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聊話題
  2. 生活時事
  3. 時事新聞

如果李濤李艷秋復出

  • alphaC

  • 05-31

李濤主持的「2100全民開講」已停播1年多,最近因國民黨大敗;李濤與李艷秋夫妻檔聯手出現在新聞評論,似有捲土重來之勢。

「2100全民開講」開播20餘年,可說政論節目之先河,觀眾call-in,針砭時事,揭發弊案,雖然有時流於聳動空泛,但大體還算不錯的節目,至少比現在一些“×××捲風”、“××時刻”主持人語氣誇張,卻盡說小道消息、靈異鬼怪之事好太多。

想到我在2005年《天下》雜誌寫了一篇文章,〈最大一次財富重分配:誰來監理金控巨獸〉,2100節目跟進熱議,這是第一次對民進黨政府有組織、有實據的揭弊調查,證實電視與雜誌(深度報導)聯手,可以發揮一定的影響力。

如果李濤及李艷秋再回來主持政論節目,應該有不同的定位。綜合CNN、FOX、BBC及美國公共電視台優秀的政論談話秀,可以歸納出幾個原則。

首先主持人應該視節目為平台而不是個人秀的,所謂平台是各方人士到此交流意見的地方,因此應給各方人士同等發言機會,CNN政論談話秀通常先把麥克風交給需要辯解的人,因為白天的新聞已經不斷播放攻擊的人和新聞,晚上節目就得求公平,讓辯護人先講,例如白天新聞裡抨擊政府哪項施政錯誤,在晚間政論節目就應該先讓政府解釋立場,而且一定要給3到5分鐘時間可以讓其充分表達,媒體裡的第一印象最重要。如果觀眾已成定見,就很難改變。

高水準政論節目應該談有高度的政策,例如台灣目前及未來面臨最大問題是經濟,是世界各國都在努力簽訂自由貿易區時,台灣如何生存的問題;是在台灣如何能發展出新產業(一個新產業發展出來,大約要7年,馬政府如一開始執政,就發展新產業,現在已水到渠成,沒有新產業就容納不了年輕人就業,也無法提升工資)。國民黨這次敗選最大原因仍然是經濟低迷,而台灣人素質高、肯吃苦、有創意,不應隻創造出這樣的經濟成果。

其次,節目應該避免人身攻擊,但仔細問責,例如最近兩年,台灣不管發生大事小事,都怪罪馬英九,身為最高領導人,他是應該概括承受所有責任,但不檢討製度、關鍵點、責任歸屬,媒體隻能造神和毀神,對追求真相,社會良性發展沒有助益,下一任總統也無法帶領台灣起死回生。

例如現在為止,高雄氣爆,沒有媒體再仔細追究,到底中央政府要負怎樣責任,地方政府要負怎樣責任,都沒有釐清,隨著花媽順利當選,問題更是不了了之。

政論節目也可加入軟性議題,例如政府應如何鼓勵文化創意產業,科技創新產業如何孵化,並介紹一些創業典範,不必每天都劍拔弩張,台灣人民實在需要心靈調養。

最後,政論節目主持人應以觀點、高度,取得觀眾信任,而非頻頻改變造型,例如戴著墨鏡、穿花襯衫,或者拿著仙女棒,國外的男女政論主持人造型從來不搞怪,因為他們本身就要表現出理性、沉著、有思考力。

參考來源

相關文章

  • 相關關鍵字:

精彩好文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