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為什麼讓美國人來守護中國長城!張藝謀下了一盤10年大棋
-
alphaP
- 12-02

絕不假公濟私,置身炮火之中,表明自己觀點!
時隔兩年,張藝謀在經歷了諸多風波之後,帶著《長城》好像又要重新殺回我們的視線。
從去年曝光開始製作開始,到近期預告片放出,這部電影沒有像預想中一樣,讚譽聲一片,反而更多的是好奇和質疑。
當陳凱歌、姜文、馮小剛,這些成名大師紛紛走下神壇,乃至敗走麥城,張藝謀還能保住他「國師」的稱號嗎?
其實張藝謀從來不是一個善於講故事的導演,他擅長的是對畫面的掌控能力,和對近現代題材的表現能力。
其實看一下張藝謀早期參與的作品,從《紅高粱》到《活著》,張藝謀的技巧是沒得說的。這一時期,即便對於張藝謀的電影有爭議,也只是局限在張藝謀是否通過暴露中國落後的一面來獲得國際關注,但對於影片本身的質量,極少有人有質疑。
但是之後,是《英雄》、《十面埋伏》、《滿城盡帶黃金甲》、《三槍拍案驚奇》的上映,對於張藝謀的批評聲音頓時多了起來。
他不得不停止了商業大片的步伐,從而拍攝了《金陵十三釵》和《歸來》,才讓人又感嘆那個讓人熟悉的張藝謀又回來了。
有沒有人曾經注意,當我們在吐槽張藝謀拍得爛片時,卻忘記了是誰帶領中國文藝電影真正走向世界,是誰掀起了國內商業大片的革命。
一群牛逼哄哄影評人不斷說說《英雄》《十面埋伏》等片「形式大於內容」,可是十幾年過去了,又有那部電影的「形式」能超過《英雄》?
張藝謀用中國影史最貴的《英雄》,劈開了國產大片時代。同樣,《長城》也是張藝謀的一場豪賭,可能為中國電影帶來更多。
因為我們已經清楚的知道,電影早就不是藝術了,而是商品。所以中國電影需要的就是《英雄》、《尋龍訣》這種對電影工業有極大促進作用的電影,不需要《驢得水》、《心花路放》這種電影。
而《長城》就正是前一種,因為這將從根本上打開中美合拍的大門,會潛移默化地提高國產電影的工業水平,為國產電影帶來的利好也是巨大的。
這場豪賭的核心是票房,票房的關鍵又是故事。令人擔心的是,純粹的中國故事,從未走出國門。
記得王家衛的《一代宗師》上映時候,只能以「李小龍師傅功夫往事」撐門面。
張藝謀選擇在專業團隊的幫助下完成整改故事的編織,所以才有了被網友戲稱為「美國爸爸守護長城」的故事。
先不要笑,看過編劇團隊的輝煌歷史再笑。《紙牌屋》、《諜影重重》123、《殭屍世界大戰》、《毒梟》……
如果你覺得這種團隊還會失手,我覺得這才是真正可笑的地方。
特效是《長城》的另一保證,由久負盛名的工業光魔負責。
《變形金剛》不是想在長城打架沒實現?如今《長城》做到了,在長城上打怪獸,甚至連長城的標誌性建築都將毀滅!
想象一下,一群怪獸在長城上打砸搶,山海關就在它們跨下,想象一下也能激動了起來。
很多人都拿李安跟張藝謀比較,我只覺得李安所有電影加起來,也遠遠比不上《英雄》這部電影對中國電影的影響,更不用提《長城》了。
一直認為張藝謀是國內最偉大的導演,和政治無關,和私生活無關,期待大作。
相關文章
- 相關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