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聊話題
  2. 生活時事
  3. 公益關懷

山藥營養好處多,但專家勸告:這些人吃山藥就是找死!

  • 10-25

最近氣溫驟降,北方有些地方已經下起了雪,連往年一向感受不到秋意的南方,在幾場秋雨的滋潤下,也忽而入秋。

天氣一冷,最惦記的就是吃吃吃、補補補。而有一樣食材,活躍於各大進補食療方中,可謂秋冬進補一大佳品。
它就是——山藥。

山藥有哪些好處?怎麼挑選?今天,由廣東省中醫院藥劑科中藥師覃軍來為大家介紹。

山藥不燥不膩,能補虛 今之山藥,古稱薯蕷。現存最早的中藥學著作《神農本草經》把它列為上品,謂:“薯蕷,味甘,寒。主治傷中,補虛羸,除寒熱邪氣,補中,益氣力,長肌肉。久服耳目聰明,輕身,不飢,延年。” 歸納起來就是說,山藥能補虛。
它的藥性平和,不燥不膩,具有益氣養陰、補益脾肺腎、固精止帶的功效。常用於治療脾胃虛弱、肺虛喘咳、腎虛遺精、尿頻帶下、內熱消渴等證。

不過縱使山藥千般好,溼盛積滯不宜用。
山藥養陰,能助溼,一些溼盛中滿及有積滯者是不宜服用的。比如消化不良、腹脹、嗝氣的患者,服用山藥後會加重這些症狀。
另外,服用山藥後覺得不適者,也不宜繼續服用。

山藥粥,治咳嗽 早在秦漢以前,人們就把山藥當主食吃了。怎麼吃更養生,有很多講究。 消化弱的、肺虛咳喘的人,推薦喝山藥粥。煮粥時放入山藥塊,再加上幾顆去核的紅棗即可。民國名醫張錫純就鍾愛山藥粥,用它治好了不少咳嗽病人。
如果大病初癒,或沒胃口,適合吃清蒸山藥。將山藥去皮,切段,放入鍋中蒸熟,然後蘸白糖食用。此法也適合慢性病,如高血壓、胃病等患者。
體質虛弱的女性,把山藥在水中焯一下,澆上熬好的蜜汁,吃了還能滋陰養血。

秋冬滋補,宜山藥燉土雞,有健脾和胃之用。山藥燉排骨,則滋腎益精。
炒山藥做法就更多了,山藥切成片或絲,下鍋爆炒,加上木耳,或西紅柿,或肉片,或腰花等,味道都不錯。

懷山藥,質量更好 市面上的山藥有兩種,一種產於河南,是懷山藥,也叫淮山。另一種產自廣西、廣東,所以叫廣山藥。兩者外形相似,功效也相同。 傳統認為,懷山藥質量好,價格亦貴,多作藥用。市場上常可見一種像鐵棍一樣大小的鮮山藥,口感甜綿,肥厚多汁。那可是山藥中的上等品,號稱“鐵棍山藥”。 廣山藥則多膳食用。

其實,中醫認為,同等重量的鮮、幹品山藥相比,幹品的療效會更好。
幹品懷山藥切面顆粒感較強,殘留栓皮色淺,質地堅實,入口黏液多。

而幹品廣山藥切面光滑平坦,殘留栓皮色深,質地顯粉,用指甲刻畫,粉塵較多,入口略酸。

好山藥,怎麼挑? 好吃的鮮山藥,肥厚多汁,又甜又綿,但有時買回來的,卻是又水又脆,令人失望。 那麼,怎麼選購優質山藥? 看重量。大小相同的山藥,重一點的則更好,說明其質地緻密。

看鬚根。同一品種的山藥,鬚根多的會比較好,口感會更面,營養也更好。
看錶皮。應選表皮無損傷的。表皮有異常斑點的不能買,可能感染過病害。
看橫切面。肉質顏色雪白,有黏液,說明新鮮。如果黏液化成水,有硬心,肉色發紅,就不要買,因為這種山藥生水,口感不好。

相關文章

  • 相關關鍵字:

精彩好文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