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聊話題
  2. 生活時事
  3. 政治新聞

歷時33年 單價漲到8600萬 3架頂一架陣風 被迫買83架

  • alphaP

  • 12-01

自從印度總理莫連上台之後,即提出了「印度製造」的口號,主要目的就是解決目前印度軍用裝備嚴重依賴進口的問題,不再停止進口是不可能的,減少進口的比重還是沒問題的,為此採取了不少舉措,包括許可本國私營企業投入軍工生產,放寬外企投資印度軍工的限制,當然了,最主要的手段為:支持國產。


14805050104908.jpeg


不久前,印度花費了88億美元引進36架法國陣風戰鬥機,又開啟新的輕型戰鬥機招標項目,令人們對於印度自產的LCA戰機項目相當憂心,讓猜想:該項目是否中止了那?正當人們猜測之時,印度宣布,追加訂購83架LCA戰鬥機,金額更高達4800億盧比,約合71.92億美元。

LCA戰鬥機,代號「光輝」,也稱「敏捷」戰鬥機,1983年立項,直到今年才形成戰鬥力,歷時33年,為研製時間最長的第三代戰鬥機,也是最輕的三代機,空重僅6500公斤。它採用了獨特的無尾雙三角翼布局,這樣減少了操縱面,增強近距纏鬥的能力,機動性不容質疑,憑劃一台美製F404發動機,最大平飛速度1.6馬赫,因強調為輕型戰機,造成航程有限,內部載油量只有2噸,理論上最大載彈量4噸。


14805050107936.jpeg


從性能角度說,該機屬於一款合格的輕型戰鬥機,可惜受進度過於緩慢的影響,其前景一直讓人憂心,特別是其生產相當成問題,直今其第一批次的20架即沒有完成交付。雖然印度方面一直對它信心不小,按印度媒體引術引述印度國防部長帕里卡爾講述的話說:「國產的「光輝」戰機將會是其空軍的主要支柱,計劃中總共有7個「光輝」戰機中隊。」「作戰效能跟法國的陣風一樣好!」其實誰都知道,該機不受印度空軍喜歡,有關要砍掉該項目的傳言一直沒斷過。


這次訂購的83架為Mk.IA型,與前一批的Mk.I相比,主要是換裝了以色列製造的EL/M-2052AESA型機載有源相控陣雷達,這讓該機的航電技術水平提升了不少,也讓價格上漲不少,單價漲到8600萬美元,也許有人會喊:好貴!此前訂購的20架,單價才5600萬美元,不過今天看來依然是便宜的,3架頂一架陣風。如果考慮到,近幾年物價上漲等因素,該機的實際價格比第一批次要便宜。


14805050602516.jpeg


LCA的性能不能令印度空軍滿意,這回完全屬於在印度政府壓力,才被迫一氣買83架。與該項目同時獲得批准的其它採購項目,不是國產型號,就是國內組裝,這讓本次採購背後的意義更值得關注,這明顯為印度有意扶持自己的國防產業,印度這是卧薪嘗膽開始發奮嗎?準備先放棄對先進性能的需求,即要:卧薪,讓軍方先過段苦日子,使用相對落後,也可能存在種種問題的國產裝備;又要:嘗膽,讓印度軍工在積累各方面的經驗,把應要經歷的過程一一嘗試,這一切的目的為為以後的大發展打下基礎。

一個發展中國家要促進本國軍事工業發展,不僅要重視投入,更要積極扶值,往往要明知性能不理想也依然要大量採購。中國以前也是如此,無論進口產品如何先進,也不能放棄國產,比如:進口蘇27的同時,中國空軍依然要接收殲七,直到能完全自身殲11,才讓殲七停產。雖說前期相當苦惱,可是後期卻是好處多多。


14805050608139.jpeg


如今印度也是效仿中國,寧可接受質低價高的國產戰機,以鼓勵本國航空工業的發展,可惜這條件路不好走,印度如今的狀態太複雜,存在太多的問題,其實更重要的是,它沒有建立完成工業體系,嚴格說只是農業國的印度來說,沒有工業化的支持,建立現代軍事工業純屬夢想。

相關文章

  • 相關關鍵字:

精彩好文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