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聊話題
  2. 生活時事
  3. 公益關懷

冬季練太極竟有這麼多好處,別嫌天冷偷懶了!

  • 02-18

太極拳是我們中華傳統的一門功夫。現如今,許多中老年男性女性都十分熱愛太極拳這項運動。太極拳可以治病,修身養性。下面小編就跟大家說說冬季練太極拳的對人身體的好處及要求和注意事項。

一、提高人體神經系統的調節與支配作用

人類依靠神經系統的活動,以適應於外界環境並改造外界環境。人依靠神經系統的活動,使身體內各個系統與器官的機能活動按照需要統一起來。

太極拳的練習,對中樞神經系統起著良好的影響,因為太極拳一開始,就要求體舒心靜,排除雜念,注意力集中,用意不用力,這些都是對大腦活動的良好訓練。
此外,從動作上來講,太極拳的動作,練習時要如行雲流水,連綿不斷,如長江大河,滔滔不絕,“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行於手指,由腳而腿,而腰總須完整一氣”。

由眼而手部、腰部、足部,上下照顧毫不散亂,前後連貫,同時動作的某些部分比較複雜,必須有良好的平衡能力,因此需要大腦在緊張的活動下完成,也間接地對中樞神經系統起訓練作用。
這樣就提高了中樞神經系統的緊張度,從而活躍了其它系統與器官的機能活動,加強了大腦方面的調節作用。

二、促進人體新陳代謝

改善人體新陳代謝,是太極拳重要的健康因素。老年人的很多疾病是與新陳代謝的降低分不開的。因此,堅持打太極拳,對降低血液膽固醇含量,預防動脈硬化有良好的作用。

三、太極拳對心臟血管系統及呼吸系統的影響

太極拳的動作,包括了各組肌肉、關節的活動,也包括了有節律的均勻的呼吸運動,特別是橫膈的運動,因此它能加強血液及淋巴迴圈,減少體內的淤血現象,是一種用來消除體內淤血的良好方法。
全身各部骨骼肌肉的週期性的收縮與舒張,可以加強靜脈的血液迴圈,肌肉的活動保證了靜脈血液迴流,及向右心室充盈必要的靜脈壓力。呼吸運動同樣也能加速靜脈的迴流。

太極拳由於要求深長均勻的自然呼吸,且要氣沉丹田,呼吸的效果增加,也就更好地加速了血液與淋巴的迴圈,加強了心肌的營養,改善了心臟的營養過程,為預防心臟各種疾病及動脈硬化建立了良好的條件。
同時,太極拳深長的腹式呼吸,對提高肺臟的通氣和換氣功能,增加肺活量都有良好的作用。

四、打太極拳可路善人體各個系統的功能

例如,可增強心血管系統的功能,加強心肌收縮力,促進血液迴圈,增強心臟的活力;可提高呼吸功能。使氣體交換充分,血氧含量增高,改善末梢血液迴圈;可改善大腦的營養狀態,促進腦細胞的代謝。
使大腦功能得以充分發揮,有益於神經系統的功能改善,保持旺盛的精力和穩定的情緒;可改善提高內臟器官自身的血液迴圈,有利於臟器的功能;提高機體的免疫機能及內分泌機能,使機體的生命力更加旺盛。

運動還可以增強肌肉和骨骼系統的功能,增強肌肉關節的活力,使人動作靈活輕巧,反應敏捷、迅速,使骨骼的血液迴圈得到改善,延緩骨的老化過程。

冬天練習太極拳的姿勢要求

靜心用意,呼吸自然,即練拳都要求思想安靜集中,專心引導動作,呼吸平穩,深勻自然,不可勉強憋氣;
中正安舒,柔和緩慢,即身體保持舒鬆自然,不偏不倚,動作如行雲流水,輕柔勻緩;
動作弧形,圓活完整,即動作要呈弧形式螺旋形,轉換圓活不滯,同時以腰作軸,上下相隨,周身組成一個整體;

連貫協調,虛實分明,即動作要連綿不斷,銜接和順,處處分清虛實,重心保持穩定;
輕靈沉著,剛柔相濟,即每一動作都要輕靈沉著,不浮不僵,外柔內剛,發勁要完整,富有彈性,不可使用拙力。

冬季練太極有什麼注意?

不同的人,在鍛鍊過程中,都應該根據自身身體狀況,合理調控運動強度和量,強身健體,預防損傷。
作好準備活動在正式練拳之前,應做好準備活動,適當慢跑、徒手操使身體微微發熱,再適當壓壓腿、拉拉韌帶,做幾次半蹲起,尤其要把膝、踝關節充分活動開。
從簡單入手剛學太極拳時,最好是從簡單的入手,即先學簡化的太極拳,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以後,掌握了動作要領,才可以過渡到學習傳統的太極拳。

低重心運動要適宜太極拳特有的運動形式是膝關節始終處於半蹲姿勢,下肢運動負荷比較大,長時間、低重心的運動,很容易造成膝關節軟骨、韌帶損傷,引起疼痛。因此,在打拳過程中,不要過分追求“太極步伐”的低重心行拳姿勢,可把重點放在“走架”和精、氣、神的統一上。
時間不要過長練習時間也不宜過長,套與套之間要有一定的休息,不要把一套拳連續打好幾遍。

相關文章

  • 相關關鍵字:

精彩好文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