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聊話題
  2. 生活時事
  3. 爆料專區

見妻遭輾過! 夫不顧全身傷 輕撫妻等急救:你醒了嗎? 「無照83歲老翁」5萬元交保!

  • 01-28

 
疑似誤把油門當煞車,83歲的老先生這麼一個不小心,就造成1人離世,2重傷2輕傷,而經過調查發現,該名老翁竟然無照,去年也曾有過車禍紀錄,最後以5萬元交保!

事發當時最先被撞擊的騎士,昏迷後目前還在加護病房搶救中,另外,一名就讀護校的16歲少女,準備從計程車下車時遭受波及,幸好只有輕傷。但有一對夫妻就沒那麼幸運,先生目睹妻子摔到馬路,當場斷氣失去意識,第一時間他輕撫著妻子,目送她上救護車,只是,一個半小時後院方宣告不治,先生也被送進加護病房搶救中!

圖/TVBS

救護人員:「我們這邊沒有呼吸心跳。」

救護人員一到場,發現傷者,已經失去呼吸心跳,搶時間、緊急實施CPR。

陳姓男子vs救護人員:「剛剛是醒的嗎?」

連續按壓、希望能喚回傷者意識,一旁的外套男,也跟著緊張,因為躺在這的,可是自己的太太。不顧身上的傷,說什麼也要在這,陪著她。

陳姓男子vs.記者:「被摩托車撞到啊,(被摩托車撞到)從後面撞我。」

目擊民眾:「我看到一輛車子就這樣子(剛剛那一部),好像是車子輾過,很多車吧。」

意外發生一瞬間,路過民眾和汽機車,根本無法閃避。傷者們,分散躺在馬路中央,一個個都遍體鱗傷。

▲回放當時的監視器影像,這對夫妻,原先好端端騎在外側車道,旁邊還有不少汽車違停,但就在這一瞬間,衝出一輛黑色轎車,速度飛快、沒有煞停的往前爆衝,鏟起一輛輛機車後、再將人輾過。(圖/TVBS)

救護人員:「他送哪,沒有失去呼吸心跳。」

一場車禍,造成1死2重傷2輕傷。

50歲的曾姓女子,由於頭部重創,當場失去呼吸心跳、送醫搶救仍然宣告不治。而他的丈夫,則是肋骨骨折、臟器多處受損,至今仍在加護病房觀察。另一名曾姓騎士,也同樣重傷、還在醫院插管治療。

▼見妻遭輾過!!夫不顧全身傷 輕撫妻等急救!

▼一切發生如此突然,讓結褵多年的夫妻,怎能接受。圖/TVBS

臉書上,全是夫妻倆的,甜蜜出遊合照,形影不離、感情好的沒話說。

夫妻倆雖然相差8歲,但無話不談,平時和兒子女兒一起同住。太太都會陪先生,一起做手工珠寶設計,26日當天,疑似也是為了工作,才會跑到新店,但卻意外遇上車劫。

如今天人永隔,不只身體難受、心,更是煎熬。

而警詢時該名闖禍老翁供稱,當時出門是為了到賣場購物,怎料返程途中一輛機車出現在他面前,他要踩煞車時誤踩油門,強調是為了閃車闖禍。不過警方事後也發現,他其實去年就曾肇事,駕照因此被註銷。目前全案依過失致死及過失傷害罪法辦,檢方已前往相驗遺體,隔日複訊後諭令王姓老翁5萬元交保。

原文出處:TVBS

相關文章

  • 相關關鍵字:

精彩好文

其他文章

  • 南懷瑾:打坐時看到不同顏色代表什麼?

    根據你們剛才介紹的情況,這個人的頸椎骨以及從頸椎上來到頭骨的關節有錯位,內臟、胃、肝、心臟、呼吸都有問題。印度人隻講三脈七輪,所謂三脈就是左右脈和中脈。中脈是藍色的,左脈是紅色的,右脈是白中

    2017-02-08 宗教信仰
  • 每天念此咒十遍,居然有如此神奇的功效!

    楞嚴咒的功德   一:楞嚴咒是正法的代表,它關係到法運,世界上多一人誦楞嚴咒,佛法運氣會很好,故應誦楞嚴咒。   二:楞嚴咒是整個佛法的保護神,若楞嚴咒不滅,一切法都不滅,故應誦楞嚴咒。

    2017-05-18 宗教信仰
  • 為什麼長時間撫摸貓貓它會突然抓一下或咬一下?

    各位貓奴一定都有過這種經驗:有時候摸貓咪時,貓主子明明就舒服到在呼嚕嚕了,可是下一秒可能就突然一個回頭咬你!而更讓貓奴們覺得錯亂的是,有時明明是貓咪自己靠過來討摸摸的!又為什麼摸了之後又要咬人咧~~~

    2017-01-15 汪星人
  • 狗狗為了救人失去了臉,沒有鼻子和嘴巴的它竟然讓人看了超感動!

    ▼目擊者描述,當時它看到機車快要撞到路上的小女孩時,牠奮不顧身地擋在小女孩前 小女還因為有它的保護,平安無事,但它卻因此失去鼻子和嘴。 336x280 ▼雖然沒有嘴巴常常贈造成口水流不停

    2016-12-21 汪星人
  • 荷蘭人是怎麼對待狗狗的?

    荷蘭人是怎麼對待狗狗的? 荷蘭,一個善待狗狗的美好國度 有一個喜歡狗的攝影師,名叫Oana,他閒暇時就遊走在阿姆斯特丹的街頭,給每一隻遇到的狗狗拍照,當他第一次試圖給陌生人的狗拍照時,他緊

    2016-12-21 汪星人
  • 蔬菜種植時間表(太全了,必須收藏!)

    每種蔬菜都有一定的栽種時間。種得早了,可能出不了芽,種得遲了,又沒有時間長大。所以,如同人生中的許多事情一樣,栽種一定要把握好時間。 最簡單的辦法,就是頭一年秋季買好第二年要種的菜籽。現在

    2016-11-24 生活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