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聊話題
  2. 生活時事
  3. 公益關懷

衛福部營養師:越愛吃臭豆腐的人,越容易致癌!尤其是高血壓人和腎臟病病人要注意

  • 05-28

老話說得好: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
對咱中國人來說,吃絕對是頭等大事。

無論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裡遊的,土裡鑽的……
“好”吃的國人都能給你整成香味撲鼻的美味。

不過,凡事總有例外。

有一類食物非但不香,反而渾身散發著臭味,
恨的人聞到會落荒而逃,愛的人卻是欲罷不能。

(圖/shutterstock)

臭豆腐是「國民美食」,又臭又香,
加上綿密多汁的口感,吸引不少老饕趁熱嚐鮮。
不過,營養師提醒,1份油炸臭豆腐,
熱量約500大卡,約2碗白飯的熱量,
若加上醃製的泡菜,鹽分含量偏高,
提醒患有慢性病者不宜多食。

衛福部南投醫院陳佳祺營養師表示,
臭豆腐植物性蛋白質豐富,
一般是使用老豆腐浸泡臭滷水,
利用臭滷水中的菌種附著在豆腐上,
破壞及分解豆腐中的蛋白質,
使豆腐組織鬆弛,
進而發酵而產生臭豆腐的特殊風味。

臭豆腐熱量高

一般而言,臭豆腐在發酵過程中會產生許多營養成分,
尤其是維生素B12及乳酸菌等。
大約每100克臭豆腐,含有10微克左右的維生素B12,
有助預防老年癡呆。
而臭豆腐中的植物性乳酸菌,
則具有很好的調節腸道及健胃等功效。

儘管臭豆腐雖好,但也不能多吃。
建議:淺嚐即可,避免造成身體負擔。

主要有 2 大原因:

1.熱量高:

1份(5塊)油炸臭豆腐,熱量約500大卡,
等同2碗白飯熱量;
清蒸臭豆腐1份(5塊),熱量約300大卡,
等同1碗白飯熱量。

2.鹽分高:

不論油炸或清蒸臭豆腐,
一盤臭豆腐,加上泡菜及醬料,
平均鹽分含量約 10 克,
遠超過國民每日平均 6 公克的攝取量。
 

臭豆腐重口味 發酵過程易感染

陳佳祺營養師強調,
臭豆腐若是使用油炸或是麻辣等重口味調味過,
在高溫加熱的過程中,
可能導致營養素流失、熱量提升。
另外臭豆腐在發酵的過程中若未做好完善存放措施,
容易使壞菌入侵,導致交叉汙染,

且攝取過多油炸或麻辣臭豆腐,
可能會吃下大量的鹽分與熱量。

至於,網傳:「吃臭豆腐易致癌?」
營養師認為,不只是臭豆腐,
台灣氣候長年處於細菌孳生的危險溫度帶,
只要沒做好食品安全管控,容易產生食品交叉汙染。
不過由於臭豆腐經過高溫油炸,
此時可降低細菌汙染問題;

反到要注意是否有反覆油炸或使用回鍋油等情況發生,
因為吃進這樣的油,反而吃進更多致癌物。

臭豆腐易致癌? 品嚐注意4點

同時,有研究發現,
越臭的臭豆腐,害處越大。
因為味道臭的豆腐中含有更多的離胺酸(lysine),
離胺酸雖然是必須胺基酸,
但當它與還原醣共同加熱,
會產生毒性物質AGE,具有致癌性。

而臭豆腐越臭,
也意味著其中氨、揮發性胺類、屍鹼等物質更多,
對於身體健康都不好。
建議品嚐臭豆腐, 留意以下 4 點:
1.不要買臭味太重的臭豆腐。
2.選正規廠家製作的臭豆腐, 潔淨度比較有保障。
3.注意油炸油的品質, 避免多次油炸後油脂劣變。
4.少吃油炸臭豆腐和醬料太多的臭豆腐,
因為特別是反覆油炸會破壞食物養分,
增加熱量,甚至產生致癌物;
而太鹹的臭豆腐含鈉量高,
對於高血壓、腎臟病病人尤其不利。

相關文章

  • 相關關鍵字:

精彩好文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