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聊話題
  2. 生活時事
  3. 公益關懷

致職場的你:有時候你真的不必太「合群」,請停止無效社交,「提升」你的「生活」層次!

  • 12-19

首先拋一個問題給大家:如果給你一星期的帶薪假,不用對接工作、不用應酬別人的那種,
你願意嗎?
那一個晚上呢?生活中我們有太多人手機微信不離身,被工作、被瑣事、被其他人霸占了大量時間,一不小心又過完了一天,這其實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

-01、
我要的不是已讀功能,而是“隱身”功能

據統計人平均一生會遇到過8263563人,會打招呼的是39778人,會和3619人熟悉,會和275人親近。城市人每天都在人群中穿梭,不斷地產生新的連接,所謂“讓信息互聯,讓知識創新”,實際上越來越多人正在經歷的卻是“被動社交”。

比如說,參加一場會議,請添加工作人員微信;
如果手上有一些好資源,人們會不分親疏地前來索取;
大家聊得正開心的時候,總有人突然拉群讓你幫忙點個贊、砍兩刀;
晚上11點老闆發消息給你。

其實很多逢場社交我們都介意的,只是習慣著說「沒關係」。
在這個微信一小時就有上百條消息、社交成本一降再降的時代,一個人想要保持耳根清淨真的太難了。連我們的朋友圈也從私家花園,變成了人聲嘈雜的市民廣場,於是被迫地設置了分組和三天可見。

然而弔詭的是,整個社會環境好像對看起來外向的人顯得更加包容,拒絕社交反而成了一件“非主流”的事。想起很多年前的QQ,那時候還能自主選擇“隱身”狀態,不得不說,那些看起來過時的功能真的很好用,至少它可以幫我避開一些垃圾社交。
相比之下,微信卻只能“永久在線”。

問一位編劇朋友,最近一次讓她感覺非常開心的事情是什麼?
她幾乎脫口而出:“一個人在深夜煲一部好劇的時候,我感覺自己的靈魂特別高貴。”一個人呆著的時候,讓她感受到純粹的幸福。

確實如她所說,我們白天像陀螺一樣運轉,只有熬到半夜其他人都睡了,勇敢犧牲自己的髮際線才能換來一點不被打擾的時間。有時候面對烏壓壓的人群,真的想找個洞,鑽進去,什麼都不做,只發呆的那種。

-02、
給親密關係留點空間,不遠、不近、剛剛好

面對越來越大的社交壓力,聰明的人已經開始學會迴避被動社交,
也慢慢學會了控制主動社交的射程範圍。

英國著名短篇小說《19號房間》講的就是一個逃離社交的故事。
女主人是一個喜歡獨處的人,偷偷在小鎮外的一個偏僻旅館租下了19號房間,每天下午離開丈夫、離開孩子,到那裡待上一陣,就能感受到簡單、寧靜的幸福。

人們都不理解為什麼她一到下午就要消失,故事的最後,她寧願撒謊說自己出軌了,也不願意告訴別人自己有一間秘密的房子。以前我也不懂為什麼她會做出這樣的選擇,後來和一位設計師朋友聊天,發現她的目標不只是和男朋友一起買房子,而且要買一間屬於自己的小房子,不被打擾,專心創作,盡情逃避。

也許逃離就是一個人的本性,短時間的逃逸出走,能夠斬斷與平凡事物的聯繫與約束,讓自己的思想和行為重新活躍起來。這就是為什麼人一旦長時間沒有獨處就覺得渾身難受。
現在也有一些年輕人喜歡(同城)異地戀多過天天膩在一起,每個月有固定的見面時間,約會時全情投入去約會,分開時各做各的事,互不干擾。

“我需要你的陪伴,但不是你的所有時間。”
這種現像被稱作Goldilocks(適宜效應):不太近,也不太遠,剛剛好。

我還看見過一個很有意思的問答:

問:怎麼寵男友?
答:每天給他留一兩個小時自己呆著,他會很開心的。
看吧,並不是所有的親密關係都要無限佔用對方時間,
有時候保留一點距離反而更能享受到愛情的新鮮感和樂趣。

-03、
獨處這件事,一旦享受過就很難戒掉了 

關於一個普通成年人的獨處時間,美國心理學家Mihaly Csikszentmihalyi在《心流》中指出:人們醒著的時間里至少有三分之一是獨自一人。

但是我們絕大部分人還沒學會“怎樣好好地利用這些獨處的機會”。
如果你一旦離開人群,躺在床上就開始胡思亂想,甚至感到空虛和焦慮,那你很可能是還沒有學會獨處。書中還定義了“什麼是一個人最美好的體驗”,就是當我們完全沉浸在某種活動當中,無視其他事物存在的狀態,這種體驗本身就能給人帶來巨大的喜悅。

以前《鏘鏘三人行》還沒有停播的時候,經常聽主持人竇文濤提到過一種他很喜歡的生活方式:“我一天錄完影回到家,就想拿起書來讀一讀,它可以讓我的內心得到平靜和滿足。”

竇文濤是一個內心細膩敏感、溫柔卻有力量的人,他自己也說“如果不是錄節目,我可能就躲在家看書,一天都不跟人打交道。”優質的獨處體驗總是會讓人上癮的,像竇文濤這樣懂得享受獨處的人,不是不喜歡社交,也不一定內向,他們往往更渴望的是自我反思、創造,以及給自己充電的狀態。

另一位心理學專家格里.高利菲斯特也指出:"每次高質量的獨處可以讓人增強注意力和富有創造力"。當一個人身邊有其他人的時候,大腦會不自覺地關注周圍的人,注意力就會被分散。
而一個人獨處時,大腦處於相對單純的環境,與外部事物產生的摩擦和消耗也會隨之減少,從而提高專注程度。

然而,熟悉王力宏的人都知道,有著“邋遢王”稱號的他經常迷失在自己的音樂世界裡。
專心作曲、編曲、製作,不跟人交流,甚至好幾個月都不出門,直到歌曲製作好了才邀請朋友來聽。

王力宏的才華不是天賦異禀,而是出於對音樂極致的專注與熱愛。
他把自己關在家裡的時候,也在高度關注著自己的內心世界和感受,然後通過他的歌曲將心中的感情表達出來。高質量的獨處,會給我們留出思考和觀察的空間​​,使我們成為富有創造力的人。

-04、
一旦擁有獨處的能力,就能抵抗一切空虛和焦慮

每個人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學會斷掉一部分不必要的聯繫,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做一些對自己有意義的事情,是學會享受獨處的第一步。

生活中我們不乏見到一些非常“宅”的人,你很難看見他出現在一些電影院、商業街、KTV、網紅店這樣的消遣場所,但是他喜歡鑽進一些冷門的展會、博物館,或者是樓下的咖啡廳一個人靜靜地做著自己的事。

《生活大爆炸》中的科學怪才謝耳朵就是典型的代表,他常常因為過分優秀,而顯得和大家格格不入。
雖然在第十一季的時候劇情反轉,他和女友Amy也成功步入了婚姻,但也正是因為有前八年的孤獨沉澱,這個有趣的靈魂才讓人們相信了“無論是不是獨身一人,都可以活得非常精彩”。

人一生獨處的時間很長,既可以選擇不停地社交去填滿這些空虛的時間,也可以拿出一些時間給自己享受人生。培養一份愛好,拿下一個學位,做一件值得紀念的事情,實現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讀一些好書,這些都是一個人就可以完成的事情。

而人一旦擁有獨處的能力,就是他開始成熟的時刻。
曾經在“真實故事計劃”裡看到一位小姐姐的文字:
"我的夢想是存錢,獨自一人拎著包去迪拜的帆船酒店住一次,聽說那個酒店建在海上,夜裡的海綿浮動著金錢城市的燈光,孤獨又美麗。"無論別人怎麼說,她始終清楚自己的目的地,看上去形單影只,實則內心充盈。

梁曉聲說:"中國人不分男女老人、不分農村城市、不分貧窮富裕、不分官員群眾,總而言之我們集體陷入了忐忑、焦慮的年代"。

好比說人們適應了高速,習慣了連接,追逐著“高、大、快、強”這樣的字眼,更看重外在的表現而缺乏內在的修養,漸漸沒有了自我,所以忐忑,所以焦慮。而真正的強者往往是孤身一人走在自己的航道,沉澱多年,悶聲做著大事,其他人只看見了他一瞬間迸發出的閃光。

有時候,我們不必讓每個人都理解自己,因為我想怎樣活在這個世界上,與世界無關。
我們也永遠不像別人說的那麼差,因為只有我自己知道我是誰,不必時刻拿旁人的眼光作為自己價值的投影。

然而對於孤獨者,賈平凹也有著極高的評價:"真正的孤獨者不言孤獨,偶爾作些長嘯,如我們看到的獸。弱者都是群居著,所以有芸芸眾生"。所以適時做一個善於獨處,也善於連接的人,內外兼修,才能抵抗這個時代的焦慮。

綜合以上,有時候,你真的不必太「合群」。
請保持「自我」,提升自我,等到做出「成績」的那天,人們自然會「認可」你的。

相關文章

  • 相關關鍵字:

精彩好文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