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級大地震席捲東京 1200億造超級戰艦徹底報廢 損失慘重
-
alphaP
- 02-11

7.9級大地震席捲東京 1200億造超級戰艦徹底報廢 損失慘重
在大自然的災難面前,人類是渺小的。一次巨大的地震,就足以摧毀船廠里投入巨資打造的超級戰艦:也許敵人的幾十枚炸彈和魚雷都達不成這樣的效果。
1923年9月1日,日本時間11點58分,東京西南發生里氏7.9級特大地震。整個日本經濟的核心地帶:關東地區全部陷入了地震的毀滅性打擊之中。當時日本最為繁華的東京、橫須賀等地全部化為一片廢墟。地震災害隨後帶來的是更為可怕的大火——因為地震發生時正是家家戶戶生火做飯的時候,火勢被颱風吹遍了城市,引燃了日本特色的大量木質建築......光是東京一地,死亡人數就達到了15萬。
雲集在城市和沿海地區的軍事設施和部門更是損失慘重。海軍行政機構海軍省、負責戰艦研發、儲存有大量資料和精密儀器的艦政本部與海軍學校都被徹底摧毀。而橫須賀造船廠的損失更是驚人:正在船台上施工、準備改造成航空母艦的天城號戰列艦在巨大的震撼中被從船台上震翻,整個艦體發生了嚴重扭曲。那珂號巡洋艦則被大火徹底焚毀。
當災難過去後,日本海軍的技術人員馬上對天城號戰列巡洋艦進行了受損勘測。最終的結果令人絕望:整艘巨艦的龍骨已經發生嚴重扭曲,部分結構鋼材甚至被地震扭成了麻花,艦體鋼板出現大範圍開裂。儘管天城號運用了日本最優質的鋼材、最精密的施工技術,但在地震面前,人類可憐的「科技成果」完全不值一提。技術人員得出的結論是:整艘戰艦的損害是結構性的、毀滅性的,沒有任何修復價值,徹底廢了。
計劃中的天城級戰列巡洋艦
要知道,這艘戰艦可是日本當時投了血本製造的超級武器。光是造出艦體和內部設施就已經花費了9000萬日元。如果根據購買力折算,大概相當於今天的1200億日元,可以造大半艘目前日本最為先進的宙斯盾型戰艦了。如果完成建造,造價更為驚人。
根據日本當時的計劃,天城級戰列巡洋艦就成為其夢幻的八八艦隊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設計的滿載排水量達到45000噸,裝備10門410毫米巨炮——其最大射程接近40公里,一枚炮彈就超過了1噸重,還沒有算上發射葯的重量。而巨彈的搭載量超過了1000枚。其最大航速竟然可以飆上30節!天城級計劃建設4艘,成為其挑戰英美海上霸權的主力。
但《華盛頓海軍條約》簽訂後,各國都必須削減自己手上的戰列艦數量。天城級在開工後也隻能中斷。不過,條約中允許美國和日本各使用戰列艦的艦體改造兩艘重型航母。日本馬上決定用已經完成艦體建造、最為先進和昂貴的天城級來進行。天城號和赤城號被定為了改造艦。
但這麼一震,昂貴的天城號別說改造航母了,已經徹底報廢了。這讓日本人損失十分慘重。天城號最終被就地拆解,當做廢鐵賣掉了。赤城號的建造船廠因遠離地震地區,基本沒有受到波及,最終被改造成了重型航母。而天城號報廢產生的缺額則由加賀號戰列艦補上。這艘戰列艦最終被改造成了航母。而赤城號、加賀號航母,是日本在1941年翔鶴級航母服役前,最大的航母。
赤城號航母
相關文章
- 相關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