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聊話題
  2. 生活時事
  3. 公益關懷

董卿:幸福家庭怎麼來?不是三觀相合,而是〝不爭對錯〞

  • 07-17

你認為,什麼才是真正的幸福呢?
是家庭不愁吃穿?父母有愛,兄友弟恭?
相互之間,能開滿滿的玩笑,老人家能安享天倫之類
父母間和睦相處,不分你我!
這大概是一個家庭最美好的模樣了吧?

但這樣一個幸福的家庭,該怎麼樣才能產生呢?
也許看完這篇文章,你也能有不少感觸

這邊就先來說說,知名主持人馬東從在節目上
告訴我們的,與76歲老母親的故事吧!
父母與子女的確彼此影響甚深呢。

01
馬東主持節目時曾提及他的母親,他說,76歲的老母親,
最喜歡做的一件事就是關燈,屋裡燈亮著,只要沒人在,她就第一時間關掉。

馬東一開始還告訴母親,一開一關會影響燈的使用壽命,
一直亮著也費不了多少電。

但在發現母親每次說“好”,緊接著又關上之後,
馬東再也不和母親計較這樣的小事。

馬東說,節約用電已成為母親的思維定勢,
就算你告訴她不用隨時關燈的道理,
她也改變不了自己過去積累下來的行為。

想想我們的父母親不也正和馬東母親一樣:
你可能一遍一遍地告訴他們,隔夜的剩菜不要再吃,
可他們應聲之後,接著把剩菜放入冰箱;

你可能一遍一遍和她們強調,不要再給孩子買零食,
可她們答應之後,轉身會帶孫子去超市……

但很多人沒有像馬東那樣,做到不和父母爭對錯,
而是冠以“三觀不合”,嫌棄他們墨守成規,
甚至為了自認為“正確”的小事和父母爭的面紅耳赤。

傷害了父母的同時,更是讓彼此有了隔閡。
這樣的小事,誰對誰錯,根本不容爭辯。

子女應該明白,天下沒有不是的父母,
即使他們的一些行為在你眼裡,是不合時宜的,是有失體面的。

但想想他們所處的生活環境,想想他們固有的生活習慣,這些小事就不再是事。
《禮記》中說到“孝子之養”,首先是“樂其心”,就是讓父母心情快樂。

02.
一對老夫妻吵架,丈夫總讓著妻子。
妻子問:“明明知道我錯了,為什麼還讓著我。”

丈夫說:“因為我怕吵贏了,輸了感情,丟了你,我就輸了人生的全部!”
婚姻裡,哪裡有那麼多的三觀相合,不過是你在爭吵,他在笑。

 
《好媽媽不吼不叫教育男孩》中有一細節讓我印象深刻:
有一個女孩,在和媽媽散步的路上,
看見被人丟棄長著綠毛的胡蘿蔔,喊道:
“媽媽,快看,胡蘿蔔帶綠帽子了。”

女孩的話,引起了眾人的注意,媽媽覺得特別不好意思,
兇巴巴地對女孩說:“什麼綠帽子,下次不允許這樣說了!”

女孩一臉迷惑,不知道媽媽為啥突然變臉,嚇得也不敢再說話。
把長毛的胡蘿蔔看成“胡蘿蔔帶綠帽子”,多麼奇思妙想的創意,卻遭媽媽一頓批。

其實,孩子只是將自己熟知的東西聯繫在一起,並沒有好壞對錯之分。
但大人總是以成人的思維去評判孩子的說法是錯誤的,
不僅會折斷孩子發揮想像的翅膀,更會阻斷孩子表達自己的慾望。

很多時候,家長總是強調我是大人,
小孩子你就得聽我,我知道的比你多,我當然是對的。

卻不知,孩子的世界和成人世界不同。
孩子的世界充滿想像力,大人的認知不一定適合孩子的童真。
哪裡有絕對的是非對錯,孩子只不過在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而已。

雪化了是什麼?
比起標準答案“雪化了是水”,
孩子回答“雪化了是春天”,難道有錯嗎?

最後
對父母,我們可以說〝知道了〞
就算覺得父母想法有些過時也沒關係,
如果不會傷天害理,他們養你到大,退一點點又有什麼關係呢?
他們的開心,是你一生當中,最大的孝順與福報

對另一伴,我們可以說〝我愛你〞
為什麼先示愛呢?因為就算對方錯了
也可以先平靜下來,然後好好的談一談
讓夫妻就算吵,也能吵出好感情

對孩子,我們可以先問〝為什麼呢?〞
孩子的想法,和你我不同,有太多天馬行空
有時能給你意想不到的驚喜,
問問為什麼,給孩子一點機會吧

家事無對錯,只有和不和。
家是藏愛的地方,不是說理的地方。
懂得退出家庭“戰場”,絕不是逃兵,而是智者。

相關文章

  • 相關關鍵字:

精彩好文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