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告!肝病患者的五個想不通,現在就讓醫生告訴妳!!
-
- 01-30

肝病的治療保健是個長期過程,在此期間,患者經常會遇到一些令人“想不通”的問題。現在就來幫大家分析一下產生這些問題的關鍵,並解除思想包袱。
“想不通”一
“本來好好的,怎麼生了點氣,病就加重得那麼厲害?”
問題關鍵:
不知七情中“怒”與肝的密切關係。
解析:
人們經常用“肝火旺盛”來形容一個人愛生氣、易著急、動輒發脾氣。祖國醫學認為:七情(怒、喜、思、悲、憂、恐、驚)過極,均可致病,其中尤以發怒對人體傷害最大,有“怒傷肝”之說。
生氣對肝病患者的影響顯而易見。古語說“怒則氣上,甚則嘔血及飧瀉”,因此肝硬化病人生氣大怒可引起嘔吐、嘔血和腹瀉。還有的肝病患者生氣之後可出現肝功能異常,甚至引發肝壞死。
所以,良好的精神狀態對肝病患者來說非常重要。肝病患者一般容易發脾氣,不僅本人要儘量調整好心態,避免“大動肝火”,同時家人和親友也要儘量關懷、理解他們,創造良好的生活氛圍。
“想不通”二
“用了這麼多藥,花了那麼多錢,病為啥還是不好?”
問題關鍵:
不瞭解治療肝病要少用藥、針對性用藥。
解析:
少用藥、針對性用藥當然能少花錢,但少花錢並不是最終目的。肝病患者之所以要少用藥,是為了避免肝損傷。因為肝臟是藥物代謝的場所,用藥太多特別是靜脈輸液過多,不僅增加肝臟負擔,使轉氨酶增高,黃疸加重,甚至可出現腹水、嘔血或便血,導致死亡。這也是“花錢買罪遭”“得不償失”的道理。
“想不通”三
“只是自己用了點感冒藥,怎麼就發生了肝衰竭?”
問題關鍵:
肝病患者的一次錯誤用藥可能會改變一生。
解析:
有些患者本來病情控制得很好,可是僅因感冒發燒,用了幾片退熱藥,或口服、靜脈滴注了某種抗生素,病情就急轉直下,重者甚至 久治不愈而亡。究其原因,是因為用了“易引發藥源性肝病的藥物”。
急慢性肝病、肝功能不全患者,若再用“傷肝藥”,可謂“雪上加霜”或“引狼入室”。很多患者長期精心調治的成果,就這樣毀於一旦,追悔莫及。
最常見的可致藥源性肝病藥物主要有:抗生素類、抗結核類、磺胺類及呋喃類、解熱鎮痛藥及非類固醇類抗炎藥、抗精神病藥、抗焦慮抑鬱藥等。肝病患者選用以上藥物時,一定要慎之又慎。
“想不通”四
“治療、治療,怎麼轉氨酶反而越治越高?”
問題關鍵:
不瞭解何時為清除或抑制病毒的最佳時期。
解析:
部分乙肝患者在治療期間無明顯不適,但在檢測肝功能時發現轉氨酶增高,甚至增高很多,為此對醫生頗有怨言。其實,這大多是機體免疫系統攻擊病毒時所導致的肝損傷,此時也是機體免疫力增強後抑制或清除乙肝病毒的階段。這時的治療往往是“釜底抽薪”,也是辨證用藥等措施抗病毒治療的最佳時期。
所以,肝病患者此時不要害怕或恐慌,再堅持一個階段的治療很有可能使乙肝病毒標誌物、HBV DNA載量有所改善,或清除病毒。此後肝功能可隨之逐漸好轉或恢復正常,達到預期治療目的。
“想不通”五
“不是說中醫治肝病效果好,驗方、祕方特別有效嗎?怎麼老是上當?”
問題關鍵:
不瞭解中醫藥治療肝病的真正優勢。
解析:
肝病確實是中醫藥治療的優勢病種,但其優勢不在“祕製、速效”,而在於其安全性、有效性、穩定性、廉價性的綜合特點。不瞭解這些科學性而輕信一些不負責的廣告,怎麼可能不“上當”?
中醫藥治療提倡個體化治療,可根據患者的不同表現,隨症加減,大大提高治療的有效性。同時,中醫藥能針對患者的整體情況進行調理,從而改善症狀、增進飲食、促進肝功能恢復,使遠期病情相對穩定。
另外,肝病治療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中醫藥價格低廉,能較大程度地減輕患者經濟負擔。因此,中醫藥治療肝病,無論從疾病因素還是經濟因素考慮,都是一個理想的選擇。
相關文章
- 相關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