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聊話題

日本醫學博士推薦! 拯救糖尿病第一名的蔬菜是它!

  • 11-29

蔬果富含纖維、營養素,大量吃蔬果絕對是控制血糖的不二法門,大部分的蔬菜水果都是糖尿病患者的好朋友,但有些卻可能讓你的血糖越吃越高!

日本醫學博士板倉弘重在《不被糖尿病殺死的57個方法》一書中指出,蔬果中豐富的膳食纖維可以減緩人體吸收糖的速度,對改善糖尿病症狀有很大的幫助,應該多加攝取。但是根莖類蔬菜和某些較甜的水果就得格外注意,如馬鈴薯、西瓜、鳳梨,都屬於糖尿病患者的NG食物,若能不吃就絕對不要碰。

蔬菜類可以多吃豆芽菜、南瓜、酪梨,對控制血糖都有益處。水果則推薦蘋果、芭樂、番茄等屬於低GI值的水果,食用時較不用太過擔心。不過現在市面上許多水果經過改良,甜度大幅上升,糖尿病患者或危險群,應盡量選擇偏酸的水果,且注意用量,才能吃得安心。

糖尿病患者的蔬果選擇

豆芽菜
〈GI值:22〉
熱量低、富含非水溶性膳食纖維,能有效幫助腸內醣質、脂質排出,能有效改善高血糖。

苦瓜
〈GI值:24〉
富含植化素,保健效果受到重視,對改善高血脂和控制血糖有助益。

洋蔥
〈GI值:30〉
洋蔥含有有機硫化物,且能增加好膽固醇、清澈血液,抑制血糖上升。

綠花椰菜
〈GI值:25〉
含鉻、鈣和維生素ACE,可有效提升免疫力,具高抗氧化力,有助胰島素運作。(編輯推薦:糖尿病怎麼吃?金針菇、洋蔥...降血糖4大明星蔬菜)

蘿蔔
〈GI值:26〉
豐富的消化酵素可強健腸胃,也有幫助血糖為持平穩,以及防癌的作用。白蘿蔔皮含有維生素P,具有強化微血管的效果,可將皮磨成泥,放入熱水中加薑一起喝。

蓮藕
〈GI值:38〉
蓮藕含有豐富膳食纖維、維生素C,雖然是澱粉類食物,卻能幫助降低膽固醇。

芋頭
〈GI值:64〉
含有黏蛋白、鎂、鋅、維生素B1、半乳聚糖等成分,有幫助降血糖和降膽固醇的作用。

香蕉
〈GI值:55〉
最推薦給有高血糖困擾的人食用的水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2、鉀、檸檬酸和褪黑激素等成分。鉀能促進代謝、降血糖,而褪黑激素不只能讓你皮膚變得更白嫩,還能去除活性氧、抑制膽固醇和增強免疫力。

蘋果
〈GI值:36〉
蘋果的好處人人都知道,而有糖尿病的人更應該要吃。低GI值的蘋果不僅養顏美容,還能降低血糖和膽固醇。

藍莓
〈GI值:35〉
藍莓富含花青素,不只能提升視覺機能和改善眼睛疲勞,還能預防糖尿病造成的視網膜病變。

台灣香檬(山柑仔)
〈GI值:34〉
香檬是沖繩長壽村住民常用的食材,經日本醫學界及學術界證實,香檬具有特殊的機能性成分,對健康很有幫助,含有豐富的多酚,具抗氧化的作用,能淨化血液,是風行日本的健康食材。

奇異果
〈GI值:35〉
奇異果是抗氧化力很強的水果,果皮富含多酚,打果汁時建議連皮一起打。
 

相關文章

  • 相關關鍵字:

精彩好文

其他文章

  • 最最簡單的施食方法,請慈悲的你收藏轉發!

    不必召請的簡易施食法:  依《佛說救拔焰口餓鬼陀羅尼經》。準備一個杯子,裝八分滿的水和七粒米(生熟皆可,不可少於七粒,可多。若沒米,可用塊麵糰、幾根麵條、一塊餅乾等代替。),右手持杯,誦變

    2016-12-01 宗教信仰
  • 曹髦悲苦的皇帝生涯,曹操若泉下有知作何感性

    題記:公元254年(嘉平六年),曹魏政權第四位皇帝以一種極其低調的姿態,正式登場。夾著尾巴登了基。他的上一代皇帝曹芳是被灰溜溜地趕下了台。曹氏天下從曹丕算起到了孫子輩兒就成了傀儡,一代雄主曹

    2016-12-03 歷史文化
  • 南懷瑾:打坐時看到不同顏色代表什麼?

    根據你們剛才介紹的情況,這個人的頸椎骨以及從頸椎上來到頭骨的關節有錯位,內臟、胃、肝、心臟、呼吸都有問題。印度人隻講三脈七輪,所謂三脈就是左右脈和中脈。中脈是藍色的,左脈是紅色的,右脈是白中

    2017-02-08 宗教信仰
  • 1968年發生的「青瓦台刺殺事件「始末

    1968年1月21日,31名朝鮮特種兵越過朝韓軍事分界線潛入韓國首都刺殺韓國總統樸正熙,在青瓦台總統府附近被韓方發覺,遭到圍攻,最後戰死的朝鮮士兵離青瓦台距離僅有百米。這就是當時震驚全世界

    2017-02-09 歷史文化
  • 荷蘭人是怎麼對待狗狗的?

    荷蘭人是怎麼對待狗狗的? 荷蘭,一個善待狗狗的美好國度 有一個喜歡狗的攝影師,名叫Oana,他閒暇時就遊走在阿姆斯特丹的街頭,給每一隻遇到的狗狗拍照,當他第一次試圖給陌生人的狗拍照時,他緊

    2016-12-21 汪星人
  • 為何披薩中間要放一個小架子?它竟是非常重要的工具!

    買整塊或是好幾片披薩的時候,你有沒有注意到披薩中間會插一個小架子? 相信應該大家都有吃過披薩,但是有多少人有注意到,披薩盒裡座落在披薩正中央的神奇塑膠小椅子呢?從發現有這張小椅子開始,就一直以為這

    2016-10-24 生活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