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聊話題
  2. 生活時事
  3. 爆料專區

那些低情商的父母,都會不斷的和孩子「講道理」

  • 06-16

武志紅曾在《圓桌派》上說過這樣一段話:
現在人們常說的一句話是——我是一個人長大的。

而一個人往往指,童年記憶裡我們的父母沒有真正在場過。

昨晚,回爸媽家吃晚飯。

看著媽媽在廚房興高采烈、忙忙叨叨的身影,我心裡突然有些發酸:
在爸爸媽媽心裡,我依舊是他們最寶貴的女兒。
但爸爸媽媽在我心裡,卻變得有些模糊。
我們之間就像隔了一堵透明的墻,近在咫尺卻咫尺天涯。

圖片來源:電影《別告訴她》

記不清楚,這種感覺是從什麽時候開始的。

也許是,每次吃飯添碗時,媽媽的絮絮叨叨:
少吃點吧,你都穿XXL了。
女孩要有女孩的樣子,矜持一點。

也許是,每次不小心丟東西,不小心受傷,不小心闖禍時,媽媽的冷嘲熱諷:
自己不操心怪得著誰。

也許是媽媽強迫我放棄設計,報考熱門專業。
也許是第一次帶老公見家長,媽媽對老公的左右嫌棄。
也許是工作多年,從不問我開不開心,只問我有沒有耍性子,得罪同事,得罪主管。

圖片來源: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

總之,媽媽似乎一直在盡職盡責地教育我,為了我好,讓我變成“別人家的孩子”。
但我們的心卻越來越遠。

無意中,看到心理學家張德芬說過的一句話:
每個人的內在都有一個童年時,因為缺乏愛和認同而造成的黑洞。

的確如此。

小時候,一直活在媽媽的“正確”裡。

沒有試錯的機會,沒有追尋的權利,沒有對外疏解的途徑。
慢慢地對內折磨,壓抑成傷。
父母愛得兢兢業業,孩子卻越來越心寒。

圖片來源:電視劇《都挺好》

二、沒有“認同”
是心理上的彼此失去

我曾在一個社團裡看過一個問題:是什麽時候,你對父母最失望?

一位網友的回答,讓人心疼:
當我在難題面前抓耳撓腮時,媽媽一本正經地坐在我面前。

從馬雲講到王健林再講到任正非,一個勁地告誡我:
一定要好好學習,不能一事無成。

當我拿起我練了7年,卻被父母強制荒廢了2年的吉他,想要重新感受一下什麽是熱愛?

媽媽沒收了我的吉他,告訴我:
小不忍則亂大謀。

不要被垃圾快樂沖昏頭腦,眼下的學習最重要。

圖片來源:電視劇《半之半》

當我已經很努力,但成效不大而傷心難過時,媽媽不停地絮叨:
你要掌握好的學習方法,才能事半功倍。

她就像一架直升機,在我的頭頂不停地盤旋。
她說的話都對,但我卻一點也聽不進去。

想起美國心理學家艾利斯說過的一段話:
引起人們情緒困擾的並不是外界發生的事情,而是人們對事件的看法和認知造成的。

有時候,孩子在父母面前表露出的焦慮、脆弱、叛逆、陰暗,其實是一種變相地撒嬌、試探和發洩。

他們想要的不是父母的長篇大論,而是請你看見我、認同我、理解我。

就像斯戈登所建議的那樣:
當孩子遇到困難時,我們只需要描述孩子提到的行為,解讀他當時的情緒,表達我們的感受就可,但千萬不要對其有任何評價。

因為媽媽“滿腔正義”的評價,會阻斷跟孩子之間通暢的交流,造成父母與孩子心理上的彼此失去。

電影《春潮》中有一句台詞:
“你什麽時候才能明白,家庭不是戰場,你的勝利也不是榮耀。”

很多父母站在“教育者”的地位上,打著“為孩子好”的旗號,自上而下地向孩子灌輸自己的經驗,認知,和期待。

面對父母的義正辭言,孩子們毫無反駁的余地。

父母們贏了教育,卻輸了孩子。

因為說不出來的苦才是真苦,無處可放的委屈才是真委屈。
父母“高出不勝寒”,孩子只好“畫地為牢”,既囚禁了自己,也隔離了父母。

圖片來源:電影《小委托人》

三、沒有“理解”
會把孩子逼到死胡同裡

心理學上有一個鏡中自我理論。

簡單地說,就是他人的期望,會導致我們的人生向期望發展,成功或失敗。

適宜的期望,恰到好處的對策,可以讓父母得償所願。
但錯誤的方式方法,很可能讓孩子背道而馳。

17歲的侄子,總是逃課躲在學校的某個角落打遊戲。
有一次,被嫂子嚴厲批評後,他逃到我家。

我問他:遊戲有什麽好玩的,至於癡迷到這種地步嗎?

沒想到,侄子卻回答:
“確實沒什麽好玩的,我玩遊戲就是玩給我媽看的。”

我不解,侄子繼續解釋道:
「我想看會小說放鬆一下,我媽就一把把我的小說扔掉,說我不務正業。
同學約我去打球,我媽也不讓去,說什麽時候了,還不知輕重。
我心理不痛快,想頹一會,自己調整一下情緒,她還說我矯情。」

原來,不管侄子做什麽,嫂子總有一大堆反對的理由等著他。

她給侄子框定了一個絕對正確的圈,只要侄子稍有越界,就立刻“棍棒夾擊”。

圖片來源:電影《全城高考》

她以為這是“盡忠職守”,實則是把孩子逼到死胡同裡。

心理學家章志光在研究負強化的心理機制時說:
他們會以自我懲罰的方式來給自己以負強化。

如做錯事或考試失敗後主動放棄應該得到的東西,或懲罰自己去做平時不願意做的事等。

父母以“長者”的身份,自以為比孩子懂得多,強迫孩子按照自己設計好的路線付出努力。

不顧孩子的內心需求,霸道地指點江山。

孩子反駁無效,內心壓抑,只好退而求其次:
既然我一無是處,那我就按你想的那樣壞到底吧。

就像蘇珊·福沃德在《中毒的父母》一書中所說的那樣:
小孩總會相信父母所說的有關自己的話,並將其變為自己的觀念。

到那時,父母越擔心什麽,就越會發生什麽。

所謂的“金玉良言”,反而變成了孩子成長路上的絆腳石。

給孩子設計的璀璨人生,也在父母的負強化下變得面目全非。

四、教育的前提是認同和理解

人本主義之父卡爾·羅傑斯曾說過:
如果有人傾聽你,不對你評頭論足,不替你擔驚受怕,也不想改變你,這多好啊……

前幾天,學校開家長會。

一個平時考試成績總是名列前茅的小男孩,這次數學成績意外考了85分。

他一看見自己的媽媽走進教室,就立馬紅了眼眶,低著頭,哽咽著說:
媽媽,對不起,我這次沒考好。

圖片來源:電視劇《不完美的丈夫》

媽媽看著孩子,第一反應反而是笑了笑,跟孩子說:
“你不一定每次都要拿第一。媽媽知道你一直很努力。”

媽媽說完,孩子好像一下子就鬆了一口氣。

有句話說,愛人眼裡的山與秋,勝過一切山川河流。

同樣,在孩子眼裡,父母的溫暖和理解,勝過一切道理和教化。

在乎孩子的成功是父母的天職,但千萬不要忘記尊重孩子失敗的權力。

孩子不是生而完美,而是在父母愛得滋養下變得越來越好。

武志紅曾說過一句話:
生命最根本的需求,是渴望被看見。

不是只看見孩子外在的行為,而是看見孩子內在的感受。
只有孩子內心的東西,被看見了,被理解了,被肯定了,才會轉化為富有生命力的能量。

看見孩子的閃光點,看見孩子的一點點進步。
讓孩子有足夠的信心一直在進步的路上。

心理學家珍妮佛也曾通過研究證實:
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喜愛和接納,會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價值,並擁有更多的積極情緒和行為。

圖片來源:電影《把爸爸借給你》

所以,那些敢於在父母面前袒露無遺的孩子,不會學壞。

因為教育的前提,是認同和跟隨。

父母的理解和信任,讓孩子相信愛,懂得愛,孩子自然會向著父母的期待,向著光明前進。

戈特曼說:
最好的教育,是源於內心,體現在生活中的每時每刻。

孩子的悲傷、憤怒或害怕,你需要陪他度過。
為人父母其實就是在孩子最需要你的時候,以他最需要的方式去幫助他。

父母以為的未必是孩子想要的,孩子表現出來的也未必是父母想象得那樣。
孩子永遠比大人想象中的敏感,也永遠比大人想象中的懂事。

父母“大主角”的意識太強,只會越用力,孩子離你越遠。
相反,懂孩子所想,懂孩子所以然。

不以固有框架為孩子設限,在給予孩子正確的教育和建議之前,先給予孩子足夠的尊重和理解。
孩子的情感需求被充分滿足,自然會向陽生長。

在家庭中幸福快樂的體驗,比任何教育都有效。
因為愛與理解,勝過一切大道理。

 

相關文章

  • 相關關鍵字:

精彩好文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