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砍頭、流放與充軍,三者相比,哪個比較可怕?你覺得呢?
-
Alma
- 11-25
3、充軍:充作軍前效力,由明代于需要防御北元以及其他游牧民族南下,明朝在北方設立了大量的衛所等軍事堡壘,所以此時充軍的重點多為宣大、遼東一線。在當時北方的犯人多充軍于云南、四川等地,而南方的則交付于當時的北平、大寧、遼東各個衛所,隨后又增設了發往極邊沿海、瘴癘等地充軍的條例。
如果你怕疼怕死,那就是砍頭最可怕。
但是如果你更怕長期的痛苦,那就是流放、充軍最可怕。
流放和充軍是可以比較的,不過乍看下來流放和充軍是一樣的,但是充軍更痛苦,流放反而輕松一點。
1、流放還可以苦中作樂,比如:蘇軾的“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2、實質上充軍指的就是犯人死后由其親屬接替,如此不斷循環直到永遠,與國同休。并且朝廷每年都會派遣御史前往邊境清軍,逢缺必補。甚至有的人家已經絕戶了,但在充軍名冊上的名字還沒有被注銷的,他的空缺就會由官府派人將他的宗族、里長或者是臨近村子的人抓來填補缺額,“雞犬為之不寧”。
喜歡這篇文章嗎?喜歡的話就分享出去吧!給更多人看到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