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聊話題
  2. 生活時事
  3. 公益關懷

沒想到!一旦停止運動後,身體竟然會出現這些可怕的變化!

  • 09-27

大家好,我是健康一點靈小編CA!今天要來說說關於「一旦停止運動後,身體竟然會出現這些可怕的變化!」的事!不知道大家對於這個有多了解呢?一起來看看吧!

 

 

(source: toutiao)

 

鍛鍊會為你收穫健康、肌肉、美好的體態、愉悅的精神等等等等,提到運動的好處很多人可以聊一大串,那麼停訓以後或者一段時間不鍛鍊了會發生什麼呢?

有些時候,你必須停下來休息

如果你由於訓練造成了傷病,那麼必須停下來。如果你不想停下來,那麼最好在專業人士的指導下進行鍛鍊,不為別的,只為安全!如果忽略傷病堅持鍛鍊的話,最嚴重的情況可能是你一輩子都沒法正常鍛鍊。

人畢竟是血肉之軀,訓練也畢竟是有強度和體能體力付出的,當你出現訓練疲勞時,最好的恢復方式就是停止運動訓練,專心享受生活和休息。

對於普通運動人群來說,可以用下面幾條表現來判斷自己是否訓練過度:

本來很喜歡鍛鍊,突然對鍛鍊產生厭惡的情緒,一想到鍛鍊就反感沒有訓練的慾望。

儘管練的很刻苦了,但是肌肉圍度縮小了。

疲勞,突然提不起精神,明顯感覺耐力下降。

食色均不好(食慾減退、性功能下降)。

失眠,儘管很疲勞了依舊休息不好,不該興奮的時候亢奮,該興奮的時候沒有精神。

肌肉延遲性痠痛時間延長。

體檢時發現血睪酮值下降。

以上幾條如果中了一條,那麼保證充足的休息有可能會恢復;如果符合兩條以上,那麼基本上可以判斷是訓練過度,建議好好休息。

其實你認為的“停訓”後果,可能也沒那麼嚴重

說到“停訓”,我收到的諮詢問題看上去很矛盾:

一大部分人擔心——停訓以後(大約2周左右),自己似乎一夜回到瞭解放前,尤其是圍度和力量掉的太快。

另一小部分人疑惑——為什麼我2周沒練了,反而感覺狀態更好,力量甚至大了呢?

其實這兩種情況都是有可能的。

 

(source: toutiao)

暫時停訓一段時間後,感覺狀態更好的人可能是因為:

1、短時間內停訓,並沒有什麼巨大的影響,尤其對於普通的健身運動人群來說。

2、有些人在面對所謂的“平臺期”時,有部分原因是訓練疲勞,身體機能無法很好地恢復,或者是伴有輕微的炎症以及傷病邊緣。通過短暫的停訓反倒讓身體得到的充分的休息,從而導致運動能力的加強。

那麼為什麼還有人認為自己的狀態下降了呢?

1、如果你本身訓練週期就比較短,訓練時間和訓練經驗都不夠,強度又不是很大(說白了新手),那麼出現這樣的情況是很自然的。

2、對於非菜鳥人群來說,很多人過度注重訓練的獲益,比如訓練時肌肉會得到充血,幾天不鍛鍊的話這種充血肯定無法維持,所以從視覺上判斷認為自己“不行了”,再加上一些心理暗示和擔心,認為停訓會讓他們失去訓練時的狀態,說白了就是自己先從心裡面把自己否定了。

這被稱為“停訓綜合徵”,表現千差萬別,這個定義最初也只是用在職業運動員身上,但是對於很多健身愛好者來說,這種自我心理暗示確實和“停訓綜合徵”很像,在運動中這種“心理負罪感”的暗示還有很多,比如減肥的女生偶爾吃一頓熱量高的食物。

停止運動後,會變胖嗎?

你肯定在網上看過這樣的新聞:

施瓦辛格、範迪塞爾等以出眾身材奪人眼球的明星發福的照片,或者是那些退役運動員不堪入目的胖照,副標題一般配以“歲月是把殺豬刀”來渲染。這很大程度上會給讀者帶來這樣的暗示——停止鍛鍊,好身材就毀了,人就胖了,甚至有人認為肌肉會在不鍛鍊以後轉化成脂肪。

 

(source: toutiao)

大家心目中的範迪塞爾VS發胖的範迪塞爾

實際上,不管你是誰,不管你曾經身材如何,哪怕你在鍛鍊的時候,只要你

飲食攝入的熱量>支出→你就會胖

飲食攝入的熱量<支出→你就會瘦,或者維持之前的身材

對於職業運動員來說,退役或者停訓以後很難保證以前的運動量,而且退役後……那是享受人生的階段,曾經辜負的美食肯定要填補回來。

而很多以身材為賣點的明星、網紅,為了工作保持身材,捨棄了很多“人間美味”,但在休閒放假的時候肯定是要享受人生的,所以長肉也是很正常的,吃瓜群眾沒有必要盯著人家的“胖”。

停止運動後,肌肉力量會掉嗎?

肌肉力量肯定會掉,但是通過之前的介紹我們知道,短期內停訓是沒有什麼巨大影響的。

我們在進行肌肉力量的相關訓練中,大腦神經會調動(募集)更多肌肉來完成對抗阻力,而在這個日復一日的積累中我們的骨骼肌也會增粗,這就是所謂的增肌。不鍛鍊之後這兩個相關因素也會受到“用進廢退”的影響,但並不是一夜之間消失的,而是緩慢的降低,然後逐漸遞減。以專業運動員來說,肌肉力量可以保持6周左右,如果每隔2周左右訓練一次,那麼肌肉力量則有可能保持的時間更久,但畢竟訓練頻率減少,所以整體還是下降的。

另外,曾有研究機構對普通人群進行了長達一個月的阻力(肌肉、力量)訓練,在停訓一年以後受試者的肌肉力量平均只下降了45%。

但是——肌肉功率下降卻比較快,這也很好理解,畢竟停訓階段大腦神經不需要頻繁的募集肌肉纖維,肌肉受到的神經刺激頻率本身就大幅降低。

停止運動後,肌肉耐力會下降嗎?

曾經聽過這樣的歪理——練力量的不訓練後力量會掉,我練的是肌肉耐力,耐力是不會掉的。

其實肌肉耐力比肌肉力量掉得更早,大約在停訓2周左右你的耐力就會下降。這主要是因為以下幾個原因:

1.心肺功能受到影響

我們都知道運動會提高心肺功能,同樣停止訓練以後心肺功能就會下降。最主要是的:心肺功能下降是你切實可以感受到的,且過程最為痛苦。如果把這些感受按照強烈和時長排序的話,大致是這樣:

心肺功能下降的感受>肌肉耐力的下降>肌肉力量的下降

當你開始停止運動,隨著時間的延長,比如2周以上,這時再開始運動的時候,你會明顯感覺到上氣不接下氣,呼吸頻率也會增長,這是因為停訓導致運動心率增加,脈搏輸出量下降,最大心輸出量下降,最大攝氧量也會下降。

 

(source: toutiao)

關於心肺功能下降有件事可能讓你覺得很不爽,那就是“菜鳥”更容易恢復,反倒是經驗豐富的運動員在停訓以後,有的則需要一個月或者更久才能恢復競技時的水平,當然肯定不乏天賦凜然的選手在短時間內可以恢復,但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心肺功能屬於練得越好恢復越難。

那麼如何能減少心肺功能恢復慢這個BUG呢?其實很簡單,保持一定量的運動強度即可,只要別完全的不運動就好。

2.肌糖原儲備量下降

你可以把肌糖原理解為只在運動中才會用到的電池,普通人群和運動人群對於這塊電池的最大區別在於——運動(耐力運動)可以增加肌糖原的儲備量。

2017國際泳聯世錦賽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我們看到孫楊、傅園慧這些優秀的游泳運動員在賽場上拼得精疲力盡,而他們在進行高強度競技時體內肌糖原在大量的消耗,可即便是這些奧運會級別的職業運動員,如果讓他們停訓四周或者更久,他們體內的肌糖原儲備也和普通人差不多。

所以停止運動後肌肉耐力會逐漸下降,主要受到了心肺功能和肌糖原儲備的影響,當然還有其他的一些因素比如血乳酸、毛細血管供血量、肌肉氧化酶等,這些研究大多針對職業運動員,對於普通人群來說影響肌肉耐力的因素主要是肌糖原和心肺功能。

停止運動後,柔韌性肯定會變差

這一條寫在了最後,因為很多人從來不做拉伸和柔韌訓練,所以停訓以後也不會感覺到柔韌性變差……

但如果你平時就有柔韌、拉伸的習慣,停訓後柔韌性下降是很快的。儘管表面看上去這沒有什麼影響,但是柔韌性變差會增加你運動時損傷的風險,當然只要你足夠小心,恢復訓練時強度慢慢遞增,不做沒有把握的動作,這個風險還是可控的,而且柔韌性恢復難度相對也是最小的。

 

 

看完後是不是覺得CA小編在健康一點靈分享的健康生活文章很好呢?想看更多好文,或是喜歡健康一點靈的文章的話,可以按讚追蹤健康良心事業 - 只分享好文並分享這篇「一旦停止運動後,身體竟然會出現這些可怕的變化!」出去給大家一起看看喔!

原文出處:健康生活

相關文章

  • 相關關鍵字:

精彩好文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