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媽媽,請你一定要陪我到7歲,因為之後的人生基本已註定
-
- 03-15
爸爸媽媽,請你一定要陪我到7歲,因為之後的人生基本已註定
“讓我帶一個孩子到七歲,以後隨你怎樣帶
隨他怎樣長,他會成為什麼樣的人已是註定。”
和古話裡的“三歲看七歲,七歲定終生”
是同樣道理
不要錯過孩子7歲前的成長關鍵期
有太多人曾幻想過
“如果我能回到過去,我會……”
如果,如果,再多的如果也是空談!
也有很多的父母一直在抱怨說
我的孩子問題太多,自己感到手足無措
很多時候是錯過了孩子成長的關鍵期!
為什麼說七歲前很重要
孩子成長的11個敏感期
幾乎全部是在7歲前形成的
所以不要等孩子的性格習慣已經成形了
你才來教育自己的孩子
那時候,他已經不是你的乖寶寶了
☞下面,我們就細數一下孩子成長過程中有哪些主要的敏感期:
◈1、光感的敏感期(0-3 個月)
特點:
剛出生的寶寶對光感非常敏感
這時寶寶需要適應白天和晚上的光線差異
所以白天要拉開窗簾,晚上要關燈睡覺
讓寶寶適應自然的光線變化
建議:可以給寶寶多看黑白圖
◈2、口腔的敏感期 (4-12 個月)
特點:
這時寶寶喜歡吃手
他在用口進行嘗試、感覺
甚至一些抽象的概念
建議:請媽媽們給寶寶口腔發育的機會
讓寶寶吃個夠,不要無情的把寶寶的手從他嘴裡拿開
◈3、大肌肉發育敏感期(1-2歲)小肌肉(1.5-3歲)
特點:喜歡扶、站、努力行走
建議:兩歲的孩子已經會走路,是活潑好動的時期
此時給予他充分的空間,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
讓他熟悉更多的肢體動作
和他一起作許多遊戲運動
使各種肌肉得到訓練,增進親子關係
並且還能使左右腦均衡發展
在動作敏感期
精細動作的訓練不僅有助於養成良好的動作習慣
還可以增長智力
◈4、語言第一敏感期 (1.5歲-2.5歲)
特點:
語言的啟蒙始終伴隨著嬰幼兒
甚至是胎兒期。對著胎兒說話
嬰兒的咿咿呀呀學語就開始了語言敏感期
建議:大自然賦予了孩子這種能力
從觀看爸爸媽媽說話的口型直到突然開口說話
這個過程就是語言敏感期積攢的力量
有些孩子說話晚,如果不是病症
那麼就有可能是環境的影響所至
不管他會不會說話
我們都要不斷給他注入“養分”
多和他說話、講故事
當他需要表達自我感受時
自然就開口說話了
同樣
良好的語言教育會使幼兒的表達能力增強
學會與人交往
◈5、自我意識的敏感期 (1歲6個月-3歲)
特點:區分我的和你的、我和你的界限
主要表現:
從開始說“我的”到開始說“不”
到開始打人、咬人、再到模仿他人
漸漸地孩子們有了自我意識
這時的孩子出現的最多的現象是劃分我的
以便清除你的
同時通過說“不”使用自我的意志的感覺
我說了算是最重要的
如果發生不符合他心思的事情就會大哭大鬧
孩子們的表現是完全以自我為中心
出現的年齡2-3歲
建議:當孩子打人咬人的時候
我們只需制止孩子的行為
對孩子來說,“打S你”
只是排除的意思,不要去譴責
也不要去說教
因為那和粗野的行為是不同的
我們就讓孩子不違反規則的情況下使用他的自我吧
注意事項:不要和孩子較勁,這是一個孩子形成自我地過程
自我意識是所有敏感期中最重要的一個敏感期
因為我們將來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我們未來是不是很強大
是否具備一個強大的能力
首先就來自自我意識的形成的敏感期
所以保護這個自我意識形成的敏感期
就等於保證了這個孩子未來人格的強大
人格的和諧和未來在社會上立足的這樣一個能力
◈6 、執拗敏感期 (3歲-4歲)
特點:
同自我意識的敏感期一樣
這個敏感期對家長比較挑戰!
3歲至4歲的幼兒進入執拗的敏感期
有些孩子在快3歲就提前進入這一敏感期
表現為事事得依他的想法和意圖去辦
否則情緒就會產生劇烈變化,發脾氣,哭,鬧
這時家長和老師要給孩子足夠的耐心和關照
也要學會一些安撫的技巧。
兒童執拗的敏感期,可能來源於秩序感
在建構秩序感這一特殊品質時
兒童的過分需求常常被認為是
“任性”和“胡鬧”
但我們覺得,用“執拗”這一概念來得更準確一些
兒童在這一時期常常難以變通
有時會到難以理喻的地步
我們並不知道它的真正原因
但我們確切知道
兒童的心理活動一定是有秩序的
當他沒有超越這種秩序時,就會嚴格地執行它
建議:解決兒童的執拗問題
關鍵要理解和變通。理解不是特別難
但變通需要智慧和技巧
只有變通得好,才能成功解決問題
才有隨之而來的快樂
怎樣掌握變通的技巧是我們一直研究的課題
要注意的是
幼兒對秩序的要求起初並未達到執拗的程度
一開始他會不安、哭鬧
隨著自我的逐漸形成
他將這一秩序上升到意識層面
才開始變得執拗、不妥協
◈7、追求完美敏感期(3.5歲-4.5歲)
特點:
孩子做事情要求完美,端水時灑出一滴就很痛苦
吃的蘋果上不能有斑點
廁所白色的便盆不能有任何黃漬
衣服不能少扣子等等
接著又上升到對規則的要求:
我遵守規則你也必須遵守
人人都要遵守
香蕉皮必須扔到垃圾桶裡
沒有垃圾桶就必須拿著
紅燈亮了,即使馬路上一輛車、一個人沒有也不能過馬路
已經過了必須退回來,退回來也不行,誰叫你這樣做了!
建議:依然是尊重孩子!
這時不要在意孩子一定要吃一個整個的餅子是否能吃掉
是否會成為他浪費的喜歡
等等,孩子的問題不要擴大化
在什麼時間只針對什麼事
◈8、人際關係敏感期(4.5歲-6歲)
特點:
從一對一交換玩具和食物開始
到尋找相同情趣的夥伴並開始相互依戀
從和許多小朋友玩到只和一兩個小朋友交往
孩子自己經歷了人際交往的全過程
而這種交往智慧是與生俱來的
建議:家長可以給一些人際關係相處方法的引導
不過身教大於言傳
◈9、審美敏感期 (5歲-7歲)
特點:
審美是對自己的形象有了自己的願望和審美標準
尤其女孩子對自己的衣著和服飾產生起濃厚興趣
建議:孩子到了審美敏感期時總是喜歡化妝
當然,在成人眼裡這些“妝”化得很離譜
但是這些女孩子們總是熱情不減
並且總在所有人面前走來走去展示
直到得到你的誇獎之後
她們才會帶著滿足的神情離開
轉身又會到別的老師面前展示
除了化妝,女孩子還喜歡漂亮的裙子和鞋子
並且要按照自己的想法穿著和打扮
在這個時候,孩子需要的是成人的肯定
此時,我們無需對美做任何評判
◈10、繪畫和音樂敏感期(4歲-7歲)
特點:
這是人生來俱有的智慧
繪畫是孩子最會使用的一種語言
他們從塗鴉開始一直到可以表達自己的感受
整個的過程都是一種自然的展現
而孩子在媽媽的肚子裡就開始了聽覺的發展
一歲多的孩子就能夠跟著音樂的節奏扭動自己的身體
音樂是人類的語言
孩子天生就具有最高級的藝術欣賞能力
建議:在這個敏感期的發展上
我們只要能夠給孩子提供一個高品質的環境就可以幫助孩子的發展了
◈11 、數學邏輯的敏感期(6歲-7歲)
特點:
數學邏輯的敏感期和數學概念的敏感期是有區別的
孩子們在完成了對數位、數名、數量的認識之後
開始對數的序列、概念以及概念間的關係產生興趣
建議:
比如通過蒙特梭利的數學教具讓孩子學習加減乘除法
這種方法學習的是數學的邏輯而不是簡單的記憶
以上11個敏感期基本可以涵蓋孩子成長中的主要階段
經歷敏感期的小孩
其無助身體正受到一種神聖命令的指揮
其小小心靈也受到鼓舞
敏感期不僅是幼兒學習的關鍵期
也影響其心靈、人格的發展
因此,成人應尊重自然賦予兒童的行為與動作
並提供必要的幫助,以免錯失一生僅有一次的特別機會
有一個現實很重要:
我們不能否認不同的家庭環境
不同的家庭條件對孩子的成長有著巨大的影響
作為父母,我們當然要努力,努力生活的更好
努力能夠給孩子更好的成長條件,這樣孩子才有更多的機會
我想說,陪伴孩子
在他人生之初的短短7年
無論貧窮富貴
你所能給予孩子的最富有價值的就是時間!
相關文章
- 相關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