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國的現代化空軍開端:1992年引進蘇-27戰鬥機始末。
中國空軍引進的蘇27戰機堪稱中國空中力量發展的一個里程碑。蘇27在引進的時候是前蘇聯在解體前性能最先進的戰鬥機,在引進蘇-27之前,中國的空中力量漏洞百出,不堪一擊,而在擁有了數百架蘇-27和蘇-30戰鬥機之後,中國才開始擁有了真正現代化的空軍(此處是指以第三代戰鬥機組成的現代化空戰力量)。
80年代中國空軍雖然號稱是世界第3大空軍力量,但核心只是數千架50年代水平的殲5,殲6和少量殲7戰機。1990年海灣戰爭,整體裝備比中國先進的伊拉克空軍在美軍打擊下迅速灰飛煙滅,讓中國空軍倍感壓力。蘇27戰機的出現和引進,讓中國空軍終於有了可以保護國家天空的利器。
蘇27戰機
1989年,冰封了30年的中蘇關係終於揭開了新的篇章,當時的蘇共中央總書記戈巴契夫在那年的5月訪問了北京,戈巴契夫訪華時,送來了一份厚禮——重啟中蘇軍事合作,原先一直處於完全中斷狀態的中蘇軍貿隨之重新拉開了帷幕,蘇27出口中國的合同就是在這一短暫的時期達成的。
二、走向攻防一體空軍的第一步:1996年引進蘇-30戰鬥機。
李鵬在1996年底訪俄期間,簽署了總值數十億美元的大型軍售合同,其中便包括以18億美元購買40架先進對地攻擊型戰鬥機的轉讓意向性框架協議,雙方同意轉入技術細節談判。
蘇-30戰機
當時蘇霍伊設計局總設計師西蒙諾夫曾在公開場合表示,蘇霍伊設計局正在設計一種基於蘇-35機體的雙座攻擊型飛機,這種飛機將具備強大的對地攻擊能力。不過在當時這一透露的消息並沒有被多數人所注意。
1999年3月朱鎔基總理赴莫斯科訪問,並正式簽署購買38架蘇-30的協議,標誌著兩國軍事技術合作再跨進一大步。第一批10架蘇-30MKK於2000年12月20日交付到安徽蕪湖空軍基地,第二批10架蘇-30MKK於2001年8月21日交付,12月第一批最後18架蘇30完成交付。
三、中國現代防空技術的「鼻祖」:引進S-300防空飛彈秘史。
如果說「海豚王子」維他斯(Vitas)是俄羅斯問鼎全球流行樂壇的驕子的話,那麼被俄羅斯人命名為「驕子」的S-300PMU(俄語C-300系列)系列防空飛彈系統無疑是俄羅斯對外戰略上的驕子。
1991年海灣戰爭中持續43天被聯軍稱為「沙漠風暴」的空襲,讓所有可能被美國空中力量要挾的國家開始為自己的防空體系感到了擔心。據西方媒體披露,當時中國將俄羅斯所有庫存的S-300PMU1都買了下來。
這是因為中國原有的射程僅為幾十公里的防空飛彈只能在大城市和重要目標上空構築中、低空的防空覆蓋網,而一旦擁有了一定數量的S-300PMU1,不僅可以很快在大城市和重要目標100公里以上的高空構築區域殺傷覆蓋的防空網,而且擁有了仿製研發的模板。
四、讓中國的野戰防空一步進入世界領先水平:引進道爾-M1防空飛彈系統。
中國在1997年訂購了15套自行地空飛彈系統和120枚9M331型飛彈。在2002年,中方提出與俄羅斯合作生產160套「道爾」M1型系統的要求,但俄方正式回覆中方:不能仿製。
但在2006年,中俄再次重啟談判,最終達成協議,此後,我國在「道爾」M1的基礎上開始研製新型的紅旗-17防空飛彈系統,並於2012年開始裝備部隊。裝備部隊的HQ-17野戰防空系統,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野戰防空飛彈系統之一。
五、引進現代級驅逐艦:中國海軍第一次擁有現代化的區域防空系統。
20世紀90年代,中國海軍艦艇數量居世界第三,但艦艇性能與美俄以及周邊國家和地區存在巨大差距,甚至沒有一艘堪與台灣海軍新型水面艦艇平等對抗。1996年的台海危機,加速了中國引進俄制驅逐艦的進程。
時任俄國家武器裝備出口總局局長卡圖京少將回憶,從1996年下半年開始,中國代表團密集訪俄,「夜以繼日的談判與陪同參觀,讓總局的許多同事患上了腰椎病」。次年8月,俄羅斯媒體率先傳出消息,稱中俄簽署了價值8億美元的軍艦採購合同。
中方決定購進兩艘「現代」級艦及相關武器系統(包括艦載直升機),工程編號為「956E」,其中字母「E」代表「出口」。經過俄政府內部折衝,1997年11月21日,北方造船廠與俄國家武器裝備出口總局簽訂合同,將上述兩艦轉售中國。
六、中國第一次擁有了10噸級大型反潛直升機:引進卡-28。
我國於90年代引進了多種俄羅斯先進武器,包括「現代」級驅逐艦,其中配套引進了卡-27反潛直升機的外銷型號——卡-28。此後,我國相繼進口了若干架同型直升機。
至2009年,儘管我軍艦載直升機數量仍非常少,但已初步具備了一定的實戰能力。卡-27是俄羅斯海軍的反潛直升機,卡-28是其出口型,卡-29是其武裝運輸改型。上述三種直升機均由俄羅斯卡莫夫設計局設計。
卡-27原型於1974年12月首飛。北約命名為卡-27「螺旋」。目前超過60架卡-27/28和15架卡-29在俄羅斯服役。由於長期保密的緣故,我國1990年代引進的的卡-28直到2002年前後才正式公開。
七、中國首艘航母的眼睛:引進卡-31預警直升機。
近日,中國海軍最新從俄羅斯引進的卡-31預警直升機首次亮相。有報道稱,該機於2010年底交付中國海軍。另外有報道稱,中國新裝備的這批卡-31預警直升機由俄羅斯庫梅爾陶市航空製造企業生產,為數達9架,於2010年底正式裝備中國海軍。卡-31目前是俄羅斯航母「庫茲涅佐夫」號的唯一空中預警手段。
八、讓中國空軍力量倍增:引進伊爾-76運輸機。
解放軍在90年代以前可使用的大中型運輸機包括運-7、運-8和少量的安-24等。運-7源自安-24,載重約5500千克,運-8源自安-12,載重約20噸。按現在的技術水平來看,這兩種機型的載重量、航程都不堪應付快速空投和部隊機動的需要。
因此90年代起,我國引進了多達數十架的俄羅斯伊爾-76大型噴氣運輸機。伊爾-76交付解放軍後,大部分按傳統交由中國聯合航空公司控制,但實際上主要執行軍事任務,如機降運輸和傘兵訓練等。
九、中國常規潛艇的革命:引進基洛級潛艇始末。
20世紀90年代以後,為加速我軍武器裝備的現代化進程,我國開始逐步恢復從國外引進武器裝備和技術。近年來我國外購武器的主要來源是俄羅斯,其中包括空軍自1992年開始引進的74架第四代殲擊機蘇-27SK。
海軍於1993年向俄羅斯定購的4艘柴油動力潛艇和兩艘裝備了殺傷力很強的「白蛉」超音速反艦飛彈的「現代」級驅逐艦等。在引進的4艘潛艇中,包括2艘出口型的877型「基洛」級潛艇和兩艘改進型的636型「基洛」級潛艇。
「基洛」級潛艇被稱為「當今世界上最安靜的潛艇」。潛艇的隱蔽性是由潛艇自身的安靜程度決定的,安靜程度主要取決於潛艇噪聲的大小。海戰潛艇的噪聲低不僅能保持行動的隱蔽,避免被敵聲吶發現,且可增大自己聲吶的探測距離,作到先敵發現,保持作戰的主動權。
十、讓中國航軍航空兵名副其實的米-17直升機引進案。
我國在70到90年代先後引進了蘇聯米里設計局著名的中型多用途直升機米-8,以及其重大改型米-17,以補充陸軍航空兵薄弱的航空力量。由於我國研製的直-5設計年代久遠。
後續研製的直-6、直-8等不是未定型,就是不斷拖延,米-8和米-17的到來無疑緩解了緊迫的需要。米-8進口的數量較少,而米-17則較多,據說達到上百架。在外電報道中,中國第一批就進口了60架米-17,編號為917、927、937、967、987字頭的五位數。
導致這一交易的直接原因是美國在1989年後拒絕出售更多的S70「黑鷹」直升機給中國,於是中國向俄羅斯訂購了相比之下價格非常便宜的米-17。1991年首批24架米-17到貨,1995年前又有35架交貨,且為米-171改進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