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聊話題
  2. 網路新奇
  3. KUSO話題

「七千萬兩銀子」明顯擺在眼前給明朝續命,崇禎沒有發現,卻便宜了李自成!

  • alphaP

  • 01-01

1644年3月18日,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禎自殺,明朝覆亡。在最後的日子裡,崇禎這個剛愎自用、極愛面子的皇帝,曾為挽救江山社稷做了最後的努力:他放下皇帝之尊的架子,去哀求大臣和親戚們捐款,給防守北京城的士兵發軍餉。

在捐款的人中有一股僅有的清流,那就是:崇禎發出捐款號召後,有一個六十多歲的老頭,來到戶部,熱淚長流,捐出了自己畢生積攢的400兩銀子。崇禎得知後,這可是捐款的楷模啊,值得嘉獎,馬上給他賞了一個「錦衣千戶」的官職。然而,相比這個捐出全部身家的老人,那些文武百官、皇親國戚就很不堪了。內閣首輔魏藻德,捐了500兩;太監首富王之心,捐了1萬兩。但崇禎想的是「以三萬為上等」,卻沒有一筆達到這個數,最高的一筆也隻有2萬,大多數都是幾百幾十做做樣子,純屬敷衍。更多的權貴在哭窮、耍賴、逃避,一時間什麼奇葩事都出來了:有的把自家鍋碗瓢盆拿到大街上練攤,砸鍋賣鐵;有的在豪宅門上貼出「此房急售」。

14829978566687.jpg


崇禎自縊在煤山

募捐效果不太理想,崇禎想到了自己的嶽父周奎,想讓他做個榜樣。於是他派太監徐高上門拜訪周奎,先不提錢的事,一上門就給周奎封侯,然後說,皇上希望你捐10萬兩銀子,給大家帶個頭。周奎這時的表現,堪稱影帝,不給他個小金人都對不起他的演技。他馬上哭得死去活來的,說:「老臣哪有那麼多的金子啊?」他還試圖把自己包裝成一個勤儉節約的清廉官員,舉例說家裡窮得隻能買發黴的米吃。最後,他堅定地給皇帝女婿的計劃打了個一折,隻肯捐1萬兩。

這是3月10日,距離李自成大軍攻陷京城、崇禎自殺還有八天。在這次皇帝哀求權貴們捐款救國的運動中,零零碎碎募捐了20萬兩。在勸京城權貴們捐款的同時,崇禎還讓每一個大臣從自己故鄉舉出一位有能力捐款的富人,隻有南直隸和浙江各舉一人,其他省動作遲緩,沒來得及舉薦,大明就亡了。


14829978652909.jpg


闖王李自成

像崇禎這樣低聲下氣找下臣要錢的皇帝,在中國歷史上恐怕找不出第二個。像明末這幫絲毫不給皇帝面子、一毛不拔的「鐵公雞」權貴們,其奇葩程度,也極其少見。那麼,權貴們為什麼不願意捐款救國?難道他們不懂唇亡齒寒的道理嗎?其實,這幫文武百官、皇親國戚有個普遍的心理:皇帝不缺錢。「率土之濱,莫非王土」,整個天下都是你的,幹嗎要我們出錢?

可是,崇禎有錢嗎?事實是崇禎真窮。一個名叫趙士錦的人,在《甲申紀事》中寫了當時國庫空虛的情況:新國庫中僅剩兩千三百兩黃金。老國庫里也剩的不多,隻有一千多兩金子;就這麼少,老庫里的金子都已經有了預算,準備給公主修墳,就等人來領了。其他的滿打滿算也就幾千兩銀子。在《北歸記》中,趙士錦感慨:「國家之貧至此!」

崇禎上任後接了一個爛攤子,自己省吃儉用,節衣縮食,宮女不夠用了,也不敢擴招,他甚至把宮裡的金銀器皿、大殿里的銅壺都當掉了,充作軍餉。崇禎連病都生不起,宮裡儲存的人蔘等物品也變賣了。

明朝最後一任首輔魏藻德,狀元出身,在危難之際走馬上任,崇禎對他寄予厚望,但他讓皇帝很失望。城破前三天,崇禎問他有何對策,並說:你隻要開口,我立刻下旨照辦。魏藻德跪在地上,屁股倒是撅得老高,就是一聲不吭。崇禎氣瘋了,一腳踢翻了龍椅。

最後,城破了,皇帝死了,魏藻德投降了。李自成問他:你為什麼不去殉葬?這個無恥的人回答說:「我正準備效力新朝,哪敢去死。」李自成手下大將劉宗敏指責魏藻德身為首輔而誤國,魏藻德為自己辯解:「我本是書生一個,根本不懂得政事,加上崇禎無道,所以才亡了國。」

劉宗敏聽了大怒說,你從一介書生到狀元,不到三年就做了宰相,崇禎哪點對不起你,你竟詆毀他。說罷,命人掌其嘴數十下。但打耳光,隻是魏藻德噩運的開始。他被劉宗敏抓捕入獄,在被夾棍夾斷十指的威逼下交出白銀數萬兩。


14829979284812.jpg


銀庫

陳演,又一個哭窮的大明重臣,被劉宗敏囚禁後,主動交出4萬兩白銀「助餉」,被劉宗敏釋放。四天後,李自成出京攻打吳三桂,擔心明朝舊臣趁機在北京作亂,決定殺掉一批明朝舊臣,陳演僅獲四天自由便被捉回去砍了頭。

國丈周奎禁不住嚴刑拷打,被闖軍抄出了無數奇珍異寶,拉了幾十車,光是現銀就足足有53萬兩之多。那些在崇禎面前哭窮的「鐵公雞」們,在闖軍的酷刑前,紛紛交出了驚人的財富。

經過殘酷拷掠,李自成軍共得銀7000多萬兩,均讓工人重新熔鑄成巨大的中間有孔竅的方板狀銀板,後來運往西安。整整7000萬兩啊!崇禎要是知道他的大臣們這麼有錢,他會怎麼想呢?要是轉變一下要錢的方式,沒準這些錢就都是他的了!有了這麼多銀子,或許還能給明朝續續命呢!

相關文章

  • 相關關鍵字:

精彩好文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