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聊話題
  2. 生活時事
  3. 爆料專區

不管你和老公的關係有多親密,有3種話永遠都不能說出口

  • 08-18

在中國式的傳統婚姻當中,我們很多人在處理感情的時候,都會或多或少地出現一個誤區,那就是我們會認為兩個人在一起的時間長了,那麼對方就會是自己的所有物。

這個時候,我們就會變得自以為是,覺得此時此刻的兩個人關係已經變得足夠親密了,既然如此那就沒必要見外。

於是乎,她們在親密的基礎上愈發失去了應該有的分寸感,尤其是在語言上。

所謂禍從口出,有的女人仗著丈夫喜歡自己就會口無遮攔,話說出口的時候根本就不懂得三思而後行,也不會去考慮會有什麼不好的後果。

結果,說者無意,聽者有心,她們倒是覺得自己是真性情,結果卻因為口無遮攔而傷害了真正在乎她們的人,以及好不容易擁有的感情。

因此,心理學研究表明,不管你和老公的關係有多親密,有3種話不能說出口。

歧視的語言最傷人心,例如:「我真是瞎了眼了嫁給你這麼個窩囊廢」
電視劇《星漢燦爛,幸甚至哉》裡面的程家二叔母覺得自己的丈夫科舉科舉不行,參軍參軍不行,偏還是個跛子。

再加上婆婆重男輕女,而她自己又沒有兒子,所以她覺得自己簡直是倒霉透了,愈發地看自己的丈夫不順眼。

平日裡一有心情不好的時候,二叔母就對著自己的丈夫拳打腳踢,一邊泄憤,一邊言語侮辱,說他是個廢物,說他是個跛子,說自己簡直是瞎了眼才嫁給這麼一個窩囊廢。

兔子急了也是會咬人的,一向默不作聲的丈夫也忍受不了妻子對自己長時間地打擊,於是他寫了休書,要與她和離。

由此可見,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傷人的話一定要三思,而誇讚的、肯定的話則可以脫口而出。

因為,好聽的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給人帶來的心理暗示,俄國著名生理學家巴甫洛夫也指出,積極的心理暗示可以使人迅速進入一種樂觀狀態。

而這種積極的狀態可以帶來認知、情感以及行為的轉變,從而讓人變得鎮定、注意力集中和更加覺察。

威脅式的語言,容易激化矛盾,「能過你就過,不能過你就離」
楊絳寫到:「歲月靜好是片刻,一地雞毛是日常,即使世界偶爾薄涼,內心也要繁花似錦,淺淺喜,靜靜愛,深深懂得,淡淡釋懷。

婚姻當中,夫妻之間吵架是在所難免的事情,可能也有一輩子不吵架的夫妻,但大多數夫妻都是在爭吵中度過的。

所以,婚姻當中的爭吵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而那些吵架了還不影響彼此感情的夫妻,關鍵就在於他們懂得就算是吵架,也不能夠讓情緒控制自己。

女人明白,只要把問題處理好就沒事了,這樣一來,吵架還可以成為促進彼此感情升溫的潤滑劑。

但如果被情緒束縛了,變得口無遮攔,想到什麼說什麼,甚至還常把離婚掛在嘴邊,等到丈夫失望攢夠的時候,可能離婚就真的一語成讖了。

所以,不要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吵架這一件事情上。

我們既然決定了和一個人相伴一生,就要學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要避免拿放大鏡去處理婚姻,去和對方相處。

這樣一來,我們的心態就會變得平和,望遠處的是風景,看近處的是人生,唯願此生,歲月無恙;只言溫暖,不語悲傷。

對比式的語言,容易丟掉幸福,例如:「你看看別的男人,你再看看你」
記得小時候考完試的時候,總是喜歡估分,看看自己這次考試表現得好不好,而且還會在考完試之後和其他同學進行比較。

若考的分數比他們高,就會洋洋自得,若考的分數沒他們高,就會垂頭喪氣,情緒輕而易舉的就被別人影響了。

後來才明白,自己考多少分為什麼一定要和別人比較呢?
別人考得高或者是低都和我們沒關係,我們應該關心的是我們自己,我們應該比較的也是過去的自己。

所以,婚姻也是一樣的道理。

別人有錢或者是沒錢都和我們沒有關係,如果強行拿自己的另一半去和別人做比較,得到的更多的是心有不甘以及負面的情緒。

因此,不攀比,不虛榮,過好自己的小日子,守護好自己的幸福就足夠了。

正如梁文道在《常識》中寫道的那樣:「有人說:幸福的人都沉默。
百思不得其解,問一友人,對方淡然自若地答:因為幸福從不比較,若與人相比,只會覺得自己處境悲涼。

相關文章

  • 相關關鍵字:

精彩好文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