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是種能力;不說,是種智慧」聰明人都該懂得「十條開口的秘訣」!
-
- 02-02

嘴厲害不如心善良,得理不饒人直接表現在說話上面。
說話表達自己是每個人的權益,但有些人會把話好,而有的人卻是利用話語傷人。
人為什麼有兩隻眼睛,兩個耳朵,一張嘴?
就是要告訴我們多看,多聽,但是要少說話,禍從口出也不是沒有道理。
發怒的瞬間,智商為零,一分鐘後則恢復正常。
人的優雅,關鍵在於控制自己情緒,用嘴傷害人,是最愚蠢的一種行為。
能控制自己情緒的人,比能攻下一座城的人更為厲害。
水深則流緩,語遲則人貴。
我們花幾年的時間學習開口說話;卻要花數十年時間學會閉嘴。
說,是一種能力;不說,是一種智慧。
【01】急事,慢慢說
遇到急事,如果能靜下心思考,再不急不躁地把事情說清楚,會給聽者留下穩重、不衝動的印象,從而增加他人對你的信任度。
【02】小事,幽默地說
善意的提醒,若是用玩笑的方式說出來,不會讓聽者感覺生硬。
他們不但會欣然接受你的提醒,還會增強彼此的親密感。
【03】沒把握的事,謹慎地說
對於自己沒有把握的事情,如果不說,別人也許會覺得你虛偽;但如果能措辭嚴謹地說出來,會讓人感到你是個值得信任的人。
【04】沒發生的事,不要胡說
人們最討厭無事生非的人,如果你從來不隨便臆測或胡說沒有的事,會讓人覺得你為人成熟、有修養,是個做事認真、有責任感的人。
【05】做不到的事,別亂說
俗話說“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
不輕易承諾做不到的事情,這樣會讓他人認為你是“言必信,行必果”的人,進而願意相信你。
【06】傷害人的事,不能說
不輕易用言語傷害他人,尤其在較為親近的人之間。
這會讓他們覺得你是個善良的人,有助於維繫和增進感情。
【07】傷心的事,不要見人就說
人在傷心時,都有傾訴的欲望,但如果見人就說,很容易使聽者心理壓力過大,對你產生懷疑和疏離。同時還會給人留下不為他人著想,想把痛苦轉嫁給他人的印象。
【08】別人的事,小心地說
人與人之間都需要安全距離,不輕易評論和傳播別人的事,這樣才會給人交往的安全感。
【09】自己的事,聽別人怎麼說
自己的事情要多聽聽局外人的看法,一則可以給人以謙虛的印象;二則會讓人覺得你是個明事理的人。
【10】尊長的事,多聽少說
年長的人往往不喜歡年輕人對自己的事發表太多的評論。
如果年輕人說得過多,他們會覺得你不是一個尊敬長輩、謙虛好學的人。
說話是藝術,無論日常生活或是職場皆受用無比。
言語可以是傷人的利器,更可以是獲得升遷的機會。
凡事說話細節都該注意,主管所看重的也許就是你無意間的某句話。
相關文章
- 相關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