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傳統思維!創業路途不是「一步一腳印」,就一定能走得「穩」!
-
- 12-23

有個做電子產品的創業團隊開了場小型說明會。
演講上訴說產品製作優良,外包裝還請國外得過設計獎的團隊製作包裝。
這樣設計有什麼寓意、未來的可延展性、產品銷售性等講了10分鐘。
顏色搭配,交互性,用戶友善,講了20分鐘。
“問題是,你們的產品在哪呢?”有個投資人問。
“哦,我們還在打磨,目前還在概念階段,我們不能容忍一點點瑕疵。”
沒有產品一切都是空想,憑什麼拿出來說嘴?
一個老司機,多年開車無事故。
唯一的秘訣就是—快!他的車走高速公路,基本上是抓著把手屁滾尿流。
快,當然危險,但是開得快,會更加集中注意力,所以他全程完全沒有鬆懈。
清醒就開車,累了就休息。
快,反而成了他逼著自己更清醒的辦法。
小時候學騎自行車,學滑冰,什麼時候最容易跌倒?
不是騎得快的時候,滑得快的時候,是剛起步的時候,慢的時候。
因為慢就沒有平衡,因為慢就會想東想西,這邊想著,那邊撲通下就摔了。
小孩都有個體會,走在一個窄窄的臺階上,怎麼能穩?跑起來就穩了!
跑起來才不摔跤;開得快才安穩;不凡是拘泥於細節才能成功。
有一個老總說他在公司設置了一個獎,員工若不小心把公事搞砸了,可以領100塊錢。
這是什麼鬼政策?
他說:“動起來才會犯錯,我就得讓大家動起來。”
大部分的人從小被教育,要一步一個腳印,每件事情都不要快,不要急,不要慌。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步步為營穩紮穩打。
可為什麼那些一步一個腳印的人,最後都失敗了。
投資人觀點:“上來先擺架子的公司基本上都會倒閉”。
一個小公司要什麼logo設計?一個連50個用戶都沒有的公司做什麼App?
一個連自己做什麼都不知道的公司搭什麼公司架構?
別再說什麼紮實和穩定,那不過是給沒有遠見、不願冒險和不肯集中注意力找藉口罷了。
相關文章
- 相關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