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美,人更美」佛曰:女人極致的美,是「相由心生」!
-
- 01-06

一直認為,稱讚一位女性美貌的極致用語,不是閉月羞花,不是一笑傾城,更不是被現代人用濫了的“美女”,而是“菩薩”二字。
每當我們提及“菩薩相”的時候,一個溫婉可親、端莊玉潤的形象就會浮現在腦海。
“菩薩”一詞不僅寓意了女性姣好的容顏儀態,更涵蓋了女性最優秀的品質——慈悲純良。
一、稱讚女性美貌的極致,不是“美女”,而是“菩薩”
人人都說“好女如佛”。
面如滿月,目若青蓮,低眉生慈,回眸肅穆,步步生蓮,吐氣若蘭,行則上善,動則若水。
每當我們提及“菩薩相”的時候,腦海中總會浮現出一個溫婉可親、端莊玉潤的女性形象。
“菩薩”不僅寓意女性姣好的容顏儀態,更涵蓋了女性慈悲純良的品質。
“菩薩”本是佛教中的音譯詞,是“菩提薩埵摩訶薩埵”的簡稱,可以翻譯為“覺有情”。
即一切有情感、有靈性的生命覺悟之意。
既然容顏只是曇花一現,還有必要花“一百大劫”時間去修正容顏嗎?
有謂美容、美顏、美姿,不如美心。
只有心底的明媚,才能滋養出曠日持久的賞心悅目。
二、想要美好相貌,就得讓自己心境明媚
《無常經》:“世事無相,相由心生,可見之物,實為非物,可感之事,實為非事。”
即相由心生,一個人有怎樣的心境,就有怎樣的面相。
一個雕塑家,喜歡雕塑妖魔鬼怪。
有天照鏡子時,他突然發現自己變醜了。
醜,並不是說膚色五官改變了,而是指神情神態很是兇惡古怪。
於是他遍訪名醫,但均無法治癒。
一次,他遊歷一座廟宇時,把心中苦悶給廟中長老說了。
長老說,我可以治你的病,但不能白治,你得先為我雕幾尊觀音像。
雕塑家在塑造過程中不斷研究觀音像,模擬其慈祥、善良、溫和、寬仁之態。
雕完三尊觀音像後,他找到長老:“請你幫我治病吧。”
長老說:“不用了,你的病已經好了。”
雕塑家一照鏡子,五官果已變得神清氣朗。
這就是所謂的“相由心生”。
心裡想什麼,你就像什麼。
如果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人的相貌、氣韻每天都在發生著細微變化。
再端正的容貌,也不會一成不變。
可是它一定會隨著人心的動盪而此起彼伏。
愁苦,會生出相應的皺紋;快樂,則會有完全不同的歡顏。
世間幻變萬千,皆因內心意念而起,正所謂“有心無相,相逐心生;有相無心,相隨心滅。”
如果你想要美好相貌,就得讓自己心境明媚。
你以怎樣對待生活,生活又怎樣對待你,最終都會呈現在你的容貌上。
三、要養臉,先養心
平時我們都說“以貌取人”,其實說“以相取人”更為貼切。
取的並不是美貌,而是好看,好看是眉梢眼角見清風明月,是舉手投足裡賞心悅目,是在最落魄的歲月裡依然保持優雅與從容。
著名影星奧黛麗·赫本,年輕時風華絕代,老了依然絕代風華。她為何能成為女神中的女神?
秘訣就在她的遺言裡:若要優美的嘴唇,就要講親切的話;若要可愛的眼睛,就要看到別人的好;
若要苗條的身材,就把食物分享給饑餓的人;若要美麗的秀髮,在於有孩子的手指穿過它;
若要優雅的姿態,走路時要記住行人不只有你。
人之所以為人,是必須充滿精力,自我悔改、自我反省、自我成長,而並非向人抱怨;
當你需要幫助時,你可以求助於自己的雙手;
年老之後,你會發現自己雙手能解決很多難題,一隻手用來幫助自己,另一只用來幫助別人。
若要好相貌,先要心靈美,相由心生,心地善良才是最高貴的相貌,這才是女人真正的菩薩相。
相關文章
- 相關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