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聊話題
  2. 生活時事
  3. 公益關懷

「不必把太多人,請進你的生活裡」一位成功女子的自白

  • 12-20

01.

討論版上曾經有人提過這樣一個問題,有哪些東西,雖然常見卻可以給人帶來極大幸福感?
出乎意料的是,很多人回答的是電視。

理由也寫得頗為觸動人心:有了它做背景音,即使一個人在家也不會顯得那樣冷清。電視聲音的存在,讓孤單的你覺得自己彷彿不是一個人。

大概很多很多人,都經歷過這樣孤獨的時刻。
孤獨就是這樣一種東西,很多時候我們會忘記它的存在,然而又在很多毫無防備的時刻,突然被它控制了自己的心。

孤獨是什麼?

孤獨,有時候是一個人,是興沖衝做了好幾個菜卻要擔心吃不完,
是出去逛街看到第二件半價卻高興不起來。

孤獨,有時候是兩個人,是明明面對面坐著對方卻只顧著低頭玩手機,
是明明在互相交談卻怎麼也觸及不了彼此的內心。

孤獨,有時候是一群人,是明明高朋滿座、觥籌交錯,卻覺得大家說的話、做的事都是那樣的無意又無趣,身處洶湧人潮、望著滿滿噹噹的通訊錄卻更覺得無人可以交心。

02.

村上春樹在《挪威的森林》裡寫到,「哪有人會喜歡孤獨,只不過是不喜歡失望。」
是啊,其實找一個伴並不難,只是不是所有人都能填補你的內心的窟窿。

起初,以為孤獨是無人為伴、形單影只,後來,當生活裡明明擠滿了來來往往的人我們卻依然察覺到孤獨的存在,才意識到,孤獨並非身邊無人,而是心中無伴。

有些人,在一起只會讓你覺得孤獨更甚,
讓你驚訝的發現,原來低質量的相處,還不如一個人單著來得舒服和有益。

聽過這樣一句話:不必把太多人請進你的生命裡,你以為他們能填滿你的生活,但若他們走不進你的內心,也只是徒然的把你生命攪擾的擁擠不堪。

曾經有人做了這樣一個實驗,邀請了五個人進行測試。
實驗要求他們篩去微信通訊錄裡那些一面之緣的人、那些因為工作才產生聯繫的人、那些曾經很熟悉如今已陌生的人。

五個人接受測驗的人,原本每個人Line裡都有上千人,
在重重篩選之後,最終都不過剩下兩個或是三個。

看到這個數字,所有人都陷入了沉默。
當我們的生活剝去重重矯飾,重要的人究竟還剩下幾個?

03.

當我們忙著在社交軟體裡活躍,
忙著在各種各樣的圈子里活動,
最後發現忙忙碌碌的盡頭仍然是無盡的虛無。
很多人不過是:朋友,算不上;人脈,夠不著;快樂,只是吃飯喝酒、不過腦的閒聊。

當你有了掏心窩子的話,無法跟他說;
當你有了深度的思考和感悟,無法與之交流;
當你有了困難和麻煩,又哪裡敢發過去求助的訊號,又哪有自信能被接納和幫助。

很多時候我們以為我們有很多,其實我們真正擁有的很少很少。
但少而精,或許才是為人處世的智慧所在。

叔本華說,「要么孤獨,要么庸俗。」

社交,不止意味著我們認識多少人,更有其質量的要求,否則,便只是渾渾噩噩地度過每一天罷了。

與其被低質量的社交塞滿,適當的取捨、適時的獨處或許才是我們更應該去做的事情。最重要的是把最珍貴的時間和精力,留給值得的人和事。

一個人的光和熱是有限的,不必把太多人請進自己的生活裡。
有些人不適合併肩,有些不值得留戀,有些人不過是拖累。

在懂你的人群中散步,跟讓自己舒服的人在一起,有所取捨,才是對人生的不辜負。

小和尚說,學會與孤獨握手言和,才是真正內心強大的表現。

相關文章

  • 相關關鍵字:

精彩好文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