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和不自律的孩子,過得是截然不同的人生!
-
- 07-08

自律的孩子各有各的幸福和滿足感,不自律的孩子卻大同小異。
明明有一大堆作業要做,總是管不住自己的再玩一會,翻箱倒櫃的找吃的,玩手機,看電視,時間就這樣一點一點的過去,到了實在不能再拖的時候,猛然醒悟,奮筆疾書,最後草草了事。這樣一來,作業的品質可想而知,每當要考試時,又後悔不已,後悔自己當初怎麼沒有努力一些,後悔那些白白浪費掉的時間。
等到下一次,又一樣的管不住自己,
又是一樣的後悔,於是陷入了不自律的無限迴圈。
事實上,在孩子的性格、習慣尚未形成時,家長做一些必要的干預,提高孩子的自律性,其實是十分有必要的,這將伴隨、影響孩子的一生
自律的孩子更優秀
對於孩子來說,自律與專注力同樣重要,沒有良好的自我控制、自我管理的能力,很難完成自己設下的目標。心理學上有個特別有名的棉花糖實驗,讓4歲的孩子待在一個房間,告訴他們,棉花糖可以隨時吃,不過,如果等到實驗人員回來再吃,就可獲得更多的棉花糖。
實驗開始,有的孩子立即大口吃掉;有的堅持了一會,最後沒忍住;有的孩子不斷用唱歌、自說自話的方式轉移注意力,堅持到最後,得到了更多棉花糖。而那些立即吃掉棉花糖的孩子,人際關係較差、不善於應對壓力、注意力不夠集中……
每個人都有惰性,孩子更不例外,早上想賴床,看到玩具就想要,看到零食就想吃,喜歡玩不想寫作業……和他們說自律,似乎很難。
不過,這並不代表父母可以忽視孩子的自律能力,
沒有天生就自律的孩子,需要父母從小培養。
相關文章
- 相關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