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聊話題
  2. 生活時事
  3. 中國新聞

北京不適合居住:中國遷都首先目的地曝光

  • alphaP

  • 12-02



1480596942919.jpg




北京不適合居住:中國遷都首先目的地曝光



在人們討論北京是否適合居住的時候,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的遷都設想也不斷出現在公眾的視野中——北京作為首都的歷史使命是否已經完結?

 

  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就有學者提出遷都的設想。但這些民間意見都沒有下文。

 

  在北京霧霾最嚴重的時候,網上流傳著遷都河南信陽的謠言。但是信陽人開始擔憂:「請不要來,我的偉大信陽市不能接受那一切的汙染,我們現在被譽為適合居住的城市,這非常好,我不要改變。」大家都對首都所代表的生活嚇怕了。


1480597022126.jpg




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首都如今有了諸多城市病:水要通過南水北調工程運來,「首堵」比「首善之都」更加深入人心,城市越來越大,四環、五環一直到了河北燕郊歡迎你。2013年2月28日,在北京參加政協會議的姚明走出駐地酒店時,擡頭看了看首都的天空,皺起了眉頭,這一瞬間被攝影記者抓拍下來。那一天,北京迎來了灰霾、沙塵、大風的三重襲擊,天空從灰白變成了土黃。在此之前,PM2.5製造貢獻了「北京咳」這一新型城市病。

 

  作為政治中心,北京也在經受每年一次的「兩會」考驗。北京中心城區的擁堵指數曾經出現過9.9的高位,回家路上的北京市民其實都滯留在停車場。

 

  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就有學者提出遷都的設想。1980年,首都經貿大學的教授汪平提出將首都遷出北京。四年後,中國社科院的黎鳴向中央遞交了遷都計劃書。這些民間意見都沒有下文。2000年,《經濟參考報》發表了方可的《北京城會被迫遷都嗎?》,這是遷都問題在官方媒體上少有的亮相。在那之後,梅育新、胡星鬥等學者在網路上發表了關於遷都的研究成果。遷都不僅要拯救陷入各種城市病的北京城,而且希望通過遷都來解決一些根本性問題。胡星鬥在《關於遷都的建議書》中認為,新建一個小型政治首都有助於政治與經濟分開,鏟除政經結盟、錢權結合的腐敗現象。



14805973504071.jpg



 在理想主義者的設想中,未來的中國首都應該是怎樣的?也許不必是龐大的城市,甚至也不必聲名顯赫。

 

  朱士光在西安生活,他的親身的感受是:西安的霧霾也很嚴重。今年2月份,西安只有一天是適合市民健康出行的,霧霾天氣佔了22天。「如果北京因為空氣汙染要遷都,搬到西安那真是大可不必了。」其實中國八大古都——西安、北京、開封、鄭州、洛陽、南京、杭州全都受困於PM2.5,連安陽都不能倖免。

 

 

14805971945281.jpg



 湯愛民也認為古都並不適合作為新的都城。近代以來,這些城市人口積聚很大,即便作為一個省會城市,水源、土地都難以承載自身發展的需要。另外,像南京地處東部沿海地區,本來就是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由它帶動周邊崛起的戰略區位的意義不大。

 

  湯愛民說自己曾經重點考察過湖北、河南、山西、四川、甘肅、重慶,也去了宜昌、襄陽、南陽、信陽、隨州、漢中這樣的中小城市。在他看來,由襄陽、荊州、荊門、宜昌四座城市相圍而成的一片三角地帶可為首選,《管子》中講「凡立國都,非於大山之下,必於廣川之上。高勿近旱而用水足,下勿近水而溝防省,因天材,就地利」。這一帶處於鄂西高地上,有大山:大別山、巫山山脈;也有大河:長江、漢水,水源充足;人口並不密集,城市還沒有被充分開發,可用的土地比較開闊,文化歷史資源也比較豐富;處於東西、南北交匯之處,區位優勢也比較好。

 

14805971247153.jpg 




 「現代國家遷都的重要目的就是要解決地區發展不平衡的問題,中國發展的盲點在西部,根本解決是遷都到中西部,而且成本還不高。建都中西部,也可以很好地解決西藏、新疆問題,可以提高民族凝聚力。」對於前段時間,謠傳甚廣的「新首都」信陽,湯愛民說,信陽有點缺陷,南面是大別山,北面是淮河,從風水的角度,北面有山,南邊有水比較好。

 

  湯愛民也表示,新首都的選定不是一兩個人拍腦袋決定的,首都的選定至少需要十年時間準備,由最高權力機關設立一個首都發展委員會,組織水文、氣象、地質等方面的專家收集資料,充分論證,「就像當初修建三峽大壩一樣」。遷都是一個利益的博弈的過程,難免會得罪既得利益者。比如,如果遷都,北京的房價很可能會有所下降,相關的利益集團必然會進行遊說活動。如何解決這些錯綜復雜的問題?湯愛民認為需要一個有戰略遠見的政治家協調好各方利益。

相關文章

  • 相關關鍵字:

精彩好文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