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聊話題
  2. 生活時事
  3. 政治新聞

這國剛背後搞的小動作危害巨大!中國是時候出重拳教訓一番!

  • alphaP

  • 05-18

1495073322892.jpg


14950731069376.jpg

作者:烽火戲諸侯

放眼全球,總有一些國家自不量力總以為「自己很牛」。比如有一個自稱「南亞老大」的國家,這個國家曾經「很不老實」,仗著有兩個超級大國的全力支持硬是和中國幹了一仗。開戰的結果是這國被直接揍得「鼻青臉腫」,「丟盔棄甲」,而且自此以後就換上了嚴重的「恐北症」。但這國不甘心失敗,隻要北邊的中國有什麼「風吹草動」,這國媒體就會大肆鼓吹「中國威脅論」,為自己」搞事情」不斷找借口試圖「一雪前恥」。最近,這國又開始動歪腦筋了!

5月15日《印度時報》報道稱,印度新建的「多拉—薩迪亞大橋」(Dhola-Sadiya)日前竣工,全長9.15公里,該橋為軍民兩用雙向雙車道,印度陸軍60噸重坦克可在橋上穿行。對此,美國國家利益網站軍情專家指出,這座橋將印度東北部阿薩姆邦和「阿魯納恰爾邦」(即中國藏南地區)兩地之間的空間距離縮短了整整4小時,大大提高了印度的兵力投送速度,同時大大增強了給中國製造「麻煩的機會」。

不僅如此,從去年12月開始,印度就與日本簽訂了《防衛裝備和技術轉讓協議》及《軍事情報保護協議》;今年以來,印度更是頻頻對中國搞各種小動作,企圖增強軍事存在感,。今年2月,印度海軍在西海岸舉行「TROPEX2017」軍演,包括印度核動力攻擊潛艇「查克拉」號超過60艘艦船參演。今年7月份,印美日三國海軍將在孟加拉灣舉行「馬拉巴爾2017」海上聯合演習。前不久,印度還與緬甸簽訂了3790萬美元的「魚雷"採購合同,給越南提供了6億美元的貸款。

印度還大肆購買先進武器,以抗拒中國和巴基斯坦。據統計,在過去的5年裡,印度進口武器的數量已經佔到了全球的14%,比第二名的沙特整整多出了一倍。而且,印度還打算在未來5年內投入300億美元用來購買其他武器,比如幻影-2000戰鬥機、俄羅斯的S-400系統導彈、坦克和武裝直升機等等。

14950731067921.jpg

印度為何針對中國屢屢搞小動作,非要和中國過不去?細思極恐,這背後有著深層次的原因:其一,印度自以為在南亞領土廣大,綜合實力強悍,無人敢和它爭鋒,總想當南亞老大,就把北面的中國設為假想敵,從而找借口擴大軍備;其二,改革開放之後中國綜合國力的飛躍性進步讓世界矚目,連美俄都得讓三分,這讓印度心裡很不舒服,印度感到崛起的中國帶給它的不僅僅是壓迫感,還有恐懼感;其三,1962年爆發的中印之戰在印度心裡埋下了「仇恨「的種子,印度不甘心失敗,至此都不肯承認當年的慘敗,總想變著法來尋找機會「洗涮」恥辱;其四,藏南地區是中國固有領土,印度其實占不到一點便宜,而中國的鐵桿盟友巴基斯坦一直是印度的宿敵,這讓印度很不爽。

因此,心胸狹隘的印度堅持認為,中國的崛起是阻礙它強大的根本原因。所以,印度屢屢想法設法增強自身軍事力量,就是要告訴中國和巴基斯坦,我其實很強大,在南亞我說了算。但是事實上,印度近年來雖然大搞軍備競賽,更新武器裝備,但由於其「內力」不足,所有的軍事裝備一直依賴進口,缺乏自主生產能力。一旦戰爭爆發,印度本國的軍工能力無法為印度提供龐大的戰備資源,國內混亂的政局更讓印度「顧頭不顧腚」。客觀來看,無論軍事,政治,經濟還是綜合國力都被中國碾壓,印度和中國根本不在一個檔次上,印度「打腫連充胖子」想要遏製中國的崛起根本就是一個笑話。

14950731077362.jpg

印度不吸取當年中印戰爭的教訓「苦煉內功」,反而變本加厲增強軍事存在感。現在不僅和美國眉來眼去,還和日本搞曖昧,隻要和中國有點過節的它都試圖過來,而且非常高調。今年2月份,印度居然厚顏無恥的邀請3名台灣」立法委員"訪問印度;3月份,與韓國建立了副外長、副防長(2+2)會談機製,並拉攏緬甸,試圖共拒中國。印度媒體更是唯恐天下不亂,肆意炒作中國軍事新聞,為擴大軍備不斷找借口。印度跳樑小醜的做法深深引起了鄰國的不安和警惕。就在上月中旬,中國和印度的鄰居尼泊爾還舉行了"2017薩加瑪塔"聯合軍演,,這讓印度感到非常痛心,因為長期以來,印度將尼泊爾看做是」自家人「,沒想到尼泊爾居然背著自己和中國搞軍演,而且是針對自己。

尼泊爾之所以這麼做,這和中國在國際事務上越來越強硬的作風,越來越大的全球影響力不無關係。多年來,中國一直奉行「和平崛起」的政策,對印度沒有什麼惡意,甚至希望和印度摒棄前嫌,加強合作,尤其是在經濟上的合作。但印度心胸狹隘,思想偏激,想法設法搞小動作來挑釁中國,給中國製造麻煩。日前,在北京召開的一帶一路再次彰顯了中國日益劇增的全球影響力,連本來不打算參加的美國日本韓國都派來了代表,所以印度最好識時務一點,卸下防衛的「毒刺」,順應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大潮。反之,印度如果一味的搞小動作,對中國的警告「置若罔聞」,必將為自己「愚蠢的行為」付出更慘重的代價。

相關文章

  • 相關關鍵字:

精彩好文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