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朋友, 無需「討好」! 4 大原則,教你看清職場「誰」不宜深交!!
-
- 12-03

一個良好的職場關係,讓你在職場中更順心。
對上司——先尊重後磨合;
對同事——多理解慎支持;
對下屬——多幫助細聆聽
其實,辦公室關係最根本是「做人」問題
與身邊同事處理好關係,平時有效溝通則是在職場中生存的基礎
那麼在職場人際交往中,有什麼事情是不能做的呢?
很經典!職場生存 4 大原則:
1. 人際關係的真誠原則
真誠是打開別人心靈的金鑰匙,因為真誠的人使人產生安全感,減少自我防衛。
越是好的人際關係越需要關係的雙方暴露一部分自我。
也就是把自己真實想法與人交流。
當然,這樣做也會冒一定的風險,但是完全把自我包裝起來是無法獲得別人的信任的。
2. 人際關係的主動原則
主動對人友好,主動表達善意能夠使人產生受重視的感覺。
主動的人往往令人產生好感。
3. 人際關係的交互原則。
人們之間的善意和惡意都是相互的,一般情況下,真誠換來真誠,敵意招致敵意。
因此,與人交往應以良好的動機出發。
4. 人際關係的平等原則
任何好的人際關係
都讓人體驗到自由、無拘無束的感覺。
如果一方受到另一方的限制,或者一方需要看另一方的臉色行事,
就無法建立起高質量的心理關係。
最後,還要指出,好的人際關係必須在人際關係的實踐中去尋找,逃避人際關係而想得到別人的友誼只能是緣木求魚,不可能達到理想的目的。
我相信,受人歡迎有時勝過腰纏萬金。
職場教戰守則:
工作遇到困難的時候,滿腹牢騷是無濟於事的,要抱有正面的態度,著眼於有益的事情。
清楚你的人生目標、使命及長遠計劃,列出一份你個人的成績及獲得的利益,
每當你懷疑的時候,便拿來作參考。
與抱有正面理想的人為伍,要避免問那些「為什麼「的問題,將焦點集中在工作上,學會心胸開闊。
1. 交淺言深者不可深交
初到公司,可以透過閒談而與同事溝通,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
但是有一種人,剛認識你不久,便把自己的苦衷和委屈一古腦兒地向你傾訴。
這類人乍看是令人感動的,但他可能也同樣地向任何人傾訴,你在他心裡並沒有多大的分量。
2. 搬弄是非的「饒舌者」不可深交
一般來說愛道人是非者,必為是非人。
這種人喜歡整天挖空心思探尋他人的隱私,抱怨這個同事不好、那個上司有外遇等等。
長舌之人可能會挑撥你和同事間的交情,當你和同事真的發生不愉快時,他卻隔岸觀火、看熱鬧,甚至拍手稱快。
也可能慫恿你和上司爭吵。
他讓你去說上司的壞話,然而他卻添油加醋地把這些話傳到上司的耳朵里,如果上司沒有明察,屆時你在公司的日子就難過了。
3. 惟恐天下不亂者不宜深交
有些人過分活躍,愛傳播小道消息,製造緊張氣氛。
「公司要裁員」、「某某人得到上司的賞識」、「這個月獎金要發多少」、「公司的債務龐大」等等,如果有這種人對你說這些話,切記不可相信。
當然也不要當頭潑他冷水,只需敷衍:「噢。是真的嗎?」
4. 順手牽羊愛佔小便宜者不宜深交
有的人喜歡貪小便宜,以為「順手牽羊不算偷」,就隨手拿走公司的財物,比如訂書機、紙張、各類文具等小東西,雖然值不了幾個錢,但上司絕不會姑息養奸。
這種佔小便宜還包括
利用公司的時間、資源做私事或兼差,總認為公司給的薪水太少,不利用公司的資源撈些外快,心裡就不舒服。
這種佔小便宜看起來問題不嚴重,但公司一旦有較嚴重的事件發生,上司就可能懷疑到這種人頭上。
5. 被上司列入黑名單者不宜深交
只要你仔細觀察,就能發現上司將哪些人視為眼中釘,如果與「不得志」者走得太近,可能會受到牽連,你縱然不與之深交,也用不著落井下石。
避免深交,但需要與之溝通。
當你新進公司時,應當表現得友善大方,主動與人交際。
比如:邀請同事共進午餐或晚餐,尋找機會請教工作上的問題,藉此表達你願意配合同事工作的善意。
總而言之,真正的朋友,不需要你刻意去「討好」
讓自己變得有價值,比做個「有錢」人更重要!
相關文章
- 相關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