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聊話題
  2. 生活時事
  3. 政治新聞

台灣買F35也白搭 註定戰機剛起飛就要被跟蹤

  • alphaP

  • 05-01

14935613524414.jpg

日前,台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首次公開表達了想採購F-35的意願。總所周知,在當前大陸與台灣軍力此消彼長的大趨勢下,想單靠F-35來扭轉局勢,並以此「以武拒統」無疑是飲鴆止渴。

  台獨分子屬意F-35一大原因無疑是隱身能力,可是如果就地理角度而言,恰恰台灣這個地點就非常不利於F-35的使用。今天,北國防務特約撰稿人楊政衛就從軍事地理的角度說說這個問題。

14935612526298.jpg

  研究軍事絕不能不考慮地理環境,談論飛機當然也是。

  沒錯,飛機、導彈飛在空中,是可以越過地形障礙,但是不是說飛行器就不受地理因素的製約了呢?當然不是,要看牽涉到的尺度。

14935612533335.jpg

  剛有飛機、導彈時,航程、射程都不遠,雷達探測能力也不遠,在這種尺度下地形對飛行器較無影響。然而,隨著飛行器性能的提升,飛行器運用的尺度越來越大,那地理的影響又出現了。

  例如,最早的雷達探測能力不比眼睛好多少,後來雷達越看越遠,飛機大拉拉的飛就等於找死,所以就開始出現低空飛行戰術。

  低飛時,可以隱藏在地面雜訊中,早期雷達無法處理,後來雷達可以處理地面雜訊了,但低飛很多時候仍然有用,因為地球曲率的影響,可以讓低飛的飛機躲藏在高精度地面雷達視野之外。

現代戰機作戰半徑動輒破千公里,這個尺度可以跨國境,甚至深入敵境,至於這個跨國境、深入敵境的另可以發揮到什麼程度?就要考慮戰區當地的地理條件。

  如果牽涉到小尺度的國家,例如小如台灣地區、新加坡,窄如越南,那麼千公里的作戰半徑就是「戰略級」的,而如果牽涉到的是中國大陸、俄羅斯、美國,那麼千公里的作戰半徑就隻是「前線級」的。

14935612681249.jpg

  F-35這類隱身戰機的優勢大小,就必須考慮地理。

  隱身戰機的問世,最早就是針對蘇聯。而且冷戰時期美蘇不可能直接對干,所以當時的設想是在蘇聯周邊國家與蘇聯或華約國家對干。

  這主要是北約,因為北約跟蘇聯直接有陸地接壤,彼此都怕對方大規模入侵。以冷戰時的技術條件,用隱身可以讓雷達幾乎無效。

14935612702883.jpg

  那由鄰近的北約國家起飛的隱身戰機,就可以鑽蘇聯防空漏洞,蘇聯的戰略要地一定有很強的防空系統防守,但隱身飛機如果找到漏洞,可以繞開防區。

  即使是現在雷達技術強了許多,這個優勢也有,畢竟北約與俄羅斯交界很長。

 不過如果考慮現在的東亞地區,例如大陸與日本、韓國、台灣,或是日本與俄羅斯,那麼情況就不一樣了。這裡有大海為界,這與北約和蘇聯直接陸地相接差異很大,而這就不是當年隱身戰機的考慮背景了。

  台灣離大陸很近,距離比戰機作戰半徑小很多,照理說有很大的彈性做戰術機動而產生威脅,就像北約對俄國那樣。

  不過,台灣土地太小,以現在的雷達技術來說,大陸隻要在福建南、北放置雷達,範圍就可以涵蓋整個台灣。隱身戰機不可能同時對兩個以上方位差異很大的雷達隱形。

14935612919525.jpg

  為什麼呢?因為美國的隱身戰機主要依靠機身形狀實現,靠形狀的話雷達反射面積有方向性。理想的隱身飛機是把絕大多數方向的反射面積減到很小,特定方向就甚至比普通飛機大。

  最小值大約在正面,而翼前緣方向一定是最大值之一。所以例如兩個雷達相對於隱身飛機夾45度以上的話,對一個隱形就極可能完全暴露給另一個,要對兩個都隱形,那就隻能取平均RCS了。

  更何況大陸在福建等沿海地區不可能隻有兩部雷達在照射台灣。所以台灣的隱身戰機,不管是F-35,即便是最先進的F-22都很難逃脫一起飛就被掌握的命運,這不是科技問題,是地理問題。

14935612935070.jpg

  當然,我們不能否認F-35比起非隱身戰機當然有優勢,例如在現代防空系統下,一般飛機平均會在400-600千米被抓到的話,F-35或許能減少到150-200千米,等於是上一代雷達對上一代飛機的探測距離。

  因此,它有優勢沒錯,但如果使用它的人認為它是看不到的,那就可能過於大意而出現錯誤的戰術規劃。

  除了台灣,美國如果試圖在中國東北亞鄰國部署隱身戰機對付中國,也會面臨同樣的情況。

 

  以韓國為例,它距離中國較近,是有機會威脅本土,不過除非挑釁性的飛過朝鮮上空,否則必定要經過黃海渤海海域,而這裡的地形非常適合防空系統布署,四面八方都有雷達、防空系統,隱身戰機能否完全發揮出效果是要打大大問號的。

相關文章

  • 相關關鍵字:

精彩好文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