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聊話題
  2. 網路新奇
  3. 正妹特搜

在重慶,有一種情懷叫“趕場”!_記憶

  • 11-15

在重慶

有一種情懷叫上gai(街)趕場

還記得小時候

我們掰著手指頭算趕場天嗎?

趕場這個詞

承載著許多人的童年記憶

你,還記得那些年的趕場天嗎?

話說趕場天

數十年前

我們父輩祖輩購物

都是背上揹簍

走上十幾里路去集市趕場

逢場天,一大早,炊煙一過

大家都早早鎖門出發

那時逢場,碰上了

嬢嬢們隔老遠就問

今天去趕場不?一路走嘛!

然後就會一路說說笑笑的扯家常八卦

路再遠,走起也不覺得累

趕場並不是每天都有的

要等好幾天,在固定的時間場合才有

有些地方是“258"有些地方是“369”

還有些地方是“147”

老重慶的趕場週期一般為四天三場

也有逢單、逢雙、五天、七天一場的

時臨趕場天

小販們挑著各種東西

三五成群地湧來趕場地

趕場的時候人特別多

大部分的人都背個大背篼裝東西

大人在去趕場前總會對小孩子說

跟到一路,莫走舍了

街上人販子多得很!

如今隨著經濟的發展

購物也越來越多元化

從超市、網購到海淘

我們漸漸忘記了曾經對趕場的期待

但趕場的記憶卻是不會褪色

接下來讓言子妹帶大家回憶

記憶中的趕場二三事吧

最具地氣的菜市,真實、親切

曾看到過這樣一句話''一個人如果走投無路,心一窄想尋短見,就放他去菜市'',每一個菜市,都是一座城市的真實寫照,早起而作熙熙攘攘一天又一天,是最鮮活的生活。

以前趕場時候的菜市場是人最多的,農民們都把自家種的蔬菜、瓜果自家養的雞鴨鵝、土雞蛋拿到集市上來賣,叫賣聲、討價聲此起彼伏,非常鬧熱!

在趕場中,絕大多數部分人會選擇去買菜,因為這裡的菜新鮮!便宜!很多村民一大早就會來趕場,有的會把當季自己家田裡的農作物拿出來賣。

他們賣菜的工具就是一個簡單的秤,一張油布,一張小板凳,簡單卻乾淨。

雖然不用電子秤,但用桿秤也不會缺斤少兩,還能和他們講講價。趕場,更像是一場人心的交流。

這首童謠,不知道還有多少人記得:“胡豆開花菜籽黃,城巴佬下鄉來趕場,雞蛋鴨蛋嘿實買,還要扯把鵝兒腸……”趕場的趣味在歌中活靈活現~

我想,在趕場中,我們能看到最樸實的人間煙火氣, 人們背上揹簍,來到市集,這不再侷限於簡單的買賣之間,它賦予的是一群人在固定的時間,如何去用心的享受生活

農村的回憶,最質樸

還記得這些便宜耐用的農具嗎?那可是很多人小時候手把手操練過的東西了,如今這些東西在城市裡基本很難看見了。

還有餵豬的豬食瓢!這些東西一般都是純手工製作,質量沒得說

一般街上還有一些老手藝人,比如:補鞋匠,以前屋裡要是那雙鞋子壞了,不像現在甩了就是,拿到補鞋匠那裡再補哈,還可以穿一段時間。

還有用竹子純手工編的背篼籮筐,農村上下背東西擔東西都得靠它,家裡上了點年紀的人都會編。

現在理髮一般都是去理髮店,可是那時候的農村的男的一般都會去找剃頭匠剃,剃個板寸能管好久,不但技術好,關鍵是便宜!

包羅永珍是趕場的代名詞

趕場是啥都賣,就怕你不買。賣日常生活用品的!

賣皮帶錢包鬧鐘的!

集市上也有衣服賣,一般是支幾根竹竿,扯幾張薄膜,衣服就這樣排排掛,要看那件喊老闆給你取,賣鞋子的往往就是板凳上放塊木板,鞋子整齊劃一的擺放。

每次趕場,對於小娃兒來說吸引力最大的莫過於各種小玩意兒還有好吃的,耙耙餅餅、麻糖、豆花飯、烤地瓜……看著就流口水,不給買就眼睛水吊起,經常免不了被大人一頓臭罵......

有時候運氣好還能在街上看到耍猴戲的,通常都會裡三層外三層的聚集好多人,看著猴子古靈精怪的樣子,就忍不住掏出自己僅有的那一點零錢~

趕場中午基本上都是在街上吃飯了,那時候的一碗粉面一碗豆花飯也就兩三塊錢,老闆人也很實在!

趕場是一場人們用心的交流會

每逢趕場這一天,鄉親們會從四面八方聚集到一起,有買有賣,有吃有喝,有耍有鬧,有說有笑……簡直就像一場溫暖的狂歡。

各種商販的吆喝聲,人們互相之間的討價還價,小朋友們的喜笑顏開,各種電動車汽車的喇叭聲,這些是趕場的特點,在我看來,都彌足珍貴。

在趕場中,買賣的同時,人們能夠相互交流,相互還價,無拘無束,不用面對著那些城市裡冰冷的機器,這樣的生活,既能增進感情,又很愜意。

其實在趕場中,我們趕的不止是場,而是平淡歲月中無意識的守望,是讓平凡生活變得有滋味的小小期盼,每一次趕場,你都會遇到不同或相同的人,正因這些人,趕場才有意義。

看完是不是回憶滿滿

懷念起曾經跟家人一起趕場的時候呢?

如果你突然覺得很喪

那就去趕個場吧

相信那種熱鬧

那種鮮活的人生百態

會讓你忘記當下的不開心......

轉自“重慶言子”|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責任編輯:

原文出處:微旅行

相關文章

  • 相關關鍵字:

精彩好文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