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聊話題
  2. 生活時事
  3. 公益關懷

腫瘤患者出現這六大症狀時,一定要去醫院檢查!

  • 01-25

惡性腫瘤之所以可怕,就是因為它具有極強的侵襲性、轉移性,尤其發生復發轉移後,死亡率非常之高。據統計,絕大多數腫瘤患者死於手術、放化療後的復發轉移。

目前,手術、放化療等常規手段,確實能消滅部分肉眼可見的癌細胞,但同時具有致命弊端:手術只能切除實體瘤,對血液、淋巴液中的癌細胞無能為力,這就為復發、轉移埋下了隱患。
而年紀大,身體狀態差的中晚期患者經受不起手術的創傷。放、化療殺傷力看似強大,但“敵我不分”,毒副作用大,嚴重破壞免疫、造血系統,為殘存癌細胞死灰復燃創造了條件。

癌症復發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原發癌的治療不徹底。
癌症的復發:稱為復發癌,如手術未切除乾淨,放療或化療不徹底,這時表面上癌腫消失.但還殘存有一些癌細胞,這些殘存的癌細胞在一定內外誘因作用下可引起癌症的復發。

癌症的轉移:稱為轉移癌,是癌細胞從原發部位侵入血管、淋巴管或體腔,隨血液或體液執行,並在遠隔部位或器官形成與原發癌同樣型別的癌症。轉移癌必須符合兩個條件;一是發生部位必須是原發癌的遠端部位;二是癌症的性質必須和原發癌相同。

只有惡性腫瘤才可發生轉移。轉移促使惡性腫瘤的擴散,對機體造成更廣泛、更嚴重的危害,同時也給癌症治療造成很大的困難。癌症的廣泛轉移,往往就是晚期癌症不能手術根治的主要原因。
由於癌症容易發生轉移,所以有時轉移癌先被發現,而後才找出原發癌。如頸部淋巴結腫大,有時是鼻咽癌病人首先發現的臨床症狀,經進—步檢查才發現是鼻咽癌。

兩者的共同點是:復發癌與轉移癌的發生(病理型別)都與原發癌相同。不同的是癌的復發是指癌在原來發生部位上生長,癌的轉移是指通過多種途徑擴散到身體的其他部位,復發是區域性的,轉移是全身性的。
所以出現以下情況要警惕癌症復發轉移!

出血徵象:出血也是腫瘤病人常見的症狀之一。腫瘤體壞死往往會引起區域性小量出血,但若腫瘤體侵蝕周圍的血管,則會造成嚴重的大出血。常見的有嘔血、黑便、陰道流血、尿血、流鼻涕、痰中帶血等。

阻塞徵象:體內任何管腔內的腫瘤體增大,都會引起管腔變化,最常見的是管腔狹窄,更有甚者會造成管腔阻塞。如食管內腫瘤增大,會造成進食時吞嚥困難、打噎甚至阻塞等;胸腔的縱隔腫瘤增大,就會使上腔靜脈和心臟受到擠壓而離位,造成靜脈怒張,出現供血不足,導致心慌缺氧;氣管和咽喉腫瘤增大,會壓迫氣管和咽喉部神經,從而出現氣短和聲音嘶啞、語不出聲的徵象;腹膜後腫瘤和前列腺腫瘤增大,會壓迫輸尿管,出現小便不暢或無尿等臨床表現的徵象。

體重下降:病人體重下降是癌症常見的體徵之一。病人通過治療後,體重應保持平穩。如果在較長時間內又出現原因不明的體重下降,就應檢查有無腫瘤復發的可能。同時體重的突然下降,也說明了家庭營養無法滿足患者的營養需要,這是腫瘤患者就需食用腫瘤患者專用營養品怡補康,給患者提供全面、均衡的營養,增強免疫力。

淋巴結腫大:患者通過治療後,應關注自身各部位的淋巴結是否腫大。可經常檢查淋巴系統,防患於未然。如頸下三角區(頸部、下頜、鎖骨窩)、腋窩、腹股溝等部。這些淋巴區域是腫瘤轉移的重要途徑,一旦發現腫大,應立即就醫。

疼痛徵象:腫瘤患者往往有轉移病灶,病痛非常明顯。一般多見於骨轉移。瘤體直接浸潤神經組織,或較大的瘤體壓迫了體內管腔,都可引起組織壞死和產生炎症,出現疼痛徵象。
發熱徵象:腫瘤病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發熱現象,這在臨床上稱為“癌瘤熱”。腫瘤組織壞死,瘤體侵入腹腔神經叢,腫瘤代謝物進入血流,腫瘤腦轉移等,均可引起發。

癌症的復發和轉移,主要與患者機體內環境的改變、機體的抗病能力下降等有關。原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院長王聖忠強調,腫瘤治療後6個月內是復發、轉移的“高危期”,尤其是前三個月更是腫瘤轉移復發的“高危關鍵期”。患者須謹慎對待。因此,定期複診是終身性的。

在恰當的時間、給予恰當的預防和治療,其實是可以有效降低腫瘤的復發轉移風險。
因此,為了減少復發轉移,建議補充腫瘤患者專用營養品怡補康、適度鍛鍊、定期複查、忌菸酒、改善不良情緒、提高免疫力等。這些都能對減少腫瘤的復發轉移起到積極作用。

相關文章

  • 相關關鍵字:

精彩好文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