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聊話題
  2. 網路新奇
  3. 不可思議

中國歷史上的6大草包將軍,屢戰屢敗,一輩子只打敗仗,第6位最慘!還被叫逃跑將軍!

  • 03-12

中國歷史上有名將,比如白起、蒙恬、項羽、衛青、霍去病、李靖、郭子儀、徐達、常遇春等等,都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戰神。當然,歷史上除了名將之外,也有草包將軍,幾乎無任何戰績,屢戰屢敗,比如下面這十位。

第一位是李廣利。

中國歷史上的6大草包將軍,屢戰屢敗,一輩子只打敗仗,第6位最慘

(source: toutiao)

 

李廣利,著名的草包將軍,此人依靠關係而上位。他是漢武帝寵姬李夫人和寵臣李延年的長兄。李夫人得寵時,李延年為協律都尉,而李廣利則為貳師將軍徵大宛,李廣利數次出征大宛及匈奴等地,但戰績平庸。

一個將軍打敗仗不難,難的是一輩子打敗仗,而此人就是貳師將軍李廣利。

中國歷史上的6大草包將軍,屢戰屢敗,一輩子只打敗仗,第6位最慘

(source: toutiao)

 

公元104年,太初元年,漢武帝任命李廣利為貳師將軍,第一次攻伐大宛,預期到貳師城奪取良馬,所以叫他“貳師將軍”。

然而李廣利第一次出征就出師不利,還沒抵達目的地,就已經死傷大半,最後只能無功而返。

中國歷史上的6大草包將軍,屢戰屢敗,一輩子只打敗仗,第6位最慘

(source: toutiao)

 

之後李廣利二徵大宛,據說這次李廣利率了六萬大軍,浩浩蕩盪,殺向大宛。要不是大宛內部發生宮廷陰謀,李廣利不可能“勝利”,雖然最後“勝利”,可漢軍的損失居然高達六分之五。

而李廣利回去後卻繼續高升,隨後被漢武帝委以重任攻打匈奴。漢武帝壯志滿懷,一心要把匈奴趕盡殺絕,可李廣利實在讓他失望了。

中國歷史上的6大草包將軍,屢戰屢敗,一輩子只打敗仗,第6位最慘

(source: toutiao)


 

 

公元前99年,天漢二年,李廣利受命領三萬騎兵出酒泉,第一次出征匈奴,結果先勝後敗,被匈奴人重重圍困,險些腦袋搬家,而且漢軍傷亡很大,死亡率高達十之六七。

公元前97年,天漢四年,李廣利再次率二十萬大軍出兵匈奴,與匈奴單于10萬大軍在蒙古土拉河血戰。結果,又慘敗而歸。

中國歷史上的6大草包將軍,屢戰屢敗,一輩子只打敗仗,第6位最慘

(source: toutiao)

 

公元前90年,徵和三年,李廣利第三次出征匈奴。這一次李廣利讓大漢王朝血本無歸,七萬大軍全軍覆沒,而李廣利本人也貪生怕死投降匈奴。此戰使漢朝精銳幾乎損失殆盡,漢武帝不得不下輪台詔,暫時停止了對匈奴的戰爭。

李廣利投降後,族滅。

中國歷史上的6大草包將軍,屢戰屢敗,一輩子只打敗仗,第6位最慘

(source: toutiao)

 

第二位是鮮于仲通。

鮮于仲通,其實算不上什麼將軍,此人由於依附於大唐奸臣楊國忠而獲勢。鮮于仲通,家境富裕,年輕時,頗具文采。後來40歲時高中進士,從此踏入仕途。因為曾經資助過楊國忠,楊國忠發跡後,鮮于仲通獲重用,成為劍南節度使。

 

中國歷史上的6大草包將軍,屢戰屢敗,一輩子只打敗仗,第6位最慘

(source: toutiao)

 

之後鮮于仲通挑起了大唐與南詔之間的戰爭,本來這一場戰可以獲勝的,但鮮于仲通拒絕南詔的議和。後來南詔與吐蕃合力夾擊唐軍。結果,唐軍全軍覆沒。

雖然,鮮于仲通吃了敗仗,但仗著有楊國忠的撐腰,依然高升。實在可惡。

第三位是范雍。

中國歷史上的6大草包將軍,屢戰屢敗,一輩子只打敗仗,第6位最慘

(source: toutiao)

 

範雍,宋仁宗即位,歷兵部員外郎、戶部副使、度支副使、工部郎中、龍圖閣待制、陝西轉運使。

範雍本來就是一介書生,文官,此人人品是沒任何問題。他為人正直,為官清廉,勤於政事,百分之百的好乾部形象。

中國歷史上的6大草包將軍,屢戰屢敗,一輩子只打敗仗,第6位最慘

(source: toutiao)

 

不過後來此人被委以重任,率軍出征大宋邊疆。這實在是一個錯誤的決定,因為此人完全不是一個帶兵打仗的料。

範雍鎮守西部邊陲時,與西夏對戰時,拿出文人“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豪氣,一次次勇敢的往陷阱裡跳,最終讓幾萬宋軍成為元昊口袋裡的美餐。



 

好水川之戰,大宋軍隊在這個草包將軍的帶領下全數被西夏軍包了餃子。好水川之戰,是西夏對宋朝第一次大規模的殲滅戰,也是西夏從一個臣服於宋朝的部落走向“主權國家”的開始。

第四位是李景隆。

中國歷史上的6大草包將軍,屢戰屢敗,一輩子只打敗仗,第6位最慘

(source: toutiao)

 

李景隆,明朝將領,曹國公李文忠之子。李景隆早年襲爵曹國公,常奉旨出京練軍,後協助建文帝削藩。

公元1399年,朱元璋四子朱棣起兵造反時,率所屬北軍首先在真定戰役中擊敗耿炳文的30萬大軍,但老將耿炳文很快穩住了陣腳,用頑強的防守將戰役拖入了相持戰。而這時,建文皇帝做出了一個愚蠢的決定,派李景隆替換耿炳文,主持討伐燕王的戰事。

中國歷史上的6大草包將軍,屢戰屢敗,一輩子只打敗仗,第6位最慘

(source: toutiao)

 

結果擁有五十萬大軍的李景隆屢戰屢敗,先後在鄭村壩、白溝河被燕軍擊敗,喪師數十萬,以致攻守形勢逆轉,最終被奪職召回。燕軍逼近南京時,李景隆開金川門迎敵,致使南京失守。

第五位是楊嗣昌。

楊嗣昌,大明王朝後期大臣、詩人。

 

中國歷史上的6大草包將軍,屢戰屢敗,一輩子只打敗仗,第6位最慘

(source: toutiao)

 

公元1637年,崇禎十年,出任兵部尚書,後率軍作戰。面對內憂外患的時局,楊嗣昌提出“四正六隅、十面張網”之策鎮壓農民軍,同時主張對清朝議和。

結果,完全無用。更可氣的是滿清大軍肆虐中原,楊嗣昌總督各路援軍,竟然畏敵如虎,不敢與清軍交戰,裝備精良的明軍眼睜睜的看著清軍在自己的眼皮底下燒殺搶掠。只是默默的跟在清軍身後,禮送清軍出境,如此打法,連清軍也感到啼笑皆非,皇太級命令士兵們在樹上寫下“百官莫送”的字樣,嘲諷楊嗣昌,此種羞辱,為中國歷史所罕見。

中國歷史上的6大草包將軍,屢戰屢敗,一輩子只打敗仗,第6位最慘

(source: toutiao)

 

此人打仗沒本事,推卸責任倒是有一手,每次打了敗仗,楊嗣昌總能列出一大堆理由,將罪責推卸到下面的官員身上,比如此次滿清大入寇,事後明朝共有三十六名巡撫總兵被論罪斬首,而最大的責任人楊嗣昌卻絲毫無過。

中國歷史上的6大草包將軍,屢戰屢敗,一輩子只打敗仗,第6位最慘

(source: toutiao)

 

此外,楊嗣昌此人心胸極為狹隘,明末幾位名將,比如孫傳庭,洪承疇,盧像升,均曾遭其排擠陷害,自壞長城。論起明朝雙線作戰的失敗,品德低劣志大才疏的楊嗣昌實屬敗事第一人。

第六位是劉峙。

中國歷史上的6大草包將軍,屢戰屢敗,一輩子只打敗仗,第6位最慘

(source: toutiao)

 

劉峙,國民黨軍方高級將領。他是黃埔軍校教官出身,北伐時期任國民革命軍陸軍第1師中將師長,陸軍第1軍中將軍長。抗戰時期任河南省主席兼保安司令,軍委會第一戰區第2集團軍總司令,重慶衛戍總司令兼重慶防空司令,第五戰區上將長官司令。

 

中國歷史上的6大草包將軍,屢戰屢敗,一輩子只打敗仗,第6位最慘

(source: toutiao)

此人在軍事指揮上無能至極。抗日戰爭中任第一戰區第2集團軍總司令時候,日軍還沒有殺來就把指揮權交給副手,自己卻一逃再逃,得到了“長腿將軍”“逃跑將軍”的外號。

以上就是中國歷史上6大草包將軍,一生只打敗仗。

 

看完後是不是覺得Louis小編在有錢人這麼想分享的歷史文化文章很好呢?想看更多好文,或是喜歡有錢人這麼想的文章的話,可以按讚追蹤投資理財周報並分享這篇「中國歷史上的6大草包將軍,屢戰屢敗,一輩子只打敗仗,第6位最慘!還被叫逃跑將軍!」出去給大家一起看看喔!

原文出處:toutiao

相關文章

  • 相關關鍵字:

精彩好文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