使用出去,但不能浪費。

§ 大氣的慈善觀:李嘉誠形容基金會是其第三個兒子,已向其捐出145 億港元。對汕頭大學(包括長江商學院)承諾及捐出的款額共60 億港元。2013 年又捐資1.3 億美元設立廣東以色列理工大學。

§ 超人眼光:李嘉誠被稱為超人,是因為他在買入和賣出的精準時機把握。《亞洲教父》和《亞洲模式》的作者喬·斯塔威爾說,“每當他出手買入某項資產,它肯定無比划算,而一旦售出,那肯定是個再好不過的價格。”李嘉誠的知音不是“買入並持有”的巴菲特,而是協助越王勾踐復仇的“商聖”范蠡。范蠡提出,“當貨物貴到極點時,要及時賣出,視同糞土;當貨物賤到極點時,要及時購進,視同珠寶。”

 

李嘉誠晚節不保,跌下神壇,表面上看有兩個原因:

一. 是以馬雲為代表的新首富取代李嘉誠的地位;

二. 是李嘉誠從內地“激進撤資”引發爭議。

但,這只是問題的表面。更深層的因素在於:

§ 李嘉誠更像一個商人而非企業家:商人從事的是套利,靠的是生意眼光。企業家從事的是創新,靠的是冒險與熊彼特所謂的破壞式創造。李氏帝國雖然龐大,但成就李氏財富的“必殺技”依然是他的“高拋低吸”。在經濟轉軌過程中,存在大量製度套利的機會,誰能眼光領先一步,就可能賺得盆滿缽豐。當前中國經濟正在經歷深刻的轉型,未來的增長只能依靠創新。創業與創新,關鍵要靠馬雲、喬布斯這樣的企業家而非商人。

§ 偉大的企業家應該是“造鐘者”而非“報時人”:《基業常青》總結了世界上穿越時間週期的優秀企業的共同特徵,其中一個關鍵是創始人要締造可以傳承的“制度”,而不是依賴創始人“發光的腦袋”。李嘉誠之所以90 歲還堅持“報時”,其實本身就足以說明他的企業帝國對他本人的過度依賴。這是中國企業家應該努力避免的陷阱。

§ 李嘉誠的家族心態:以李嘉誠的身價,“富過三代”不成問題。但又如何?他既沒有流傳後世的品牌,也沒有可以載入商學院教科書的“商業模式創新”。這種家族經營模式,缺乏現代企業的格局。相比之下,任正非、馬雲“財散人聚”的心胸更值得借鑒。

更有趣的是,李嘉誠不僅從內地撤資,而且從其“大本營”香港撤資。這背後也折射出港人對李嘉誠的“羨慕嫉妒恨”。

香港表面上看是高收入經濟體、最自由經濟體,但普通民眾卻一點也不幸福: 2016 年香港的基尼係數為0.539 ,達到45 年以來的歷史新高,不平等程度位於世界發達經濟體之首; 700 多萬港人有200 萬生活在廉租房;香港平均房價是本地家庭年平均收入的18.1 倍,即一家人不吃不喝18 年方能“上樓”,年輕人無法置業。

李嘉誠“富過三代” 又如何?

更可怕的是,社會階層日漸固化、精英與草根之間隔閡日益加深。

這些問題歸咎於李嘉誠一個人是不公平的,但是有三點值得注意:

§ 以李嘉誠為代表的“四大家族”控制了驚人的財富,產業遍及各大領域,自然成為“出氣筒”。一位普通港人說:“我不得不去李嘉誠的百佳超市和豐澤電器買東西,但即使只花一塊錢我也要刷卡,讓他承擔點手續費。”

§香港不僅所得稅極低,而且在2006年取消了遺產稅,對於李嘉誠這樣的超級富豪而言,自然受益多多,但也令香港失去了縮小貧富差距的重要手段。

§李氏父子互聯網泡沫財技留給港人永遠的痛:2000年3月一無所有的Tom.com在香港創業板上市,發行當日股價漲幅達五倍。在“ 李超人+互聯網”光環籠罩下,超額認購近2000倍,打破了歷史紀錄。但如今Tom.com已不見踪跡。不僅如此, “小超人”李澤楷舉債930億港元蛇吞象收購“香港電訊”,這只被香港人親切稱呼為“八號仔”的股票,在李澤楷進駐後從起初的每股100港元狂瀉至如今的4港元。

 

李嘉誠“富過三代” 又如何?

(黃德流老人460 萬港元買入香港電訊盈科最終變成了27 萬)

2013年和黃旗下香港國際貨櫃碼頭爆發工人罷工,抗議15年來工資有減無增。李嘉誠被指“奸商”,頭像被打扮成“青面獠牙”的魔鬼形象。

一名香港最大英文媒體的掌門人說:

20 多年前,當你來到香港,也許人人都會期冀經過自己的努力,有一天會變成李嘉誠,這也是香港社會的核心精神所在;然而當下,沒有人認為自己有機會能成為李嘉誠。

李嘉誠當然並不這麼看:

香港近來民粹主義升騰,照這樣下去,用不了五六年就會面目全非。我也當過窮人,很明白天天要擔憂生活的感受。滋生民粹乃是人之常情,但社會的重點是如何解決問題,而不要停滯在憤怒情緒的階段。

再見,李嘉誠時代。

 

看完後是不是覺得Louis小編在有錢人這麼想分享的財經新聞文章很好呢?想看更多好文,或是喜歡有錢人這麼想的文章的話,可以按讚追蹤股市財經周報並分享這篇「李嘉誠屢屢成為輿論焦點!一會要退休,一會拋售內地資產!最終可能成為時代眼淚!」出去給大家一起看看喔!

原文出處:toutiao

相關文章

  • 相關關鍵字:

精彩好文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