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聊話題
  2. 生活時事
  3. 公益關懷

跟孩子有效溝通,只需三步!

  • 08-31

大家好,我是小寶貝媽媽經小編Uber!今天要來說說關於「跟孩子有效溝通,只需三步!」的事!不知道大家對於這個有多了解呢?一起來看看吧!

很多家長都認識到和孩子經常溝通的重要性!但也有很多家長感覺和孩子的溝通的效果並不好。這是為什麼呢?其實,只是你沒有掌握和孩子有效溝通的正確方法!

到底如何和孩子溝通才能更加有效呢?溝通的要素:自己、他人和情境。意思是溝通時既要關注自己的感受、想法和期望的同時,也要關注別人的感受想法和期望,而且也要看看當下的時間和環境是否適合溝通。

親子溝通

如果是親子溝通,你在跟孩子講話的時候,一定要把你的情緒先調整到心平氣和的狀態。心情不好,情緒很激烈或者情緒很低落,總之很糟糕的時候最好閉嘴。就算你狀態很好,你還是要看孩子有沒有心情聽你說話,如果孩子沒有心情,那你還是最好打住,省的吃閉門羹。時間和環境的要素是不是適合溝通,你也一定要考慮,當眾教育孩子或者吃飯睡覺的時候就不太適宜。溝通溝通,必定是多方面的,不是說你想要跟人家溝通的時候就是最好的溝通時間。
溝通的原則:不指責、不討好、不講道理、不打岔。

因為指責、討好、打岔、講道理的溝通方式效果很不好,很多時候還能夠造成傷害!指責一個人,會讓對方覺得很生氣或者很委屈,如果是一個小孩子,他也可能會覺得自己很無能。那如果一個人討好另外一個人的話,就是低姿態的,低眉折腰的樣子,孩子也會不太舒服,而且他會小瞧你。
講道理呢,很小的孩子因為理解能力不夠,會聽不明白,感到莫名其妙,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大一點的孩子呢,便會煩躁,因為他也許早知道或者從別的地方也聽到看到了相同的道理。
打岔的行為,更不是溝通的好辦法了。比如孩子跟我們說話,我們突然把話題岔開,孩子會很憤怒,再也不願意跟我們溝通。

要告訴大家的是,無論以前我們做了什麼,都是盡我們所能而為,根本目的是為孩子好的,只不過原來我們不懂那麼多。從這一刻起,我們可以用不同的方式來跟孩子溝通,活在當下,看看當下可以怎麼做才能幫助到孩子。

大約還要有個心理準備,我們改變了方式方法以後,孩子並不見得就能即刻改變。因為孩子已經習慣了父母過去的溝通方式,突然有一天,父母改變了自己說話行事的方式,孩子覺得疑惑不解,不知道家長接下來會發生什麼,會不會又故態重犯,沒準他的表現反而比原來更糟糕。也就是說,一致性溝通並見得即刻就能產生我們想要的結果。這時候,家長要做的就是堅持。堅持用好的方式跟孩子互動,當孩子確信爸爸媽媽真的改變了,他的改變才可能發生。所以,慢一點,耐心地等一等,允許孩子跟上來。

看完後是不是覺得Uber小編在小寶貝媽媽經分享的育兒教養文章很好呢?想看更多好文,或是喜歡小寶貝媽媽經的文章的話,可以按讚追蹤並分享這篇「跟孩子有效溝通,只需三步!」出去給大家一起看看喔!

原文出處:cnread

相關文章

  • 相關關鍵字:

精彩好文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