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錢出嫁後,我精神崩潰了」:愛的4個層次,決定了婚姻的走向
-
- 10-07
後台有位讀者給我留言:
「老師,你說人真的是會變的嗎?
當初我嫁給我老公的時候,其實是看中了他優越的物質條件,但現在我不知道為什麼,對他越來越無感了……
剛開始我還是挺卑微的,只會討好他、討好他父母,但長期的浸泡在這種「不平等」的關係里讓我很崩潰。
可是我曾經不是只要有錢一切都可以忍嗎?怎麼現在不行了?是我想要的太多了嗎?」
生活中,我們常常可以看到類似的心理困境——
沒想清楚自己想要什麼,就因為外界的壓力和內心的恐懼,急匆匆地進入到一段關係。
之後,又在這段關係里感受不到被善待、被珍惜、被寵愛。
還心生諸多不滿、抱怨和憤怒,給關係進一步造成了壓迫感。
其實,他們並沒有意識到,自己進入關係時草率的動機,就決定了當下關係不夠和美的狀態。
每一段關係的背後,都隱藏著「四個層級的愛」,它在你進入這段關係時,就已經深深地影響了你的幸福指數……
第一層:生存之愛
它以恐懼為食,主宰著你的關係
我們最初對愛的認知,可能是懵懂、粗淺的。
它受制於我們的固有觀念、原生家庭、或者社會凝視下,我們慢慢變得焦慮、匱乏、恐懼,想要不停地抓取,稀里糊塗地去追尋愛。
得不到愛的供養,我們內心還會像一口枯井,漸漸逼近痛苦的深淵。
德芬空間曾經有位來訪者,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她坐在我面前的那一刻,我彷彿看見了她背後枯萎的「靈魂」。
她坦言,自己先後跟了10幾個男人在一起過,但無一例外,每一次都會被傷到體無完膚。
他們不僅欺騙她的感情,還把她的錢財都捲走了,甚至被其中一個男人害到坐了6個月的牢。
那是最慘的一次,她跟對方在一起兩年,幫人家撫養孩子,伺候父母,但那個男人卻以她的名義去騙錢,最後害得她跟著遭殃。
這個案例就是很典型的生存之愛。
因為自己內在的匱乏,想要死死地抓住男人,受內在恐懼所驅動隨意找個人嫁了,給人當保姆、老媽子。
但這種低意識的關係,從一開始的」發心」就有問題,所以很難善始善終。
影片《心靈暖陽》的女主伊莎貝爾,離婚以後因為對生活和未來充滿恐懼,也迫切地追尋著愛情。
很長一段時間,她都在不同的男人之間慌張流轉。
一次次感情的翻車,並沒有讓她意識到自己的問題,甚至還跟朋友說:「跟賤男上床讓我有種快感。」
而真實的伊莎貝爾,其實極其缺乏安全感,總想從男生身上索取愛。
伊莎貝爾愛情的悲劇,本質上都是她自己身上問題的投射。
因為追尋愛的「因」,冥冥中就決定了關係的「果」。
這種愛或許承載了我們自身對安全和穩定的需求,但未必能滿足我們更高層次的情感需求。
試想一下:如果結婚僅是抓個人過來遮風擋雨和暖被窩,彼此並沒有太多心靈的交流和聯結,婚姻不就是沒有魂魄的「空殼」嗎?
肉身尋得了一夕安穩,晃蕩的心靈又該何處停靠?
若停留在這個層級,愛自然顯得淺薄,不夠牢固,關係會不斷地出現問題,以此提醒你:你要有意識的提升自己「愛的層級」。
第二層——個體之愛
受「小我」驅動,製造麻煩
穿越了第一層的生存之愛,因為情感層面我們並沒有得到真正的慰藉,內在的「小我「還處在飢餓的狀態,在關係中就會表現出抓取的慾望,要求對方滿足自己的各種期待和需求。
這時,我們也就來到了第二層的「個體之愛」。
有個網友吐槽說,相親認識老公結的婚,知道感情基礎比較薄,需要慢慢培養,但就是忍受不了婚後那種不咸不淡的味道。
每天下班回到家看到老公不冷不熱的樣子,自己心裡就有一種不可言說的空洞感,還油然而生諸多不滿的情緒和無理由的要求。
老公嘴不甜,也從不想法子討好自己,她就非要在對方下廚做的菜里找茬,說:「既然你做菜不太好吃,以後就要多做嘛!「
加工資了,老公沒有及時表揚自己,就一個勁責怪對方沒有人情味。
有幾次老公出差沒有帶禮物回來,她不僅使出難看的臉色,還故作生氣的表情,硬要對方過來哄自己開心。
之後,看老公表現得也不算出色,乾脆要求老公寫下保證書,確保以後出差都給自己買禮物,否則就要受到若干懲罰。
可是,越是焦躁地渴望得到這些外在的東西,老公越覺得她不可理喻。
不知不覺中,兩人的婚姻還走向了負面循環的模式。
這位網友的故事,是不是像極了我們每個人在關係里走過的路?
明明我們內心渴望得到更多愛,交換而來的卻是關係中更多的破綻和失衡。
這不是我們的慾望本身有問題,而是內在的「小我「受到了錯誤的引導,讓我們誤以為只有提出要求對方滿足了,自己才是被愛著的。
這其實不過是我們害怕得不到愛,而錯誤地發展出來的一套心理防禦機制。
可是,這些外在的東西,真的可以滿足我們對愛的需求嗎?
這樣的愛,得到了也很虛空,因為它們暫且滿足了「小我「,卻和真實的自我斷了聯結,最終也會受到挫折。
第三層——靈魂之愛
跨越身份、肉身,全情投入地去愛。
所幸,一旦「小我「在關係里磕磕碰碰之後有了覺醒,便會引領我們邁上更高層級的愛。
這種愛就是源自我們心靈深處,且蕩氣迴腸的「靈魂之愛「。
電視劇《天道》里的故事把靈魂之愛淋漓盡致地展現了出來。
女主芮小丹,在丁元英家裡第一次聽《天國的女兒》,心靈就被震撼到,之後很長一段時間靈魂都被這首曲子滋養著,並毫無保留地愛上了丁元英。
她曾在丁元英面前脫光衣服,可丁元英冷靜地說:
「我是人,還沒有進化到此時此刻可以無視本能。但是,我何德何能敢領受上蒼這樣的恩賜?」
在丁元英眼裡,比起美麗的裸體,他更欣賞芮小丹那顆純凈的心。
而芮小丹也早已被丁元英獨特的思想所征服,在最後追捕歹徒的過程中,寧願與歹徒同歸於盡,也不願丁元英看到自己雙腿炸斷、面部毀容的樣子。
他們之間的愛,跨越了肉身和生死,正是靈魂與靈魂的交織與碰撞。
身處這個層級的愛,或許也包含了一些第一、第二層級的意圖,但卻在心靈成長方面有了更大的突破。
關係中的我們不僅可以在物質層面彼此依靠,還能在心靈深處接納和尊重對方,並且達成靈魂共振和同步成長。
我們的愛進階到這個層級,意味著愛有了質的升華。
而我們的關係,也就真正跨越到了和諧唯美的境界。
當然,還有最高層——慈悲之愛。
這種愛,完全是無我利他的愛。
我們的愛做到如此崇高或許並不容易,但是若能把愛持續推向升級,我們的內心便能承載更多的慈悲,付出和迴流更多的愛。
從愛的裂縫裡,升華自己
更高層級的愛,是我們都嚮往的愛之聖殿。
只是,我們更多時候,愛都停留在第一、第二層。
愛,也就生出了裂縫,讓我們過得糾結、不開心。
作家萊昂納德·科恩說,萬物皆有裂縫,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
深以為然。
在關係的這面鏡子,我們隨時隨地都能清晰地照見自己,修行自己。
通過不斷修補我們自身的不足,我們離愛的升華之途,也會越來越近。
1、 覺知愛的層級,洞悉自己
很多時候,我們或許自己也沒察覺到自身的動機和狀態,便稀里糊塗地進入到了一段關係。
等到關係出現破綻,我們才恍然悔恨:「我當初不要著急嫁給他的」、「原來他不是那個適合我的人」……
但不論如何,我們已經來到這段關係,那就嘗試去覺知自己所在的愛層級,這樣對自己的初始動機和當下的狀態會有更清晰的認知。
這個過程,也是深入洞悉自己的契機。
當你照見了內心的不安或小我的飢餓,也許就會收回對伴侶過多的抱怨,把注意力重新轉移到提升關係身上。
2、承擔關係里的裂縫和痛苦
心理學家榮格認為,在某種意義上,關係里最深沉的痛苦是沒辦法解決的,我們只能接納臣服,並在成長中超越它們。
我們看見了自己尋求愛不被滿足的匱乏感、孤獨感和自卑感,我們或許無法消除它們,卻能夠試著去接納這些感受,並慢慢放下對愛的苛求。
這是一種在關係中敢於承擔裂縫和痛苦的勇氣,當痛苦成為我們自身可以容納的一部分,我們對愛的領悟會更深刻,更能學會如何去愛。
3、在脈輪的舞動中,療愈和升華愛
我們都在追尋愛,卻並非都了解愛的意義,在關係里受傷後還可能喪失愛的能力。
我們可以通過練習脈輪舞蹈,打開脈輪系統的中心點——心輪,來到我們靈性的中樞與核心。
張德芬空間「遇見線下體驗營」脈輪舞
在這裡,我們從下層脈輪的自我慾望和行動,一躍進入更大的模式中,讓小我在更大的關係網路中舞蹈。
心輪的能量就是愛。它不依賴外界的刺激,而是向內體驗存在狀態;它不是慾望和需求的延伸,而是神聖情懷與同理心的連接。
我們將超越自我本位,朝著更大、更深、更強的目標成長。
當我們向上攀升追求至樂時,就拓展和療愈了自己,而我們也去往了愛更高層級的聖殿!
相關文章
- 相關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