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開心會生病!身體「每個器官」都反應你的情緒!
-
- 05-20
被稱為身心連結先驅的美國著名療癒師露易絲.賀(Louise L. Hay),
在52歲時,被診斷出罹患子宮頸癌。
然而,
她透過釋放在童年時期受虐所累積的憤怒與怨恨,
在短短六個月的時間,讓她體內的癌細胞消失。
1980年代,
她就首先強調了正面思考與排毒有助於身體健康,
只可惜當時這個概念不被主流社會與醫學接受。
但是經過她長年推廣身心連結的概念之下,
她所創辦的賀氏書屋(Hay House)成為當今出版身心靈書藉最大量的出版社。
情緒不只和腦有關
每個細胞都有感覺
意識的力量是多麼的偉大!
「心」不只是心臟,
也是指腦內思考和全面性情緒的總和。
透過實驗證明瞭我們的情緒不只和腦有關,
傳導情緒反應的關鍵是神經勝肽(neuropeptite),
而體內每一個細胞都有著情緒的接收器,
會蒐集周圍的指令,
命令細胞進行分裂、再生、成長、耗損或保留能量、修復及對抗感染等。
細胞與細胞之間的訊息溝通,
是仰賴賀爾蒙神經傳導者(neurotransmitters)與勝肽,
而它們的角色,就是身心對話的基礎結構,
負責人體內身心資料的傳遞。
每一個細胞上的接受器是情緒發生的地點。
在我們的身體裡面,
接收器根據經驗與價值觀調整生理反應
情緒影響著分子,而分子影響到我們的感受。
派特博士特別強調,勝肽和接受器本身並不會產生情緒,
而我們所體驗到的「感覺」則是當勝肽和接收器結合時所產生的能量震動。
因此,隱藏在「感覺」底下的,
就是情緒在潛意識層進行資料交換。
換句話說,你的身體就是你潛意識的鏡子,
因此只要你能夠改變你的信念與情緒,
自然就能影響到你的身體。
情緒是怎麼來的?
每一個人都透過一套屬於自己的信念與價值觀在運作著。
價值觀,
是透過從小到大的環境,父母、師長與社會影響出來的結果;
而這個價值觀,會隨著你生命中不同舞臺與狀態而改變。
舉例來說,
一對夫妻一起到購物中心逛街,
太太可能會把養育孩子的價值觀擺在優先地位,
所以她會被小孩子的衣服、書籍、用品所吸引;
先生若是以賺錢導向為優先的話,
他就會比較注意投資可能性、參考店鋪裝潢擺設等等細節。
維持我們人體「homeostasis」功能的是。
自律神經是自動作用的神經系統,
它以下視丘為中樞,掌管的是身體各個內臟系統的平衡。
自律神經系統主要負責的是我們不需要意識控制的功能,
像是呼吸、心跳、消化吸收。
它的運作與我們的意志無關,
你無法叫心臟停止跳動或是不要消化食物,這
些是自律神經所掌管的功能。
自律神經系統主要負責的是我們不需意識控制的功能,像呼吸、心跳、消化吸收。
自律神經分為與,
我們可以把它們想像是車子的油門與煞車。
當你的心智處於平衡而沒有負面情緒的時候,
你的自律神經系統自然就會維持在一個平衡的狀態。
反過來說,當你的心智被負面情緒所影響時,
你的自律神經系統就會進到一個不平衡的狀態。
而這個不平衡,
在生理上來自於自律神經系統的兩個分支
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
● 負責處理壓力的「交感神經系統」 這個系統負責的是壓力處理的能力,
也就是之前提過的「戰或逃」反應。
所以它會在白天,或是當你面對挑戰或威脅時特別活躍。
威脅,可能會來自於實體的天敵(例如遠古時代人類遇見了猛獸,有生命威脅);
或是情緒面的,像是工作截止日、跟伴侶吵架,
或要做出一個很難決定的選擇。
我們之所以會啟動壓力反應是因為我們的生存/生命受到威脅,
或是失去你所依靠的人、事、物,以及對於你較高價值觀的挑戰。
想像你在公園散步的時候,突然跳出一隻老虎!
這時,你的交感神經系統會讓你的身體處於一個非常緊繃的狀態,
你會有呼吸急促、肌肉緊繃、心跳加快、瞳孔放大等等自然湧現的生理反應。
這些生理現象都是為了讓你準備好戰鬥或是逃跑的必須反應。
其實,不管當你遇到的是實體的威脅,還是情緒上的壓力,
你的身體都會產生同樣的反應。
● 負責休息放鬆的「副交感神經系統」 自律神經的另一個系統就是副交感神經,
這個系統主要是在晚上的時候比較活躍,
因為它負責的是休息、消化吸收與排泄的反應。
當你感覺到很安全而且是被保護的時候,
你的副交感神經會讓你的身體冷靜、放鬆。
你的呼吸變慢,肌肉放鬆,心跳緩和下來,瞳孔縮小。
這是你消化食物、吸收養分、休息、放鬆,排泄以及睡眠的最佳狀態。
我們的身體需要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兩者的存在,
足夠的挑戰與期待讓我們起床,
以及足夠的支援與安全讓我們睡眠。
副交感神經太活躍,
代表我們從沒有準備好接受生命的挑戰,
沒有準備好去追尋我們人生真正想要的目標。
在大自然的環境中,
副交感神經活躍會使我們成為獵物:
當我們吃飯、休息,或是我們只是漫無目的的放鬆而沒注意到周遭環境時,
我們很容易會讓自己暴露在被天敵狩獵的危險之中。
「戰或逃」以及「吃與睡」兩者都是維持我們生命不可缺乏的因素,
而且會導向兩個完全不同極端的情緒:
交感神經的「戰或逃」或是壓力反應,
會導致憤怒、恐懼、焦慮、憂鬱、懊惱等負面情緒的產生—狩獵者狀態。
副交感神經的「 吃與睡」,
或是放鬆反應,
則會導致迷戀、快樂、性慾、滿足感等正面情緒的產生——獵物狀態。
兩個不同極端的情緒,
會影響你的臉部肌肉,
而這些會直接反映出你內在最真實的想法與感受,
當你開心的時候你會微笑,生氣或傷心時你會皺眉等等諸如此類,
人類面部的微表情,會透露你內心的一切。
除了臉部肌肉,
身體的肌肉同樣也會反映。
交感神經系統和副交感神經系統對器官的影響。
你的想法與感受。
當你覺得你遇到困難,遇到挑戰,
你的身體會啟動交感神經系統,肌肉會緊繃,
四肢會呈現向外的方向來動作
,就像貓咪遇到敵人會全身毛髮豎直的樣子;
而當你要休息的時候,肌肉會放鬆,四肢呈現向內的方向,
就像貓咪綣曲著身體休息睡覺的樣子。
相關文章
- 相關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