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聊話題
  2. 生活時事
  3. 公益關懷

越親近的人,往往越難溝通!(深度好文)

  • 02-18

為什麼,越親近的人越沒有共同語言?

我們如果從無數表面看來各有不同,本質卻一樣的故事中反思,就會發現,從無話不談到無話可說,中間的橋樑,往往不是不愛,而是爭執。

如何避免爭執?

我們要先問問自己,為什麼交談?
我們不是薩特和波伏娃,居里和居里夫人,生活中 90% 的語言交流,都是雞毛蒜皮的小事與情緒化的發泄,而對於這些隨便說說的話,完全不必上升到三觀與對錯。

他隨便說說,你隨便聽聽,是親密關係中,最偉大的交流和最深刻的愛護。

其次,我們你要明白,不是我們彼此變了,而是關係越親近,越容易在對方面前暴露缺點。
我們願意跟一個人保持親密的關係,主要因為在他面前,我們感覺舒服和放鬆。因此,我們的言行舉止便會越加隨興放鬆,缺點隨之而生。

這時,如果親密關係的一方或者雙方,喜歡抓住對方語言中的槽點,爭論、質疑、批評,
兩人之間的共同語言就會越來越少。

在外面字斟句酌已經夠累了,與家人溝通還要這麼累,所以沉默是最好的選擇。

語言交流,是最重要的分享方式。相愛的人不能好好說話只有一個原因,就是不明白,大多數的語言是為了分享,而不是討論和討教。

如果明白這一點,那我們可以開始做一些改變,比如由強勢的指導者,變成柔軟的傾聽者;珍惜對方說的那些幼稚、衝動、偏激的話;感謝對方分享那些見不得人的情緒等等,相信兩人關係會漸入佳境!

不懂愛的人,總是太喜歡爭對錯、談觀點,而不是用心去感受,親密關係中最可貴的東西——分享。
無論母子一場,還是夫妻一世,所謂親密,就是我不贊同你的觀點,但願意感知你的喜怒哀樂。

你言語中所有的懦弱與惡,只是暫時的衝動,而不是長久的三觀。感謝你的信任,讓我看到這份脆弱,看到像傻瓜一樣的你。

親密,不是在對方面前表現好的一面,
而是不憚於表現最壞的那一面。

原文出處:人生向前走

相關文章

  • 相關關鍵字:

精彩好文

其他文章