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內有癌」睡眠知道!提醒睡覺時「若出現3種異樣」早做好預防 近一半患者存在「這個問題」
-
- 08-25

小張的奶奶半年前被查出了宮頸癌晚期,由於小張奶奶的年紀比較大,因此醫生不建議做手術,而是以保守治療為主,現在在家休養。
但是每天凌晨,打完遊戲的小張經過奶奶的房間,都會聽到從奶奶房間傳來奶奶翻身的聲音,這表示奶奶失眠了。
小張莫名就很難受,因為在被查出癌症之前,奶奶的身體看著很健康、硬朗,睡眠質量也很好,有著自己的生物鐘,結果現在卻幾乎天天失眠。
結果幾個月過去了,小張發現自己也出現了失眠的癥狀,已經持續將近一周了,小張忍不住聯想到奶奶的情況,有些不安,心想這不會是癌症來臨的徵兆吧!
不安的小張第二天就請假去醫院檢查了,醫生檢查后表示小張身上並沒有什麼大問題,出現失眠問題可能與小張長期熬夜、睡眠不足導致的,於是給小張開了點助眠的藥物,並且勸小張盡量少熬夜。
其實癌症與失眠存在一定的關係,癌症可能會導致失眠,但出現失眠癥狀並不意味著一定是患上了癌症。
一、近一半的癌症患者存在失眠問題
現代人生活壓力大,失眠已經成為越來越常見的現象。有調查顯示,成年人中符合失眠診斷標準的約佔10%-15%。對於癌症患者來說,失眠更加普遍,約為50%-60%,是普通人群的2-3倍。
一項發表在《Sleep Medicine》上的研究指出,癌症患者從確診開始,可能就伴隨著失眠,持續到治療后的一年甚至更久。在調查中,405名癌症患者有49.4%存在失眠,治療一年後依然有47.2%存在失眠。
那麼,癌症患者為什麼更容易失眠呢?主要與以下幾個因素有關:
1、心理因素
對癌症患者來說,從知道診斷結果的那一刻開始,心理就經歷複雜的變化,無時無刻不對正常的睡眠產生影響,導致輾轉反側,徹夜難眠。
2、身體不適
癌症的發生和發展會引起不同程度的身體不適,比如咳嗽、疼痛、噁心等,擾亂患者的正常作息,導致患者無法正常入睡。
3、治療副作用
除了癌症本身帶來的痛苦,患者還要忍受放療、化療等癌症治療手段引起的副作用,嚴重降低患者的睡眠質量。
4、住院環境
癌症治療的療程比較長,癌症患者需要經常或者長期住院,睡眠環境突然變化,容易不適應,影響睡眠。
二、3個睡眠異樣,或是疾病徵兆
大家可能在睡眠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很難入睡、蘇醒困難,以及老是犯困。這3種表現看似常見,其實也可能是身體發出的「求救信號」。
1、睡覺憋醒,坐起可緩解
睡著睡著,突然感覺一陣喘不過氣,被胸口呼不出的氣憋醒,需要坐起來才能緩解,有時還會咳嗽、咳痰,可能與心衰引起的夜間陣發性呼吸困難有關。
如果睡覺經常被憋醒,就要警惕了,應該及時到正規醫院的心內科就診,查明原因,對症治療。
2、晚上多夢、大喊大叫
晚上睡覺經常做噩夢,甚至拳打腳踢、大喊大叫,醒來一副驚恐的樣子,滿頭大汗,可能是帕金森病的前兆。
帕金森發生前,除了可能引起睡眠障礙,還可能伴隨便秘、嗅覺下降等癥狀,應該儘快到神經內科就診,必要的時候做多導睡眠腦電監測,以便進一步明確診斷。
3、白天頭暈眼花
晚上睡不好,白天頭暈眼花,同時出現噁心、乏力、注意力無法集中、記性下降,以及肩頸僵硬、酸痛等癥狀,可能是頸椎病引發的頸性失眠造成的。
治療頸性失眠,可以嘗試針刀治療,改善或治好頸椎病之後,失眠也會得到緩解。
三、6小時睡眠是「最後底線」
有的人由於工作太忙,或者習慣熬夜,認為少睡一兩個小時沒什麼關係。然而,研究發現,連續三天每天睡眠時間在6小時以下,會嚴重損害身心健康。
這項研究發表在《行為醫學年鑒》上,研究人員對1958名身體健康且文化水平較高的中年人睡眠情況,進行了為期8天的調查。按照睡眠標準,睡眠時間少於6小時為睡眠不足。
調查結果顯示,有42%的人至少有一天睡眠不足,而且比平時少睡一個半小時。當睡眠不足時,參與者均表示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身體不適。
經過分析,研究人員得出結論,睡眠不足會使人緊張、沮喪、憤怒,同時還會引起一系列身體不適,比如疼痛、上呼吸道不適、胃腸道不適等。
而且,隨著連續睡眠不足,上述癥狀會越來越明顯。所以,每天的睡眠時間應最少保證有6個小時,否則身心健康就會發生惡化。
另一項研究發現,合適的睡眠區間為6-9小時,睡太多或睡太少都會增加心臟病的發生風險。
與睡眠時間在6-9小時的人相比,睡眠時間少於6小時的人,發生心梗的風險增加了20%;睡眠時間超過9小時的人,發生心梗的風險增加了34%。
當然,睡眠不足的危害,不僅限於誘發心臟病,而是從頭到腳的,還包括傷害聽力、引起肥胖、使皮膚變差、記性變差、影響腸胃健康、降低免疫力等。
那麼想要擁有一個好的睡眠,我們該怎麼做?下列提高睡眠質量的小妙招,可以嘗試一下:
睡眠誘導
睡覺前播放一些可以促進睡眠的聲音或音樂,建立誘導睡眠的條件反射,比如雨聲、蟋蟀聲、火車運行聲等。
熱水泡腳
足部有很多穴位,睡前用熱水泡腳,可以加快足部的血液循環,放鬆肌肉,緩解疲勞,起到安神助眠的作用。
睡眠環境
營造良好的睡眠環境,保持卧室相對安靜,睡覺的時候把燈關掉,調整溫度、濕度到適宜的水平,平時經常開窗通風,保持卧室空氣流通。
制定作息表
養成規律的睡眠習慣,制定作息表,規定自己每天在固定的時間睡覺、起床,養成習慣。
睡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經常失眠,不妨找到原因,然後有針對性地調整,爭取提高睡眠質量。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少熬夜,養成規律的作息,讓生物鐘適應我們的習慣,才能獲得優質的睡眠。
29歲女導購員確診!醫生提醒:宮頸癌多是「拖」出來的 女人若有5處「異常提示」要趁早就醫
雖然男人和女人都是人,但在生理構造上,卻有巨大的差別,這個最明顯地體現在生殖系統上。
歸屬於女性生殖系統的子宮和卵巢,往往也是女人最容易出現問題的地方。女性常見的生殖系統惡性腫瘤主要是宮頸癌、子宮內膜癌及卵巢癌。
其中,宮頸癌是女性惡性腫瘤中,僅次於乳腺癌排在第二位的常見惡性腫瘤。
「明明是大腿痛,怎麼會是宮頸癌呢?」
29歲的小方是一位導購員,平常的工作長時間需要久站,她已經在這個崗位上幹了5年多了。在剛開始工作時,由於不適應久站出現過一段時間的大腿酸痛,這幾年來一直很適應工作。
然而在上個月,小方發現自己的大腿又頻繁出現疼痛感,而且不是單純的疼痛。感覺疼痛一直在從腹部拉扯到下身,開始時小方只當自己是站久了引起的。想著多休息休息就可以緩解,沒想到休息之後癥狀也無法緩解。
她覺得情況不對,選擇了一個休息日去醫院進行檢查。經過一系列的檢查後,竟然被確診為宮頸癌!好在發現得早,還處於早中期階段,經過治療有很高的治癒率。
但是,對此小方還是覺得難以置信,她長這麼大也只談過2個男朋友,怎麼可能會患上宮頸癌呢?
隨後醫生表示:「宮頸癌的病因又不是只有人乳*.頭瘤病毒感染,再說了人乳*.頭瘤病毒病毒也不是只能性傳播。」
一、患上宮頸癌是不「檢點」,這2大原因別忽視
的確,現在部分人一提到宮頸癌就想到人乳*.頭瘤病毒,認為患者定是個不檢點的人,但是宮頸癌的病因絕不僅僅是因為人乳*.頭瘤病毒的感染,它有內因和外因兩種原因導致。
首先,我們常說的人乳*.頭瘤病毒感染就是宮頸癌的外因之一,除此之外性行為的影響、生育影響、吸煙或者長期服用避孕套都是可能會增加女性患宮頸癌的幾率。
例如女性在18歲之前進行房事相較於20歲以後進行房事,罹患宮頸癌的風險會增加1倍。究其原因,主要和女性未成年時宮頸發育不成熟相關,不成熟的宮頸遭遇病毒、細菌等時,抵抗力較弱非常容易感染。
此外,性生活紊亂也是誘發宮頸癌發生的一個高危因素,性伴侶人數和宮頸癌發病率呈正相關。也就是說,性伴侶人數越多的女性罹患宮頸癌的風險也越高。
另外,有數據顯示,女性分娩次數≥4次相較於≤1次的女性,罹患宮頸癌風險增加2倍。因為分娩會給女性宮頸帶來創傷,在恢復中容易出現感染,多次分娩的女性感染風險也會隨之增加。
不僅如此,當女性體內存在人乳*.頭瘤病毒感染時,吸食香煙會導致DNA損傷持續存在,進一步增加演變成癌的風險。
女性大量服用避孕藥會導致體內雌激素水平異常升高,會導致機體免疫力下降。世界衛生組織發表的數據指出,女性長期服用避孕藥,罹患宮頸癌的風險會增加3~4倍不等。
說完了外因,導致宮頸癌的內因也不得不提。我們的身體是個非常複雜的「化工廠」,每天都需要24小時不間斷地運行,身體內各個「部門」各司其職,保證機體的正常運行。
而有些人,體內的遺傳易感性相對較高,如宮頸癌的發生和染色體、基因表達異常相關,體內基因p65失活多發生在宮頸癌患者身上。此外,體內的白細胞、IL-10、EB病毒等,都和宮頸癌細胞有協同作用,可促進其發生惡變。
另外,部分人本身身體免疫力較差,在這種情況下發生感染、惡變的風險也會比其他人要高上許多。根據個人身體素質的不同,發生宮頸癌的幾率也會有很大差異。
當女性罹患宮頸癌時,身體會有一系列的異常表現,這些癥狀卻很容易被女性所忽略,以至於讓病情持續發展。
二、出現這5大問題,小心是宮頸癌找上門
那麼,宮頸癌的癥狀具體有哪些?主要有這五個異常表現。
1、接觸性出血
接觸性出血是宮頸癌最為典型的癥狀之一,約有8成左右的宮頸癌患者會出現這種癥狀。一般會在同房、婦科檢查、用力排便時出現,或是日常陰*.道分泌物內會出現異常鮮血。對於一些中老年女性,特別要警惕同房出血的情況。
2、陰*.道不規則出血
對於一些中老年已經絕經的女性而言,「大姨媽」已經徹底不來的情況下,又突然回來了。一定要引起警惕,宮頸癌引起的陰*.道出血多血量較少,且會伴隨著腹痛、腰痛等癥狀,這些癥狀由於不具有特異性,很容易會被忽略。
3、分泌物增多
正常情況下,女性陰*.道分泌物在排卵期時會增加,而宮頸癌的女性則會出現非排卵期異常增多的情況。大約有85%的宮頸癌女性會出現分泌物異常增加,除了增多以外,還會出現氣味、顏色的變化。發展到後期,女性甚至會出現血性白帶。
4、小腹、腰骶疼痛
疼痛也是宮頸癌會出現的癥狀之一,疼痛部位一般在上腹部、大腿以及髖關節等處,在排便、經期以及同房時疼痛會加重。當觸及到宮頸時,疼痛會變得更加劇烈,部分女性還會出現噁心的癥狀,影響正常的房事體驗。
5、宮頸糜爛
宮頸糜爛是大部分女性身上存在的現象,而重度宮頸糜爛是極可能演變成癌症的。上述的這些癥狀一旦出現,一定要及時就醫進行檢查。那麼該做什麼檢查呢?美國癌症協會做出了提醒。
三、美國癌症協會:宮頸癌首選篩查已更新
有人說這世界上85%的疾病都可以預防,宮頸癌也不例外,前不久美國癌症協會對宮頸癌的篩查預防進行了更新。
在宮頸癌篩查《指南》中,美國癌症協會建議女性從25歲開始進行宮頸癌篩查,在25~65歲之間至少5年進行一次人乳*.頭瘤病毒初篩。部分無法進行人乳*.頭瘤病毒初篩的女性,則可以3年進行一次細胞學檢查,或是5年進行一次人乳*.頭瘤病毒/細胞學聯合檢測。
這樣便可以有效地預防宮頸癌。
圖源來自醫脈通
四、想要宮頸好,做好這3件事
對於女性而言,除了了解癥狀、篩查方式以外,如何愛護宮頸也是非常有必要了解的,具體該怎麼做呢?想要保持宮頸健康,這三件事是必須做到的,缺一不可!所有的女性都需要學習。
1、潔身自愛,防止性亂
宮頸癌的發生和私生活混亂之間有一定聯繫,女性在日常必須學會潔身自愛。換句話說,在有一個伴侶的情況下,感染的風險會降低許多,而有多個伴侶的情況下,交叉感染的風險會增加不少。另外長期多個伴侶的女性,發生宮頸炎、子宮內膜炎等病的風險也會增加許多。
2、戒煙
上文提到,吸煙也是引起宮頸癌發生的誘因之一。長期吸煙會導致女性宮頸組織細胞DNA發生損傷,促進宮頸癌發生。想要預防宮頸癌,戒煙非常有必要。
3、做好避孕
一般情況下,建議選擇佩戴避孕套進行避孕,這樣做可以減少交叉感染的風險,還可以預防意外懷孕。意外懷孕、多次人流,會導致女性子宮受傷,導致女性患病的風險增加許多。
對於所有的女性而言,了解宮頸癌這個疾病非常有必要,這是對自己的一個保護措施。目前市面上已有HPV疫苗,有條件的女性也可以按需選擇接種。當然,接種後還是需要定期篩查、注意衛生,否則也起不到好的預防效果。
相關文章
- 相關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