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聊話題
  2. 生活時事
  3. 政治新聞

美戰斧出盡風頭:中國長劍更勝一籌

  • alphaP

  • 04-12

14919707704651.jpg

上周五美國發射「戰斧」巡航導彈打擊了敘政府軍機場後,大家的目光又再次被吸引到它的身上。

美國曾在海灣戰爭中發射了288枚「戰斧」巡航導彈,其中80%擊中目標。自從美國使用各種型號的「戰斧」巡航導彈參戰以來,全世界都在熱衷於美國這種超遠距離的精確打擊手段。巡航導彈具有更快的反應速度,更短的準備時間,作戰半徑更長,打擊更精準的特點。

14919707851292.jpg

美國曾在海灣戰爭中發射了288枚「戰斧」巡航導彈,其中80%擊中目標

以美軍現役的主力「戰斧」BGM-109Block4為例,它的最大射程可達1500公里到2500公里(增程),巡航高度最低可做到7到15米,最大飛行速度可達每小時1000公里,戰鬥部最大重量達500千克(射程越遠,戰鬥部越輕),還可以選擇殺傷榴彈,子母彈,鑽地彈,EMP彈頭等多種攻擊載荷。

當「戰斧」巡航導彈和潛艇結合以後,遠程精確打擊能力和潛艇的隱蔽機動能力相結合,使得美國發動突然打擊能力與日俱增,而且還不用擔心敵方使用反導系統攔截。這麼簡單又實惠的辦法,美國自然大量採用,現在已經改裝了4艘巡航導彈核潛艇,累計600枚戰斧導彈可以被發射出去。

14919707861038.jpg

導彈發射

面對美國這樣的咄咄逼人態勢,中國的巡航導彈又如何呢?其實,中國研製巡航導彈的起點一點也不低,早在70年代即開始了巡航導彈的研發工作,隻不過名稱不叫巡航導彈,而是叫「低空面打擊武器」。

中國最早研製成功的巡航導彈「紅鳥」,陸射型射程為1800公里,潛射型射程為1400公里,其潛射型配備於攻擊核潛艇,並可以裝置於該潛艦的533毫米魚雷管上,以垂直方式發射;理想精度可達3米,速度0.9馬赫,巡航高度為15至7000米,全重1400公斤。

在發展思路上中國的巡航導彈更是博採眾家所長,尤其是建立美國的「戰斧」巡航導彈和俄製KH-55巡航導彈基礎上,一開始發展時就選擇了研製一款多平台通用型巡航導彈。

最初規劃時就有對地,反艦遠程版本,並且是以陸基型號為基礎,同步發展潛射、空射等多種型號並存。這就是大家所熟知的「長劍-10」系列。陸基版為「東風-10」巡航導彈,空基為「空地-20」空射型巡航導彈。

14919707869830.jpg

陸基版為「東風-10」巡航導彈,空基為「空地-20」空射型巡航導彈。

從2004年左右,中國開始有關的東風10的測試工作,2008年正式列裝部隊。除此之外,還有空射型與潛射型,空射型由轟6K掛裁,每架可以在外掛架上掛6枚。潛射型則由魚雷發射管發射,現役最新潛艇都可以發射。

中國研製巡航導彈雖然起步晚,但對研製巡航導彈的目標點非常高,經過中國科研人員的不懈努力,已經趕上了美國,2009年國慶閱兵時,長劍-10巡航導彈首次亮相,該型巡航導彈的射程超過了1800公里,並且實現了超音速巡航。

14919707873869.jpg

2009年國慶閱兵時,長劍-10巡航導彈首次亮相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三研究院主研發部主任王長青在接受採訪時說:「中國未來的巡航導彈將具有極高的人工智慧和自動控製能力。這將使操作人員可以通過指令實時控製導彈飛行路線。此外,新型導彈還可以擁有自動製導模式,甚至可以在飛行途中增加攻擊目標。

相關文章

  • 相關關鍵字:

精彩好文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