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聊話題
  2. 生活時事
  3. 公益關懷

入秋後,身體最愛你做這3件事!身體好的人都偷偷在做!

  • 10-19

進入10月後,天氣逐漸轉涼,晝夜溫差增大,秋意越來越濃~
不過,秋冬也是各種疾病肆虐的季節,所以,想要舒舒服服過好下半年,最好了解一下“身體最愛你做的這3件事”!

秋燥傷人,滋陰潤燥 到了十月,秋燥襲人,理當補水。不過,補水不只是猛灌涼白開,還要滋陰! 滋陰,是一個很常見但又不容易理解的詞。
簡單來說,滋陰≈高階補水。
滋陰比普通補水高階,在於它能緩解身體各個器官的“渴”。如,嘴巴渴,滋陰能生津。面板渴,滋陰能潤燥。腸道渴,滋陰能潤腸。
所以,一個陰液充足的人,從外表上看,是細膩、滋潤、嬌嫩的,即使在空氣乾燥的十月,面板也能呈現出瑩潤的狀態,而不是鱗片四起、皮屑亂飛。
中醫講女性屬陰、男性屬陽,並不一定是女人身體中的水比男性多,不過是女性的“保水力”比男性好罷了——也正因如此,女性的面板多比男性細嫩些。

當然,滋陰的內涵比補水廣泛得多,這是一種令人沉靜、內觀、穩定、平和的力量。

推薦一款滋陰鎖水茶:

材料:石斛5克,枸杞子5克,無花果10克,黃芪5克。
一日一劑,復煎一次,每週三劑,連飲三日。每次加水約1000毫升,代茶飲。
煎煮方法:
1、養生壺煮法:全方入養生壺,按花茶功能鍵,自動煎煮到保溫功能即可。
2、家常煮法:明火大火煮開,小火煎煮15分鐘即可。
提醒:
1、適用於陰虛缺水所致的面板乾燥、咽乾口燎、乾咳,不適合於急病病人如感冒、腹瀉初期,也不適用於暴飲暴食、消化不良所致的口乾舌澀。
2、無花果若為整粒,可切開或剪兩道口,茶味更香甜,效果更好。

秋天打個底,冬天好進補 秋天後,陽氣慢慢轉為收斂,陰氣逐漸旺盛。因此,要順應天時,秋天就得注意滋養陰氣,少吃辛辣助陽之物,以免妨礙陽氣收斂。 上邊咱們說了秋天要滋陰,具體來說,大家可以吃一些補陰的東西,如花旗參、石斛等。日常燉水魚湯、蛤蚧瘦肉湯,滋陰的同時,又不會傷陽助熱。
像沙蔘、玉竹、雪梨、百合、銀耳、蜂蜜、白蘿蔔,不僅養陰,更能潤燥潤肺,收斂肺氣,順應秋天氣機肅降之時令,都很適合秋天食用。

做成湯譜,常見的有沙蔘玉竹老鴨湯、銀耳百合蓮子湯、南北杏燉雪梨、白蘿蔔燉豬骨等。
此外,酸性食物有生津之效,減輕秋季舌幹少津。如葡萄、橘子、柚子、橄欖、烏梅、山楂等。如葡萄、橘子、柚子、橄欖、烏梅、山楂等。
需要注意的是,在進行進補前,還得先“打個底”,否則到冬補之時,容易“虛不受補”,主要有兩種人需“秋打底”↓↓↓
一是脾胃虛弱的人,即形體消瘦,平素經常消化不良、容易拉肚子、胃口不佳的。
這些人秋天適合吃一些健脾益氣的中成藥,比如香砂養胃丸。淮山、白朮、薏米、茨實、山藥,有健脾養胃的效果,可以用來煲湯或煮粥。

二是陰虛燥熱的人,他們多面紅目赤、口舌乾燥、大便祕結,性情比較急躁。
這類人本來就有虛火,冬季溫補,更致虛火上炎,進補後會長口瘡、牙疼、流鼻血,所以秋天要先清燥熱。
預防感冒,安然度過秋冬 因為秋天天氣轉涼,感冒的人越來越多,一個不小心就中招了。想要在秋冬過得舒舒服服,還得預防感冒~ 預防感冒的方法:
①晨起冷水洗臉,晚用熱水泡腳。
②平時應避免經常進出空調房間。
③夜間睡眠,最好稍微開點窗通風。
④衣著要適量,隨氣候增減,切忌過多過厚。
⑤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做到飯前、便後洗手。
⑥加強身體鍛鍊,提倡多在戶外活動,以適應寒冷刺激。
⑦飲食合理,做到主食輔食品種多樣,葷素搭配,多吃蔬 菜水果,不偏食挑食。

相關文章

  • 相關關鍵字:

精彩好文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