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 ,中國的“二十四節氣”被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
Jeffery
- 12-06
昨天,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召開第11屆常會,中國的“二十四節氣”被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人民群眾紛紛從各地發來掌聲和歡呼聲
也有人提問:
為什麼24節氣跟公曆對應那麼好,比如清明總在4月5日?
為什麼有時看新聞報24節氣不止有日期,還精確到分秒?
為什麼有時覺得24節氣挺準有時又不準?
為什麼為什麼
為什麼……
恩,每每遇到節氣,就有人問我類似問題。我這次就發奮寫個大的,一次性答完,包回百問~
遙想……
有一次參加科普活動,我問了在場的觀眾盆友們一個問題:大家覺得24節氣是陽曆還是陰曆?
大家紛紛說:當然是陰曆呀!這是我們老祖宗發明的嘛,陽曆是外國人發明的!
我說:那為什麼24節氣跟陽曆日期對應得那麼好呢?比如清明一般都在4月5日,夏至在6月21日,立冬在11月7日,前後就算有差異也不會超過2天,為什麼呢?
場上沉默了一陣。
我還沒來得及得意,就有一位觀眾大叔說:
因為…24節氣被假日辦修訂過?
先從各種“曆”講起~
陰曆、陽曆、農曆,你能分清嗎?
陽曆就是“太陽曆”,是依據太陽的變化來修訂的曆法,以地球繞太陽一圈為一年。
太陽高度角的變化
陰曆就是“月亮曆”,是依據月亮的變化來修訂的曆法。月亮每經曆一次從圓到缺的循環,就是一個月。我國古人常把月亮叫做“太陰”,所以也叫“陰曆”。
農曆很多人認為農曆就是陰曆,其實並非如此。農曆是我國古代人民獨創的一種曆法,兼顧了太陽和月亮的雙重變化,屬於“陰陽合曆”。
為什麼農曆要又陰又陽呢?
我推測,古代中國人可能先觀測到了月亮的變化,因為月亮的圓缺變化更加直觀,信息更易於捕捉。
但同時,我國古代是一個農業社會,當時的農業生產完全是靠天吃飯,需要嚴格掌握氣候變化的年周期,而這極大地依賴於太陽的變化規律。
古人慢慢發現,月亮的變化與太陽的變化並不吻合,如果隻看月亮的話,每12次月亮的圓缺周期後,就會比太陽的一個周期差出一段時間來。日積月累,差距越來越大,農業生產完全得不到指導,這不白瞎了嗎?!
於是,機智的古人就在陰曆的基礎上,補充了太陽的變化,並總結為24節氣。
所以,24節氣是農曆的一部分,它本質上是陽曆,我們現在通用的公曆也是陽曆,因此兩者吻合度很高。而農曆是陰陽合曆,因為有陰曆的成分,所以跟通行公曆有較大差距。
實際上,純粹的陰曆使用並不廣泛,現在似乎隻有伊斯蘭教還在用,叫“伊斯蘭曆”。
這種曆法隻考慮月亮的變化,跟四季的吻合度比較低,每年隻有354天8小時48分,每隔2.7年就跟公曆差一個月,每年1月可能出現在春夏秋冬四個季節,用起來太麻煩。
古人是怎麼搗鼓出24節氣的?
春秋時期
古人發現,在每一年中,白天和黑夜的時間長短是不一樣的。
先是白天越來越長、黑夜越來越短,直到某天(夏至)時,白天最長、黑夜最短。之後白天越來越短、黑夜越來越長,直到某天(冬至)時,白天最短、黑夜最長。之後又開始白天越來越長、黑夜越來越短……周而複始。
陽光下的影子也有類似的變化規律。夏至時,影子最短,說明陽光最“正”;冬至時,影子最長,說明陽光最“斜”。
因此,最早定下來的兩個節氣,應該是夏至和冬至。
夏至:晝最長、夜最短
冬至:晝最短、夜最長
盡管那時的古人,還不知道地球繞著太陽轉,卻能敏銳地提出了“日至北”和“日至南”的概念。這與我們現代的科學認識,夏至時太陽直射北回歸線,冬至時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在思路上已經大為接近。
要知道,春秋時代的古人幾乎沒有任何觀測儀器,僅僅憑借著最簡單的觀察,加以思索,就發現了日影長短、太陽位置和冬夏交替間的內在聯系,創造出了冬至和夏至的概念,這就是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真是了不起!
戰國時期
夏至和冬至的提出,相當於把一年作了二等分。到了戰國後期,古人進一步把一年作了八等分,於是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一共8個節氣。
夏至、冬至,分別指白天最長和黑夜最長,合稱“二至”,“至”為極致。
春分、秋分,分別指白天和黑夜一樣長的兩天,合稱“二分”,代表“平分”。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合稱“四立”,“立”表示“開始”。
這8個節氣更清晰地勾勒出了一年四季的劃分,記錄在《呂氏春秋》的《十二月紀》中。
西漢
在《淮南子·天文訓》中,古人更加精確地把一年作了24等分,並加以命名,形成我們今天所熟知的24節氣,這是24節氣第一次被完整敘述。
公元前104年,《太初曆》正式把24節氣加進曆法中,成為農曆的一部分。
太陽曆
24個節氣大致對應一年中的12個月,平均每個月對應兩個節氣。
古人認為這種變化是一種“氣”,每月的前一個是“節”,叫“節氣”;後一個是“中”,叫“中氣”,所以每年一共有12節和12中。慢慢演變簡稱為24節氣。
二十四節氣歌
春雨驚春清穀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為什麼24節氣能準確到分秒?
24節氣依據太陽的變化而建立,本質上是根據地球繞太陽的公轉和地軸傾斜造成的黃赤交角。
如果我們把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視為一個平面圓,並把春分點看作0度的話,那每過15度就是一個節氣,24個節氣正好360度。
這個度數可以精確到某天某時某秒,比如今年冬至在2016年12月21日18:44:07,這都可以根據公式算出來。
當然,我們平時一般按照習慣,把這一整天都當做這個節氣。
24節氣到底準不準?
24節氣不僅在天文上做了精準的角度劃分,還加入了其它信息。比如雨水、小暑、寒露、霜降、大雪,這是氣象信息;而驚蟄、清明、穀雨、小滿、芒種,這是物候信息。
這讓24節氣的準確性,受到了地理限製。
24節氣原產於黃河流域,主要反映了這一緯度帶上的溫帶季風氣候。但我國幅員遼闊,氣候資源多樣,在中原以外的大片區域,如新疆內蒙的溫帶大陸性氣候、雲貴兩廣和東南沿海的亞熱帶季風氣候、西藏的高原山地氣候、海南和雲南廣西南部的熱帶季風氣候,無法套用到24節氣中。
比如立春,意為春季開始,在每年的2月3-5日。
從氣候學角度來說,把冬季後5天滑動平均氣溫值≥10℃的第一天,作為春季開始。
以這個標準,黑龍江一般在5月初入春,華北平原一般在4月,江浙一般在3月上旬,福建更早,要是在青藏高原北部,全年無春都有可能,跟立過年氣差了十萬八千里。
即使隻考慮黃河流域,每年的氣候差異也很大。就說北京,在2002年,3月9日就入春了;但在2009年,4月2日才入春,前後可以差二十多天,顯然跟立過年氣也對不上。
再比如大暑,意為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在每年的7月22-24日。
但如果在大暑這一天出現降雨,那高溫天氣就得到緩解;如果大暑之後,副熱帶高壓來襲,天氣晴朗、陽光暴曬,可能比大暑時還熱。
所以大暑也未必是最熱的時候。
同理,立秋是秋季開始、立冬是冬季開始、大寒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雨水是降雨開始、白露是天氣轉涼等等,當具體到某個地區、某一年份時,也都是不準的。
你也許要說了:我去,你可真無聊,要這麼對應當然不準了!人家24節氣隻是說個大概嘛!
說得太對了!
如果隻是說個大概的話,那至少在黃河流域,24節氣還是能夠反映出天氣變化趨勢的。
比如雨水節氣,從多年氣候平均狀況來看,我國黃河流域在這一天後,降雨總體上將呈現增多的趨勢。
請原諒一個科研工作者的龜毛和話嘮……
寫在最後
24節氣誕生於春秋,西漢就已經完整收錄入曆法。
古人在幾乎沒有任何氣象觀測儀器的時代,僅憑肉眼觀察、身體感受和分析思考,就歸納總結出這樣一套簡練優美的規律,道盡寒來暑往、四季更迭。
還有那些富有詩意的名稱:驚蟄、清明、穀雨、芒種、白露……更是意境悠遠,美得讓人心尖兒打顫。
昨天終於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真是實至名歸!
下一個節氣是大雪,會下雪嗎?
請記得分享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