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聊話題
  2. 生活時事
  3. 時事新聞

高雄左營、鳳山眷村「以住代護」5年免費住;修繕補助 最高每戶100萬元。申請收件5月底前截止

  • alphaP

  • 04-06

高雄左營、鳳山眷村「以住代護」5年免費住;修繕補助最高每戶100萬元。申請收件5月底前截止

14911718546401.jpg

▲高雄市文化局推出「以租代護」專案。(圖/翻攝自高雄文化局官網,下同。)


鄰近海軍左營基地的建業新村與鳳山的黃埔新村,目前正由高雄市政府文化局辦理「以住代護」專案計畫,以實質居住的修繕及管理維護以取代租金,歡迎對於文化推廣與保存有興趣的工作者或團體申請參與,共同將具歷史記憶的眷村空間,重新活化引入生命;獲選入住者自行施作,明德每坪補助1.5萬,黃埔每坪補助2萬元,從簽約簽約日起可居住5年。


這兩處眷村的前身,都與當年日本籌設「太平洋南進基地」有關。日本海軍於1937年(昭和12年)開始計畫興建左營軍港,1940年4月正式動工,軍區劃設後為解決大批軍官所需住的問題,日人在軍港附近區域規劃海軍官舍,成為戰後左營眷村的前身。

1491171854146.jpg

文化局表示,官舍建築形式因等級的不同而有所差異,最高階的日軍將級、大佐級軍官居住的是獨門獨院的房舍,位於軍區大溝以西廍後宿舍區的位置(為今日明德新村);以東則為雙併兩戶的建築(今北建業);依據日本海軍留存的國防部永久史政檔案,可以了解「廍後宿舍」檔案標示為官舍建材,南半部官舍為煉瓦(磚造)(為今明德新村和緯9路至緯12路間的建業新村、北半部為木造房舍。


文化局表示,依照海軍接收組接收營建數量統計,建業新村建物特色為雙拚住宅,建物建材在日據時期可分為煉瓦造及木造兩種,但空間隨年代的不同及空間需求,也有許多的建物改建為一樓平房或兩樓透天厝,因此目前現況不單隻保留雙拚建物,也可發現不少日據時期的圓方型抿石子門柱,高約170公分,因年代久遠而泛黃,或者因為補修門柱而產生色差等情況。

14911718554946.jpg

▲▼台灣有很多眷村紛紛展開活化,圖為台中霧峰光復新村。(圖/本報資料照)

14911718569093.jpg

文化局表示,至於黃埔新村的建物是日式建築,是二戰期間日軍為南進政策駐紮軍隊所興建的軍眷宿舍,二戰結束後,孫立人將軍於民國36年國共內戰時期,奉蔣介石之命考察全台軍事設施後,選定原日軍「太平洋南進基地」舊址成立陸軍訓練司令部,並調集「新一軍」數百名幹部在此訓練新兵、成立新軍,也於周邊選定日軍遺留眷舍安置這些幹部眷屬,成立誠正新村,成為台灣第一個軍眷村。


文化局表示,誠正的由來就是孫立人於貴州駐軍時設立的眷屬小學(當時名為陸軍子弟學校,民國28年創校於貴州都勻),誠正一詞有著濃厚的孫立人色彩;民國39年,黃埔軍校在旁復校,後更名「黃埔新村」,是高雄1930至1980年代作為軍事重鎮的具體象徵,現在位於黃埔新村南側的誠正國小也是因此而來。


文化局表示,高雄擁有獨步全國的海、陸、空三大眷村聚落,分別位於鳳山、左營、岡山等三個地區,是高雄發展文創產業的珍貴資產,這次該局獲得文化部眷村新星計畫補助,所以推出「升級版」以住代護計畫,希望透過這樣的概念將空置的眷舍再次導入人文元素,讓眷村不再隻是過去軍眷的住所,而是重新引入生命力的另一種生活空間。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指出,獲選入住者的修繕補助為自行施作,建業每坪補助1.5萬;黃埔每坪補助2萬元。以90萬元為上限。上述補助經費納入年度所得,依稅法相關規定辦理。近期自4月8日起至4月23日規劃在建業新村舉辦16場次36戶眷舍開放看屋的活動,有興趣的民眾可上網查詢相關資訊,詳細情形可搜尋「以住代護」關鍵字,上網查詢。

14911718564968.jpg

▲▼高雄前明德訓練班。(圖/記者陳涵茵攝)

14911718579183.jpg

==============

左營建業新村歷史

左營建業新村,源自日本海軍為建設南進基地,從昭和12年(1937年)開始籌劃左營軍港的構築,昭和15年(1940年)4月正式動工,軍區劃設後,為解決大批軍官所需住的問題,日人在離軍港較近的區域規劃海軍官舍,提供給軍官居住,開啟了戰後左營眷村的起源。


官舍建築形式因等級的不同而有所差異,最高階的日軍將級、大佐級軍官居住於軍區大溝以西廍後宿舍區的位置(為今日明德新村),是為獨門獨院的房舍;以東則為雙併兩戶的建築(今北建業)。依據日本海軍留存的國防部永久<史政>檔案,可以了解「廍後宿舍」檔案標示為官舍建材,南半部官舍為煉瓦(磚造)(為今明德新村和緯9路至緯12路間的建業新村、北半部為木造房舍。

建業新村為日遺建物甚多之新村,依照海軍接收組接收營建數量統計,此區建物特色為雙拚住宅,建物建材在日據時期可分為煉瓦造及木造兩種,建物特色多樣,但空間隨年代的不同及空間需求,也有許多的建物改建為一樓平房或兩樓透天厝。目前建業新村現況不單隻保留雙拚建物,也可發現不少日據時期的抿石子門柱,其特色為抿石子建材,高約170公分,為圓方型,因年代久遠抿石子以泛黃,而會發現眷戶補修門柱而產生色差,及石材的不同。

另,街道尺度也是當時日治時期所規劃保留至今。軍區宿舍與週遭的左營舊城聚落最不同,是擁有計畫性規劃的現代棋盤式道路,而舊城聚落則呈現自然生成的聚落紋理,且軍區內也設有道路交叉口的圓環、規劃多處防空洞以便戰時躲避。
===============

鳳山黃埔新村歷史

在鳳山土生土長,長期研究高雄眷村文化的顧超光教授表示,黃埔新村應該是全臺第一代眷村之一,甚至可能是最早的眷村,其建築型式為日式建築,保存完整,從歷史與建築角度來看,深具保存價值。黃埔新村,一個以黃埔為名的眷村,位在俗稱黃埔軍校的陸軍軍官學校正對面。以黃埔為名的眷村除黃埔新村外,尚有黃埔一到七村,但黃埔新村以其住戶的背景與建物的歷史而有別於其他以黃埔為名的眷村。黃埔新村看似一般的眷村,但這裡的眷戶主要是孫立人將軍的部屬,也因為孫立人將軍的遭遇而使這裡的眷戶與其他的眷村有所不同。黃埔新村的建物是日式建築,是二戰期間日軍為南進政策屯駐軍隊所興建的宿舍,這裡的宿舍不是供單身居住,而是供軍隊家屬居住,是他們在臺灣的家。這樣像家一樣的建物,卻在二戰後由他們的敵人也就是中國軍隊家屬入住,成為中國軍隊在臺灣的家。這樣的歷史貌似謬誤,其實正是黃埔一詞所隱含的時代背景與歷史意義。

黃埔一詞的由來是陸軍軍官校創立的地點在廣東廣州黃埔,所以陸軍軍官學校又稱黃埔軍校。創立於民國13年的黃埔軍校的歷史可以說是中國近代史的縮影,十九世紀末葉到二十世紀初世界正處於急促的變化,當時的中國也無法置身於全球化的變動外。孫中山雖然於1911年建立民國,但整個國家仍處於不穩定且四分五裂的狀況下,各地軍閥割據使得國家的統一無法達成,因此需要有一支具有中心思想且素質良好的武裝部隊。這樣的時空背景下,黃埔軍校成立了,在之後中國歷史的演進中,舉凡北伐、抗日與國共內戰,與黃埔有關的人士佔了很重要的地位,二戰時期所謂蔣介石的嫡系部隊幹部必須是黃埔出身,曾任中共總理的周恩來就是創校時的政治部副主任,後來中共建國後所謂的十大元帥就有五位出身黃埔。這樣的黃埔與歷史密不可分,是中國近代史上一個不可或缺的角色。

民國39年,黃埔軍校在臺灣鳳山復校,自此在臺灣落地生根,仍繼續培養中華民國陸軍幹部,黃埔一詞成為傳統在臺灣延續下來,而在廣州的舊址則成為古蹟供人參觀。

黃埔新村最早的名稱是誠正新村,是非屬蔣介石嫡系的孫立人部屬眷舍,誠正的由來是源於孫立人於貴州駐軍時設立的眷屬小學,誠正一詞即有濃厚的孫立人色彩;民國39年,黃埔軍校在旁復校,後更名「黃埔新村」,現在位於黃埔新村南側的國小仍保有誠正之名。黃埔新村的建物是日軍遺留下來的眷舍,孫立人將軍部隊昔日在緬甸與日軍激戰,來到臺灣後卻長住在日軍眷舍,歷史的發展往往出人意料。這些軍人年少時與日本人打仗,後來又遠離家鄉住進日本人原有的家,有的帶原眷屬,也有的娶了在地臺灣女性,從此在臺灣落地生根。原有的日軍眷舍或為單棟獨門獨戶或為雙拚式雙戶,但由於居住空間的不足,於是充分利用空間,前後加建左右分隔,卻也有機的衍生出屬於眷村特有的建物景象。這樣的家雖然擁擠,卻也是二代眷戶一輩子的回憶。

現在雖然眷戶搬離,住進新眷村大樓,但家還是在,家門口種了數十年的老樹也在,處處遺留著生活痕跡。眷村的故事因時代更迭走到現在,我們期待因為你的入住參與,賦予老房子新生命,賦予眷村新時代意義,讓故事延續下去…

相關文章

  • 相關關鍵字:

精彩好文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