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六代火龍殲擊機問世:全世界炸鍋了
-
alphaP
- 02-03
正在世界各國都在為第五代戰機攻克技術難關之際,有媒體報道稱,中國軍方正在研製一款神秘的六代戰機,那就是「火龍」多功能殲擊機。
有資料顯示,目前中國方面正在研製的第六代戰機的代號是「火龍」,是一款多功能殲擊機,而且目前已經獲得了重大科學技術的突破,外界更是傳出了有俄羅斯數十名頂尖級科學家在中國參與了該型號第六代戰機的研製。
神秘的六代戰機
中國正在研製的多功能殲擊機(代號為「火龍」)獲得重大科學技術突破,其先進性屬於第六代飛機;該機的主要特點是更加先進的氣動結構,新型控製系統,機載雷達的能力大為提高,可打擊地面目標。
該機還具有超級機動能力,如可進行「普加喬夫眼鏡蛇機動」,可使其大為擴大使用機載武器的能力,破壞敵殲擊機的進攻,退出其武器殺傷區。
韓國《中央日報》報道稱,中國、美國和俄羅斯等朝鮮半島周邊強國競相投入第六代戰機的研發,計劃在2030年前後完成。日本、英國和法國也計劃跳過第五代戰機直接研發第六代戰機。韓國也應準備研發,但現在連想都不敢想。
剛剛正式服役不久的殲20
據報道,美國正在研發第六代F/A-XX戰機,其海軍用型號擬於2028年前、空軍用型號2032年完成研發,波音公司和諾思羅普·格魯曼公司為此展開了競爭。俄羅斯航空企業蘇霍伊製造局則製訂了一項野心勃勃的計劃,打算先於美國在2025年前後研發出六代機。繼推出殲-20後,中國也在推進研發六代機J-28。中國沈飛和成飛計劃成套研發六代機和隱形轟炸機以及無人戰鬥機等。
剛剛正式服役不久的殲20
此外,日本、英國和法國也計劃跳過五代機直接研發六代機。韓國也應當準備研發六代機,但現在連想都不敢想。韓國計劃在2023年前投入8.5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500億元)開發四代半戰機--韓國型戰機(KF-X)。但若著眼未來,韓國也有必要去研發六代機的基礎技術。
目前,各軍事技術強國想略過五代機直接研發六代機。作為五代機,隻有美國研發了F-35和F-22並進行了實戰部署,而中俄還處於研發階段。儘管如此,他們仍展開了六代機的研發,這緣於近來激光炮、超高速導彈、人工智慧等可使戰機真正得到升級的武器和技術相繼得以實現。
報道說,六代機還有一個特性是有人駕駛飛機和無人機搭配。一架有人駕駛的戰機最多可與20架無人機並肩作戰。危險的任務由無人機單獨執行,因此六代機必定要配備先進的人工智慧技術。
據國外媒體報道,在2016美國「空間與導彈防禦研討會」上美國國防情報局下屬的導彈和航天情報中心發布了對國外武器裝備的評估報告,報告中出現了中國的所謂第六代戰機。
導彈和航天情報中心認為中國的第六代戰機將攜帶高超音速導彈,具備全頻譜隱身、網路中心戰和自適應循環發動機。
對此,有軍事觀察員表示,從美國軍方情報為中國並未公開的六代機項目專門編寫評估報告來看,表明美國非常關注中國戰鬥機的發展情況。
中國武器研發動向引發美國關注
頗為有趣的是,美國軍方公布的所謂中國六代機圖片,不過是在網際網路上流傳了很久的一款中國未來戰鬥轟炸機的想象圖。雖然圖片並不符合事實,但這表明,世界各國六代機之爭即將到來。
實際上根據媒體的公開報道來看,中國確實可能已經啟動了六代機的預研項目。2015年12月,《中國航空報》在報道中航工業黨組成員、副總經理李玉海一行到中航工業沈飛、瀋陽所檢查年度工作進展情況時提到,「對後續工作,李玉海指出,瀋陽所要重點關注新一代機研製工作,將任務系統、飛管系統納入風險考核點。」其中,報道中提到的「新一代機」應該就是指外媒口中的「第六代機」。
美國國防情報局下屬的導彈和航天情報中心(MSIC)(圖中箭頭標記)
無獨有偶,俄羅斯媒體曾報道稱,俄羅斯國際武器分析中心主任克羅特琴科說: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中國擁有六代機的積極研究計劃。
他指出:根據信息透露,中國的相關機構已經在瀋陽成立了項目小組,從事相應的研製工作。他分析,中方的六代飛行器可能是無人機,他們將裝備新式的武器。其中包括電磁炮或者激光,這種飛機與五代機相比,將有更高的巡航速度、和續航能力以及隱形能力。同時,俄媒體還聲稱俄羅斯的研發很可能已經落後於中國。
實際上,對於所謂六代機計劃,美國遠遠走在世界各軍事強國的前列。早在2011年11月,美國空軍就公布了「下一代戰機」信息徵詢書。而今年2月,美國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在一則視頻廣告短片中更是首次披露了該公司的第六代戰鬥機方案。據稱,其展示的是一款能夠發射激光武器的新型隱身「超音速噴氣機」,將在2030年投入使用。
未來戰機想象圖
到目前為止,美軍在第六代戰鬥機的研發上主要集中在概念開發、發動機研製和相關武器系統的配備等方面,並取得了實質性進展,這些成果為美軍第六代戰機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六代機想象圖
美軍希望第六代戰鬥機能夠支撐其奪取和保持未來戰場的空中優勢。特別是在美國「重返亞太」的戰略背景下,第六代戰鬥機的地位作用更是不可或缺。
美國研製出全世界第一架四代機F-22之後,世界各主要強國就在奮力追趕美國前進,先是俄羅斯研製了T-50,隨即中國拿出了兩款四代機殲-20和殲-31。
美國研製出全世界第一架四代機F-22
雖然四代機的定義尚有爭論,中美俄的理解也有所不同,但是仍然有一些共同認可的特點:隱形、超音速巡航、高機動性和超視距攻擊能力。然而近期,有俄羅斯軍事專家表示,隱形能力是四代機要素中最沒用的部分,中美四代機的發展思路有很大偏差。
仍舊採用傳統鼓包式光電系統的T-50
俄羅斯專家認為,F-22也好,殲-20也好,都是犧牲了機動性來滿足隱形特性,尤其是中國的四代機,由於發動機的落後,損失的機動性更大,完全不具備超音速巡航能力,而且鴨翼設計也大大損害了隱形特性,等於說是隱形和機動兩頭不討好,這種思想研製出來的戰機很可能將處於非常尷尬的境地,在戰時可能淪為「紙老虎(papertiger)」。
然而對於俄羅斯人的不屑,美國專家表示了不同意見,既然俄羅斯專家認為重視隱形能力的四代機很容易被俄羅斯的S-400或S-500防空導彈擊落,那麼俄羅斯又為什麼要斥巨資發展PAK-DA隱形轟炸機呢,這已經被視為俄羅斯未來戰略核威懾的重要組成部分,預計將投入幾十億美元研發,如果隱形能力真的沒用,那麼俄國人拿這些錢打水漂?同樣的道理,如果隱形技術真的沒什麼用,中國人會投入幾十億美元去研製四代機嗎?
殲20雙機伴飛
俄羅斯專家認為,可以使用高頻雷達來探測隱形戰機,比如C、X和Ku波段,但是美國專家認為,有一點必須要指出,就是雖然這些所謂的反隱身雷達能夠大概其探測到戰機的位置,但是俄羅斯卻沒有射程足夠遠的防空導彈,就算髮現了目標也造不成威脅。
中國殲31戰機
美國專家表示,事實上,F-22已經投入了實戰並且表現良好,美國和俄羅斯在四代機發展上的思路有所偏差,美國注重隱身,俄羅斯注重機動,而中國希望兼收並蓄,同時擁有美俄兩國的優點,中美俄誰的思路更加正確呢?紙上談兵永遠也分不出結果,不在戰場上短兵相接的話,一切都還是未解之謎。
相關文章
- 相關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