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聊話題
  2. 生活時事
  3. 時事新聞

台灣出現第6例茲卡病毒境外移入案例,與上個案例竟只隔5天!

  • Alma

  • 08-19
(source: google)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於17日公布第6例境外移入茲卡病毒(Zika virus)感染個案,是一名44歲居住新北市的女性,這名個案曾在7月31日至8月11日和兩位同事赴美國佛羅里達州邁阿密洽公,並到茲卡旅遊疫情建議二級警示區的佛州布勞沃德郡(Broward)跟邁阿密郡(Miami-Dade)。

該名個案返國後,發現自己右手前端指節痠痛,隔天在腿部及腹部出現紅疹。8月14日就醫治療時,醫師建議她前往到大醫院進行更詳細的檢查,8月15日到大醫院檢查後,通報確診為茲卡病例。這也是全球第一例自邁阿密輸出的境外移入病例。
(source: TVBS)

該個案在本月14日、15日兩度就醫後,衛生局就接獲醫院通報,因此第一時間也立即為該個案及個案家屬住家周邊進行病媒蚊調查及噴藥消毒等防治動作。另外也對同住的家屬、一同前往的同事進行健康狀況的了解與詢問。個案並未懷孕,就醫後狀況穩定,將在家自主隔離至23日,個案家屬與同事目前並未出現疑似症狀。
什麼是茲卡病毒?

茲卡病毒(英語:Zika virus, ZIKV)是黃病毒科中之黃病毒屬,經由埃及斑蚊傳播,而使受斑蚊叮咬的人罹患茲卡病毒感染症,亦稱寨卡熱。

該病毒最早在1947年於烏干達的茲卡森林中的獼猴體內分離出來,因而得名。依據基因型別分為亞洲型和非洲型兩種型別,在中非、東南亞和印度等都有發現的紀錄。

過去只有少數人類病例的報導,直到2007年在密克羅尼西亞聯邦的雅蒲島爆發群聚疫情,才對此疾病有較多的認識。

2015年起茲卡病毒疫情於中南美洲快速擴散,其中巴西甚至出現超過4,100例新生兒小頭畸形,新生兒小頭畸形被懷疑與茲卡病毒相關,世界衛生組織與美國政府都提出緊急因應措施。
(source: google)
感染症狀:

茲卡病毒病的潛伏期(從接觸到出現症狀的時間)並不為人所知,但可能為幾天。其病症與登革熱等其它蟲媒病毒感染相似,包括發熱、皮疹、結膜炎、肌肉和關節痛、全身乏力、眼窩痛以及頭痛。這些症狀往往較輕,持續2-7天。
(source: google)

2013-2014年在法屬玻里尼西亞發生了首起茲卡病毒病疫情,當時還同時出現了登革熱疫情,國家衛生當局在此期間報告稱,格林-巴利綜合徵出現非正常上升

格林-巴利綜合徵是身體免疫系統侵襲部分中樞神經系統而出現的病情。它可由多種病毒引起,並可影響任何年齡的人。尚不了解究竟是什麼原因引發該綜合徵。主要症狀包括肌肉無力,胳膊和腿酸麻。如呼吸肌受到影響,則可發生嚴重併發症,需要住院治療。受格林-巴利綜合徵影響的大多數人會痊癒,有些人可能會繼續感到身體無力等。

2015年在巴西出現的疫情中,當地衛生當局發現在普通民眾中間發生的茲卡病毒感染有所上升,且在巴西東北部出生並患有小頭症的嬰兒數量出現增多情況。對寨卡疫情開展調查的機構發現,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茲卡病毒與小頭症之間存有關聯。
傳播方式:

主要是人被帶有茲卡病毒的斑蚊叮咬後,經過約3-12天的潛伏期後,約五分之一感染者會發病出現症狀。

感染者在發病時期,血液中存在茲卡病毒,此時如再被病媒埃及斑蚊叮咬,病毒將在病媒埃及斑蚊體內增殖,約10天左右,病毒進入埃及斑蚊的唾液腺,就具有傳播病毒的能力,而當埃及斑蚊再叮咬其他健康人時,這個健康的人就會感染茲卡病毒。

此外,也可能經由性行為、垂直傳染(在懷孕期間由母親傳染給胎兒)而感染。 世界衛生組織(WHO)表示該病毒有可能通過性接觸在人與人之間傳播,不過仍需更多研究以確認性傳播是否為茲卡病毒的傳播途徑之一。 
(source: google)

在2016年1月25號倫敦衛生與熱帶醫學院的Laura Rodrigues教授於2016年1月25號強調發展茲卡病毒疫苗的重要性,應該如同德國麻疹疫苗一樣給予有生育計劃的女性接種以防止懷孕時受到病毒感染而導致畸胎。在疫苗還未發展出來以前, 對於想要懷孕或已經懷孕的女性而言應該小心被蚊蟲叮咬以及避免前往高風險的疫區。

大家出外要小心,最近少去高疫區的地方,把這則重要的新聞分享出去吧!

精彩好文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