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聊話題
  2. 生活時事
  3. 時事新聞

中國企業在全球狂收購!被酸「中國佬滾回去」

  • Sherry

  • 08-28
(source: chinatimes)
根據《中國時報》報導,近年來,中國大陸企業捧著大把鈔票,鎖定各國的家電、飯店或電影等產業瘋狂投資,讓歐美國家「皮皮剉」。彭博報導,從澳洲拒絕中國業者競標電力業者Ausgrid到英國審查中國投資核電廠,中國在全球掀起的併購和投資,已引發反彈。經濟學家表示,這波抵制中國併購行為的反對聲浪是「史無前例」。「拒絕海外直接投資所隱含的指控比貿易更強烈,」雪梨科技大學澳中關係研究所副所長James Laurenceson表示,以國家安全為由來拒絕中國對外投資,其暗指的是對中國的不信任,且可能暗藏邪惡的企圖。
「中國企業」的圖片搜尋結果(source: google)

中國企業大舉併購挑動國安敏感神經也非無往不利,如對飛利浦子公司及電腦硬碟西部數據的投資都鎩羽而歸,然而中國家電廠「美的集團」上月收購全球最大工業機器人廠商德國「庫卡」(Kuka),過程中,雖遭德國政府反對、業界也擔憂庫卡技術外流,還曾尋求其他歐企來收購「庫卡」,結果無功而返,最後仍落入中國人手裡。當然也不是所有國家都築起高牆,拒中國企業於門外,像剛舉辦完里約奧運的巴西,今年就吸引大量中國投資,助當地企業帶領巴西度過幾十年來最長的經濟衰退。
「機器人廠商德國「庫卡」」的圖片搜尋結果(source: google)

中國掀起收購浪潮所引發的國家安全爭議時有所聞,但此次抵制中國行為卻超乎預期,連以往對中國相對友善的澳洲和英國也加入拒絕中國投資的行列。Rhodium Group追蹤國際資本流動的經濟學家Thilo anemann認為,出於國家安全疑慮,這波反中國併購的聲浪是前所未見。

此事被報導出來之後,許多人紛紛發表看法與言論,有人認為是國外企業業績差,造成營收的虧損,被中國企業收購,相對之下對這種方式對原本的公司更有利,中國企業的加入讓原公司安全有錢賺,因此很多企業其實是想被中國企業收購,以現今而言,全球經濟陷入低谷期,也只有大陸企業才有充足的資金,能夠給出最優惠的收購報價了,其他的也沒有多少選擇了!當然也有人持反對意見,讓中國企業大量的在國外公司投資實為不妥,他們認為中國可以收購別國企業,別人卻不能收購中國企業,這就是中國人至上主義!更有人覺得目前全球經濟想要往前是非常困難的,沒辦法投資別人就自己創業,這才是好事,因為投資的公司也不一定保證穩賺不賠,因此對於中國企業也不一定是好事!而且國際間的投資企業、收購公司常常發生,其實根本就不需要大驚小怪,中國企業有錢,牠們就用錢去併購其他企業,當然也因此縮短自行開發的時間,而被併購的一方,因為害怕技術外流而拒絕合併,這些都是正常的商業行為,而公司通常會被併購,大多數是財務出現問題,如果不願易被國外企業被併購,就只能等著破產,最後還不是一樣走上拍賣,所以這種見怪不怪,其實沒差。

每個企業公司都會先考量合併帶來的效益是好是壞,但是這次的反中國併購還真是前所未見呢!把這篇文章分享出去吧!

原文出處:chinatimes

精彩好文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