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聊話題
  2. 網路新奇
  3. 星座命理

端午節掛艾草?這還不夠!掛上「這一物」不僅能驅邪,更能把財神請進門!

  • 06-03

端午節作為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是很有多的禁忌的,
就跟二月二龍抬頭一樣,
我們在那天是有很多事情不能做的,
但也有一些事情是需要我們去做的。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日,
在這一天,
我們吃粽子、喝雄黃酒、插艾葉、賽龍舟,
當然這天也是一個驅邪轉運的好日子,
因此我們可以通過一些家居風水佈局,
讓自己的運勢越來越旺。

1、端午節門上掛葛藤

每年的端午節,在廣東梅州,
除了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等習俗外,
還有一個獨有的習俗
——掛黃葛藤。
鄉人們在家門前懸掛黃葛藤,
以祈求一切平安、順利,驅災辟邪。

葛藤是驅邪之物,這還緣於一個客家民間。
唐末黃巢帶起義軍進入粵閩贛地區,
客家人為了躲避戰亂,進行第二次南遷。

因為黃葛藤又名黃斤,
有人在門前掛上黃葛藤,
黃巢軍沒有燒殺百姓。

此事一傳十、十傳百,
許多難民也掛上黃葛藤倖免於禍。
於是,這種傳統流傳下來,
客家人每年的端午節都會在門前,
掛上黃葛藤祈求一切平安、順利,
驅災辟邪。

2、端午節門上掛布猴子

在乳山,
端午時村民還會在門上掛一個布做的猴子,
也可以叫做“孫悟空”,
據說這只猴子是專門掛在老百姓門前用來鎮妖的。

過端午時,
人們會用布條縫製猴子,
布猴手拿掃把,
寓意將一切及不祥之物全部掃地出門。

這種布偶猴子,
一般都是祖上傳下來的,
每年都用這一個,
端午節的時候拿出來掛在門上,
等過完端午節,
再摘下來放好,等來年再用。

3、端午節門上掛艾草

端午節有一個習俗是在門上掛艾草,
掛艾草的源于古代黃巢軍隊對老進姓的屠殺,
人們認為在門上掛上艾草就可以規避這個風險,
於是這個習俗流傳了下來。

曾有記載,艾草能芳香通竅,
常聞能令人頭腦清晰、耳聰目明、增強,
可預防,還能活絡通筋。

同時,
還可以燃點艾條用作治病,
稱為法,
是我國傳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4、端午節門上掛菖蒲

端午節天一亮,家家戶戶的門窗上,
都要插兩棵艾草和兩棵草蒲。

艾草能避各種邪氣,“
蒲劍”是“斬妖劍”。

傳說唐代的魏征夢中斬蛟龍,
用的就是草蒲劍。

從此以後,
各種瘟神惡鬼妖魔邪怪,
見了草蒲就害怕。

端午節掛艾蒿,
是因為端午前後的艾蒿藥性最好,
能散發出芳香之氣,
使蚊蟲不能靠近。

除了掛艾蒿外,
把艾葉做成香包,
戴在身上,
也可以起到防蚊蟲的作用。

5、端午節門上掛石榴花

有些地方是把石榴花插在門前。
傳說唐時黃巢起義,
某次經過一個村落,
看到一個婦女背上背著一個大孩子,
手上牽著一個小的。

黃巢很好奇為何背大的牽小的,
就上前詢問。

婦人不知道這是黃巢,
乃說因為黃巢殺了叔叔全家,
只剩下一根命脈,
就是背上的這個大孩子。

如果萬一無法兼顧,
只好犧牲自己的孩子,
保全叔叔的骨肉。

黃巢聽了很感動,
告訴婦人只要門上懸掛石榴花,
就可以避黃巢之禍。

沒多久,
黃巢的軍隊攻進城裡,
只見家家戶戶門上都掛著石榴花。

為了遵守對那位婦人的承諾,
黃巢只得率兵離去,
而端午在門上掛石榴花的習俗也就這麼流傳下來了。

6、端午節門上掛“艾虎”

老南京們要在房門特別是的房門上掛“艾虎”。
就是用兩個空雞蛋殼粘在一起,
蛋殼上粘些毛髮,
畫成虎形,用線繫起,
下邊再系一串用彩紙剪成的“五毒”形象,
象徵五毒踩在虎的腳下。

或用一個獨頭蒜系以彩色線,
下掛一串“五毒”,
叫“蒜艾虎”;

或用剛收割的新麥秸編成古代武士用的六角金瓜形,
下垂七縷彩穗,叫“麥秸艾虎”。

這些艾虎掛在房門上,
既是點綴,又能辟邪。

7、端午節門上貼畫符

畫符貼門上,
用紅筆黃紙畫些辟鬼符咒貼在門上。

如:用紅筆在黃紙上畫一個“聻”(音吉)字。
也有的畫“五雷鎮宅”符貼在門楣的正上方。

另外,
家家要在堂屋當門的屋頂上
(一般在第二路桁條)
懸掛一張鍾馗畫像,
用以攆鬼辟邪。

相關文章

  • 相關關鍵字:

精彩好文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