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聊話題
  2. 生活時事
  3. 公益關懷

心理學:釋放你的不好惹,做一個「帶刺」的好人

  • 11-18

相信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經驗,在某件事情上有人得罪了你,你可能有種種原因,並沒有當下表達你的憤怒和攻擊性,結果這件事情就一直記在心裡,許多年過去都放不下。但某一天,這件事情又再次發生,你當下表明了你的怒氣,然後你發現不僅釋放多年的一口氣,還覺得暢快,對方也沒有因此惱火,甚至兩人的關係更好了。

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在上面的過程中你釋放了你的『攻擊性』,而攻擊性(不好惹)在關係中被馴化,更能促進雙方的關係。

攻擊性(不好惹)讓人更有魅力

人作為一種高等生物,攻擊性的釋放便要符合社會規範,顯性的釋放如網路遊戲、體育競技等,隱性的釋放就是在關係中讓攻擊性流動,比如,做一個不好惹的人。

你的行為讓我感到生氣,我對你表達了我的不滿,你對我道了歉,我笑著原諒你了,你了解了我的脾氣,我也知道你這個人很講道理,我們兩個相處起來很舒服!

但如果我將我的憤怒強行壓抑下來,那我可能會這樣告訴自己:

「你太小氣了,就不能大氣一點,對方讓你不開心了,代表我們兩個並不適合,少和他接觸就好」!

最後,你和對方的關係就只能停留在,他讓你覺得相處不來的印象中,你們的關係不會彼此推進。

弗洛伊德潛意識理論

潛意識層面的巨大憤怒讓你不敢表達,因為你的潛意識怕一旦你表達攻擊性,表達憤怒,關係就會被摧毀。這也就是我們為什麼會在父母等親人跟前發脾氣,卻不敢在上司面前表達不滿的原因,因為你認為你和上司的關係是權力支配下的不對等遊戲。

但隨著社會的發展,時代的進步,物質生活的極大滿足,一個不能釋放攻擊性,長期被壓抑的關係會肯定不會久存,包括工作關係,即一個長期壓抑員工,怨聲載道,讓員工不能正常表達的上下級關係很容易瓦解。

過度地壓抑

攻擊性,即不好惹,不是洪水猛獸,大多數時候那只是我們潛意識層面的一種誤判,因為我們意識到的憤怒只是很弱的一部分,而潛意識層面惡憤怒卻是達到了恨不得別人去死的地步。於是更多的時候我們選擇將其壓抑。

但殊不知凡是被壓抑的都會以其他形式展現出來,同時被壓抑掉的攻擊性(不好惹)還會反過來攻擊自身。比如一個大學老師冤枉了他的學生,給了他處分,這個學生平常不愛說話,是個內向的老好人,於是他選擇壓抑掉自己對老師的不滿,壓抑掉自己對老師的憤怒。

那麼在這個師生關係里,這個學生可能會有這樣的心理和行為反應:上這個老師課的時候,開始有意、無意地遲到、拖延、早退等;同時內心深處有個聲音告誡自己,你應該尊重老師,學會理解和原諒,不然你就是不道德的。

總之,攻擊性,即不好惹,是我們每個人都有的生命特徵,壓抑它,它就會以更加「醜陋」的形式展現出來,同時還會反過來攻擊我們自身。所以學著釋放你的攻擊性,釋放你的不好惹,做一個「帶刺」的好人,這樣你才會活出真實、有活力的自己。
 

相關文章

  • 相關關鍵字:

精彩好文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