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聊話題
  2. 生活時事
  3. 公益關懷

可怕!順產下面原來還要被剪1刀!!

  • 09-23

大家好,我是小寶貝媽媽經小編CA!今天要來說說關於「注意!順產下面原來還要被剪一刀!」的事!不知道大家對於這個有多了解呢?一起來看看吧!

 

順產是一種分娩方式。順產比剖腹產好多了,至少生完後還是完整的,沒有缺陷。這對愛美的女性來說是個最大的誘惑。剖腹產是一種手術,會給產婦帶來損害,無論從心理還是身體上。

例如麻醉意外、術中或術後出血、產後護理不當等。手術中膀胱、輸尿管、腸管的損傷,術後感染如腹膜炎、敗血症等。剖腹產產後出血率較高,產褥感染率為陰道分娩的10~20倍,產婦死亡率為陰道產的5倍,順產是符合人類的分娩方式。

(source: toutiao)

從生孩子角度我們主張是自然分娩,因為這是對媽媽和寶寶最安全的,具體說自然分娩,寶寶的肺、且都要受到產道的擠壓,這個擠壓對小寶寶是有好處的,有的人為什麼選擇剖腹產,其中一個理由就是避免對孩子大腦的擠壓,說出生以後孩子聰明,其實這個說法是完全錯誤的。

生孩子順產時有的產婦要被“側切”,許多人不明白為何自然分娩還要被“剪一刀”。專家表示,側切也有指徵,並非人人都要被切。實際上,生孩子是一個自然的過程,國際上認為醫療干預越少越好。最近幾來,產科醫生也正在轉變“會陰側切是常規做法”的觀念,在分娩過程中,醫護人員會盡量給產婦保會陰,有的醫院會陰側切的比例控制在30%到40%。問題是,到底什麼是會陰側切術,為什麼時至今日又不提倡了?

(source: toutiao)

會陰側切術是為了胎兒順利出生的一種手術,會陰側切術是在會陰部做一斜形切口。側切可以防止產婦會陰撕裂、保護盆底肌肉。國內進行一胎順產側切的原因除了生理原因之外更深層的問題是醫療事故倒舉制度。若因未實行側切導致順產產婦會陰撕裂,產婦打官司時院方可因未行側切而承擔所有責任。所以在大陸為避免出現意外情況,公立醫院都有實行順產側切的默契。

會陰側切切的就是胎兒的最終出口,為了預防不規則的撕裂而人為地擴大出口。在論壇裡也看到過直腸撕裂的寶媽,請自行想象月子裡恢復期要遭的罪。會陰開口大小各不相同,拉伸彈性也不一樣。這就有點像做瑜伽的柔軟度。第一次就能劈叉的人很少,但是持續練習大多都能達到目標。目標是多少?大致的說法是可以擴張到直徑7釐米,基本就不會有撕裂了。寶寶的頭直徑雖說足月都在9.5釐米左右,但是因為頭蓋骨有縫隙,實際擠壓的直徑會比這個數值小。一般能進行正常性交的會陰口都能保證3釐米左右的伸展度,會陰按摩就是要在這個基礎上讓會陰肌肉繼續適應持續的拉伸。

(source: toutiao)

陰脣和肛門之間的部位是會陰。通常只有2-3cm長,但生產時可以拉伸至約10cm長。這是由於為了寶寶的順利誕生,荷爾蒙將會陰拉伸來幫助生產。初次分娩時,拉伸會陰是相對較困難的。會陰側切是指在會陰部做一斜形切口。會陰切開術不僅包括側切,還可以中切(為敘述方便,以下統稱為側切)。可以防止產婦會陰撕裂、保護盆底肌肉,且外科切開術容易修補和癒合的更好。

(source: toutiao)

會陰側切整個過程

(一)切開時機

醫師在看到胎頭快露出陰道口時,就會在第一時間判斷寶寶大不大,會不會造成會陰嚴重撕裂,然後再決定要不要施行會陰切開術;如醫師判斷產程很順利,即使不剪會陰,撕裂的傷口也不大時,可避免手術。

(二)操作

取膀胱截石位,採用雙側陰部神經阻滯麻醉,當宮縮時,左手中、食指深入陰道內撐起左側陰道壁,用會陰側切剪自會陰後聯合中線向左側45°方向剪開會陰。但如會陰高度膨隆時,剪開角度為60°~70°,以免損傷直腸。切口一般為4~5cm,切開後應用紗布壓迫止血,必要時鉗夾結紮止血。

(三)時間

並不需要花時間慢慢切開,而是用醫療剪刀迅速的瞬間切開,切開的長度也僅僅是2-5cm左右,感覺真的是“一瞬間”。在陣痛較嚴重的時候,甚至有的產婦都不知道已經切開了。

(四)疼痛程度

由於是在陣痛高峰時切開的,因此基本上不會感覺到會陰切開。此外,由於區域性麻醉的作用,對於切開時疼痛的擔心是完全沒有必要的。

醫生決定採用側切,很大一部分理由就是為了避免產婦的會陰撕裂。在這一點上,國外媽媽的一些做法值得我們學習,她們通常會在妊娠大約32周的時候,每天開始進行會陰的按摩和鍛鍊,來增加肌肉組織的柔韌性和彈性。

看完後是不是覺得CA小編在小寶貝媽媽經分享的懷孕保健文章很好呢?想看更多好文,或是喜歡小寶貝媽媽經的文章的話,可以按讚追蹤並分享這篇「注意!順產下面原來還要被剪一刀!」出去給大家一起看看喔!

原文出處:親子天地

相關文章

  • 相關關鍵字:

精彩好文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