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聊話題
  2. 生活時事
  3. 公益關懷

渾身乏力沒精氣神,不是懶而是虛!這三種氣虛看看你是哪種!

  • 11-18

現今有不少年輕人回到家就直接窩在沙發上,或是直接來個“葛優躺”,不僅對什麼事情都提不起興趣,還氣短,說話都費勁。這類人往往都會被身邊的人唸叨,你怎麼這麼懶!實際上,中醫對此有專門的定義,那就是氣虛,氣虛的人精氣神不足,才會看起來如此乏力。

《黃帝內經》中早就指出:“百病生於氣”,意思是許多疾病的發生都與人體氣的執行有關。中醫講的氣虛,其實是指人一身之氣不足,以氣息低弱、臟腑功能狀態低下為主要特徵。
如果我們伸出舌頭,照鏡子觀察一下,發現自己舌邊佈滿了齒痕,這便是氣虛的表現。這樣的人往往會出現神疲乏力,精神不振,四肢懈怠,自汗,動輒氣喘,面色淡白,語音低微,頭暈耳鳴,舌苔滿布,脈弱等症狀。

氣虛分三種,看看你是哪一種?

氣虛主要分為腎氣虛、脾氣虛以及肺氣虛。 肺氣虛
原因:缺乏運動
症狀:氣短、語言低微、自汗、易感冒等
補氣方法:多用黃芪。

黃芪又稱小人蔘,與人蔘的作用相似,都是補氣的佳品,不同的是人蔘是大補元氣,作用十分迅猛,一般人不能輕易用,而黃芪補氣更為溫和一些,而且固表作用比人蔘更強。做法上建議以湯和粥為主,這類食物即使是氣虛的人吸收起來也不費力。把黃芪和百合一起做成粥,還可以在煮雞湯時放上一些,都是補氣的好方式。

腎氣虛
原因:身體透支、熬夜、疲勞工作
症狀:腰痠、周身乏力、手腳不溫、腎氣不足

補氣方法:肉蓯蓉。肉蓯蓉生長在我國西北的沙漠地區,被稱作“沙漠人蔘”,因其味鹹,鹹能入腎,補腎作用明顯。
脾氣虛
原因:長期食用寒涼、過於油膩的食物
症狀:腹瀉、四肢無力、不易消化等
補氣方法:可以選擇黨蔘、山藥做粥,也可以加上一些大棗、白朮、蓮子和茯苓,這些都是補氣的好材料。

特別推薦補氣食療方 山藥薏米芡實粥 用幹懷山藥500克,如果自己有鮮的懷山藥,可以洗乾淨,不去皮,切片,然後在太陽還沒有出來之前,放到外面風乾,這樣太陽晒得厲害也不會變黃,而若是太陽出來後拿出去晒的,會變黃,這是傳統的方法。

然後再準備芡實(有收斂、固腎的作用)150克、薏苡仁750克。然後把懷山藥、薏苡仁、芡實拿到加工糧食的地方請他們幫忙打成粉末。
做好以後,每天取一或者兩調羹,放入小米,或者大米中,熬粥,每天喝一次,堅持一個月左右,體質會有一個明顯的改善。
本文參考資料:
①《健康時報》2018-09-21《你不是懶只是虛》
②《健康時報》2016-01-07《氣虛熬點山藥粥》
編輯:步雯

相關文章

  • 相關關鍵字:

精彩好文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