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聊話題
  2. 生活時事
  3. 公益關懷

人需要花「一年」學說話,卻要花「一生」學不說話...看透不說透,才是聰明人!

  • 03-29

一個人再聰明,也不能事事都看透;
一個人再智慧,也不能人人都看懂

真正成熟的人,明白往事如流,
人生最好的狀態,不是避開車馬喧囂,
而是在心中修籬種菊

如果你越來越沉默,越來越不想說,
這不是懦弱,不是妥協,
而是意味著,
你看淡了很多事,看輕了很多人,你變得越來越成熟

沉默不是冷漠,而是愛的藝術
沉默不是軟弱,
它勝過千言萬語,是對喧囂的有力回應
 

1.看破不點破

徐靜蕾從小跟著奶奶長大,奶奶去世那天起
她整個人像是被抽掉了靈魂,覺得眼前的一切都毫無意義
於是,一個人跑到了國外去,
不願意接受失去奶奶的事實,連弟弟婚禮都沒回來參加
時隔多年,在《朗讀者》節目上,
董卿問徐靜蕾:「什麼時候最想奶奶?」

徐靜蕾有些哽咽。
這個時候繼續追問,
對方情緒激動、心理防線放低,可能說得更多

但是董卿什麼都沒說,
只是靜靜地看著她,表示理解

朱自清曾說:
「沉默是一種處世哲學,用得好時,又是一種藝術。」
每個人都會有一段人生中傷心的事,
那是自己最脆弱的一面,不一定想要與人分享,
這個時候,最好的不是安慰式的打探,而是沉默

容許別人有表達的自由,
在找到事情真相之前不說判斷性的話語,
這既是對他人的尊重,也是一個人內心善良的表現
為人處世,看破不說破,是一種善良
一個人真正的善良,
就是懂得適時的沉默,來化解尷尬和矛盾,讓別人舒服

2.沉默,是一種修行

在《相愛相親》裡,外婆去世的晚上,
媽媽慧英一個人在廚房炒辣椒,女兒被辣椒嗆得直打噴嚏,
大聲地抱怨說:「怎麼炒辣椒也不關門。」
平時針鋒相對、控制欲強的母親這次沒有說話,背影看起來既孤單又失落
父親和女兒說:「你媽媽做的辣椒醬和外婆做的一樣好吃。」
女兒才明白這一份沉默,是因為母親心裡難受。

這一刻她不是母親,不是妻子,
只是一個失去母親的女兒

她在克制中坦然接受母親離去的事實,
又希望在辣椒醬中找到母親的味道

林清玄說:「最好的表達是沉默,而不是語言。」
人的情感裡,有許多是語言所不能表達的,而沉默是最好的方式。
不斷地失去,不斷地被誤解,
沉默,是一個人的修行
比起尋求別人的安慰,更多時候,我們注重內心的自我修復
沉默,是接受人生的無常,
磨礪強大的內心,把珍貴的東西珍藏在心裡

3.沉默,是一種沉澱

作家輝姑娘曾說過這樣一個故事,
她曾在飛機上遇到一對臺灣夫婦
旅程中,太太一直在喋喋不休地責駡
丈夫把家裡的花草和鑰匙託付給了鐘點工,
太太不斷地設想,如果鐘點工搬空家裡東西怎麼辦,
如果鐘點工帶陌生人來家裡過夜怎麼辦......

而被罵的丈夫沒有回嘴,沉默地靠在椅背上
聽太太的各種誇張設想,還順手為太太遞上一杯水
等到太太去上衛生間,
輝姑娘終於忍不住問這位丈夫為什麼一直忍耐

丈夫回答說:
「沉默可以護著我的心不受到傷害,在我可以承受的范圍內
然而,它也不比盔甲那麼堅硬,不會反彈那些接近我心的人
他們對我很重要,我不忍心讓他們受傷。」

作家史鐵生在《靈魂的事》裡說:
「沉默就常常是必要的,
沉默可以通向有聲有形的語言所不能到達的地方,
就像浪,舒緩下來,感悟到了水的深闊、
水對浪的包容、水于浪永久的夢想意義。」
並不是女人擅長沉默,男人也會在愛的人面前沉默

沉默,是讓自己內心平和的「護心鏡」,也是精神上的沉澱
我們不急於表達自己的聲音,因為沉默是人性:
話語很少能讓人學到人性,而沉默卻能;
因為沉默是盾牌:話語可以傷人,而沉默是保護自己和別人
因為沉默是沉澱:越是聰明的人,越沉默,就像是成熟的稻子,垂下稻穗
願你沉默又坦誠地度過這美好的一生

人生數十載,我們現在所在意的、計較的、已得的、未得的
不過是生命長河裡非常短暫的一瞬,
幾年或者十幾年之後再回過頭來看,
一切都是過眼雲煙,完全不值得我們耿耿於懷
往後餘生,告訴自己,得也開心,失也淡定,
看淡生命中發生的每一件事,沉默安靜,淺笑安然

相關文章

  • 相關關鍵字:

精彩好文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